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1:5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在0年版本基础上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基本规定要求并根据当前我国摄影测量技术现状,重新制定新的航摄规范。本文就新“规范”与80年版本“规范”某些技术指标的变动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32.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3):F0003-F0003
航天摄影测量卫星任务规划与决策系统的研制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通过人工费时费力制定摄影任务计划而且精度不高的这一瓶颈问题,提高了任务规划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益2005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3.
中国地震学会各位会员:2006年世界空间研究大会将于2006年7月16日—7月23日在京举办。会议由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航天局,国家基金委,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主办。CNCOSPAR,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34.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由长征-2FT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为我国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了个好头。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八大系统组成。为了完成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8进行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其它几系统也进行了多项改进。尤其是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改进较大,其中“天宫”一号上的乘员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分别属于航天员系统和空间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35.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1,(12):48-50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文简称天宫)和“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发射并成功对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航天热潮。同时,许多人都很好奇,我们在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到天宫,又能否用相机拍下它的倩影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想看到其形状几乎不可能,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36.
加拿大航天初览 加拿大航天科学的起步很早,二战结束不久就有了进入外太空的打算。1960年6月22日,美国发射的导航卫星上就装有加拿大的科学设备。而在此之前的1958年,恰逢联合国的地球物理年(1957年7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那个时候美国宇航局NASA才刚刚成立不久,一些加拿大科学家就尝试申请使用美国的运载火箭,发射自己的地球物理卫星。庆幸的是,NASA批准了这个来自异国的提案。  相似文献   
37.
2009年,美国继续领跑,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成功进行了又一次哈勃望远镜修复、“开普勒”、“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等重要航天发射,但也经历了一次发射惨败。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从组织地下和地表水源地供水的观点出发,河流地段是最具有前景的地方,该地段地下水排泄的线性模量比背景值高几倍或一个量级。论述了通过遥感和水文方法来揭示地下水强排泄地段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对地下水的地质勘探工作。河床水化学平衡管理局比较精确地确定地下支流的定量特征。在提出的方法中概括了水介质调查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应用在俄罗斯联邦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部、俄罗斯联环境水文气象站、俄罗斯科学院等系统中。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铁路项目中数字线划图生产的效率,基于ADS40立体影像测图技术,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数字线划图生产方案。该方案通过航天远景MapMatrix以及清华山维EPS两个平台,实现针对ADS数码相机影像从数据读取、立体模型构建、立体采集、DLG编辑处理、铁路用地图制作以及最终形成GIS入库数据的整个处理流程。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工作方案是铁路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更新缩短周期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0.
杨元喜  任夏  王建荣 《测绘学报》2022,51(6):854-861
航天对地观测已经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的主要手段。本文简单梳理了国际上现有大地测量类对地观测卫星的概况,侧重分析了我国地形测量类对地观测卫星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未来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趋势,载荷集成型综合测绘卫星发展的可能性及其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总体认为集成型测绘卫星尽管单星观测效率高,但是整体观测效益不高;分析了微小卫星密集组网型对地观测的可能性及其相应的关键技术,包括载荷模块化设计、卫星小型化设计、卫星最佳组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卫星在轨弹性调配技术和星上数据快速处理技术等;对未来智能卫星对地观测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包括星上观测智能识别技术、星间智能传输与星地智能传输技术、星上和地面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等。此外,卫星的智能避障、运载火箭落点的智能跟踪和智能控制也是航天对地观测需要考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