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547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757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01.
低渗透背景下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发现古近系砂岩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低渗透气藏在多个含油气构造均有分布且表现出致密砂岩气藏特征。根据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机理对西湖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与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鄂尔多斯盆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渗透砂岩大范围分布背景下西湖凹陷具备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构造、沉积、气源岩、储层及封盖保存条件,埋深≥3 500m的古近系砂岩普遍进入致密储层阶段,是致密砂岩气藏发育的有利层位,与鄂尔多斯盆地在致密砂岩气藏形成的生-储-源储配置条件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西湖凹陷初步具备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0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我国典型的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气资源,其油藏呈现出储层致密、储集砂体预测难度大、成藏机理复杂等特征.目前,根据勘探开发实践,长庆油田成功实现对渗透率大于0.3×10-3μm2油藏的开发,目前正在开展渗透率为(0.1~0.3)×10-3 μm2致密砂岩储层的技术攻关.笔者结合国外最新致密油气资源研究成果和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从延长组致密油分布、致密油流体特征、赋存状态、储集体和致密油形成的控制因素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形成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延长组致密油形成的控制因素:①长7优质烃源岩分布范围广,生烃强度大,为致密油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油源供给和资源基础;②大面积广泛展布的复合叠加的碎屑岩储集体,为致密油藏形成提供了储集空间;③油页岩与致密砂岩互层共生,形成了近源成藏的有利配置关系;④成藏期生烃增压,致密储层石油充注程度高,为致密油形成提供了运移动力.  相似文献   
603.
非常规致密储层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研究难度大。针对已有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技术,重点探讨了CT扫描、气体吸附与压汞分析等技术的有效应用范围,厘定了不同技术应用时需注意的关键问题,指出兼顾分辨率与代表性、提高表征维度、实现动态与静态同步表征是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技术优选的关键。通过系统解剖常规砂岩、致密砂岩、致密混积岩、沉凝灰岩、介壳灰岩及泥页岩6种储层,明确不同级别孔隙系统的差异性,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储层对应的关键表征技术系列。非常规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应加强多尺度数据融合,加强与可动流体评价结合,加强与储层改造研究结合,通过多领域、多学科、多视角联合攻关,实现储层有效性评价,为寻找预测规模有效“甜点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4.
鸭子河构造上三叠统的勘探主攻目的层须家河组二段,钻井少,勘探难度较大。依据川鸭92等井岩心观察、测井响应特征划分出须二段辫状河道沉积、废弃河道沉积、越岸沉积三个沉积微相;根据物性资料的分析,并与相邻地区同层位的对比得出储层整体致密,但在须二段上部等次生溶孔和微裂缝发育层段孔渗条件较好。综合认为鸭子河构造须二段储集层砂体致密巨厚,储集性整体较差,但在须二段中上部仍有41.4m的Ⅰ类、Ⅱ类有利储层,是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点工作区域。  相似文献   
605.
致密岩石介质中的气体渗流有别于液体渗流,其中滑脱效应是影响致密岩石介质中气体渗流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在气体滑脱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滑脱效应的产生机理和产生条件,认为气体分子在孔壁附近的运动状态是产生滑脱效应的根本原因。同时围绕孔隙气体压力、围压、含水饱和度、气体性质等因素对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及实质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对研究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气体渗流规律和测定低渗气田开发中气体渗透率参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06.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对于致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致密储层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和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二维大面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高压压汞、微米CT和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技术(FIB- SEM)等分析测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致密砾岩和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和对比,并进一步揭示了两者的成因机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百口泉组致密砾岩较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好,前者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为9. 29%和1. 65×10-3 μm2,后者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为8. 85%和0. 39×10-3 μm2;百口泉组致密砾岩较延长组致密砂岩孔喉尺寸偏大、孔隙连通性较差及孔隙结构更为复杂,前者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200 nm和2~10 μm范围内,平均连通率60. 63%,平均孔喉配位数3. 0446,后者孔喉半径主要分布于0~4 μm范围内,平均连通率73. 60%,平均孔喉配位数2. 7832;差异化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导致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和延长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07.
微观孔喉结构是影响砂岩油藏特征的重要因素,但致密砂岩孔喉复杂,非均质性强,常规测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表征,需要利用分形理论对致密砂岩孔喉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压汞和分形理论研究了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和分形维数特征。讨论了分形曲线转折点与孔喉结构关系,并结合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孔喉分形特征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分形曲线具有明显转折点。转折点为孔喉分布峰值,代表连通性好的大尺度孔喉向连通性差的小尺度孔喉的转换。致密砂岩小尺度孔喉分形维数平均值为2.24,大尺度孔喉半径分形维数平均值为4.65。大尺度孔喉非均质性明显强于小尺度孔喉。小尺度孔喉分形维数与孔喉结构相关性较好。致密砂岩小尺度孔喉主要为喉道和晶间孔,这部分孔喉连通性差,半径较小,受成岩作用影响微弱,因此分形维数小。致密砂岩大孔喉主要为剩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该类型孔喉半径较大,受成岩作用改造明显,因此分形维数大。   相似文献   
608.
简要回顾了CCD在天文观测上的发展历程,介绍了CCD漂移扫描观测模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和不足;综述CCD漂移扫描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简述国内在CCD漂移扫描技术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对该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609.
仲崇霞  杨廷高 《天文学报》2007,48(2):228-238
由单脉冲星定义的脉冲星时受几种噪声源的影响,为削弱这些影响得到一种更稳定的时间尺度,采取将多颗脉冲星定义的单脉冲星时进行综合的分析方法得到综合脉冲星时.用两种方法:经典加权算法和小波分解算法,对PSRB1855 09和PSR B1937 21两颗脉冲星进行综合计算并做出比较,经典加权算法无法兼顾脉冲星不同频率上的稳定度,而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PSR B1855 09和PSR B1937 21两颗脉冲星进行综合,能够有效抑制不同频率上噪声的影响,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10.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利  韩春好 《天文学进展》2004,22(3):219-226
介绍了卫星双向时间比对(TwsTT)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原理,讨论了TwsTT的误差源,分析了各误差源对比对精度的影响。得出影响TwSTT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为设备时延误差和路径传播时延误差,而由于卫星和地面站运动引起的误差相对较小,从而给出了实际应用时不同比对精度下需要考虑的误差源及对误差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