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405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221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914篇
海洋学   365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28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balone 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mollusk. The settlement and metamorphosis are two critical stages during its development period, which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abalone survival and production. The influenc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hydrogen peroxide) on abalone embryo and juvenile development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Larvae of 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were induced to settlement and metamorphose by exposure to seawater supplement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 They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at 800 μmol/L. The concentration of 1 000 μmol/L or higher was toxic to the larvae, as the larvae could settle down only at benthic diatom plates without complete metamorphosis. In addition, H2O2 adding time was critical to the larval performance. 24h after two-day post-fertilization was proved to be the optimal adding time. In this paper, two action mechanisms of hydrogen peroxide are discussed: (1) hydrogen peroxide has direct toxicity to ciliated cells, thus cause apoptosis; (2) hydrogen peroxide, as a product from catecholamines' autoxidation process in vivo, can reverse this process to produce neuro-transmitters to induce abalone metamorphosis.  相似文献   
92.
近日,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提交的《永煤集团顺和煤矿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报告地质成果丰富,在4.45km^2的测区内发现了60余条断层以及冲刷带、火成岩、天然焦、煤层露头等地质现象。报告同时对煤厚、L8灰岩等进行了解释,受到了永煤集团及参评专家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93.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其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了应真实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它要求查明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以满足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2018年5月,新镇国土资源所所长周书元成为浚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一殊荣是对周书元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充分肯定。履职尽责护耕地2016年6月,周书元走上了新镇国土资源所所长岗位。新镇辖50个行政村,9.2万人,现有耕地9633.9公顷,其中基本农田8732.3公顷,土地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违法占地现象突出,耕地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95.
自2000年以来围绕渤海湾的围海工程剧增,致使工程区附近潮流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排海高温浓盐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建立2000年和2015年两种不同岸线、地形条件下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渤海湾沿岸3个电厂高温浓盐水表层排海问题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的潮流场和高温浓盐水输移扩散特征在近十几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工程后,渤海湾平均盐度增大0.203,平均温度升高了0.105℃,同时曹妃甸附近海域浓盐水输移扩散速度明显增加。增大排放口流量至12.7 m3/s,湾内最高温度为26.46℃,较2015年最高温度增加了2.72℃。本文模型可准确模拟及预测排海废水盐度、温度分布特征,为合理布置水电联产设备排放口的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
基于崎岖海底定量校正的时深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位于深水低勘探区,崎岖海底等普遍存在,受地震、钻井和速度等资料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去海水的拟合公式法进行时深转换。然而去海水拟合公式法时深转换会因崎岖海底而造成假构造现象,且常规的崎岖海底填平校正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用去海水拟合公式法计算出时转深层位,并比较时转深层位与深度域地震资料的横向构造形态变化,引入了构造形态相似率的概念,建立了崎岖海底填平量化评分模板来对崎岖海底进行填平校正,最后根据最高得分值来确定最佳平滑网格的海底和合适的时转深层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崎岖海底造成的假构造现象和支持了构造成图的需求。  相似文献   
97.
为分析昆明呈贡次生红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规律,以呈贡吴家营片区69个岩土工程勘察钻孔的275组次生红黏土试样的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分析原理,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13个指标的变化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指标与深度的相关性,总结次生红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拟合指标间的线性经验公式,用偏斜度和峰值法检验指标的正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次生红黏土的土粒相对密度大,塑限和液限低,以可塑状态为主,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指标与深度的相关性不高,力学指标的离散性比物理指标大,次生红黏土指标的离散性比原生红黏土大;指标间的相关性总体较弱,孔隙比、压缩系数、湿密度及内摩擦角与含水比呈负相关,压缩模量、黏聚力、湿密度及塑性指数与天然含水率呈正相关;仅湿密度、孔隙比和内摩擦角服从正态分布。研究结果为昆明呈贡地区岩土工程设计、土工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为次生红黏土地区的工程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8.
在地形变化剧烈的正射影像中,受摄影时中心投影对影像获取的影响,数字微分纠正过程中部分成像信息不足的图像区域会出现被过度拉伸的现象,称之为拉花现象.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拉花现象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Z-Buffer的拉花区域检测方法.首先对拉花区域进行标记,再采用对向互补策略,基于相邻未拉花影像对该区域重新进行数字微分...  相似文献   
99.
地球上极大的动力现象之一,即所谓全球性的“传送带”,是北大西洋深部水的移动,对两个半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在间冰期这个过程特别显著,而在当前的冰期,它的规模实质性地减弱了。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即世界海洋环流的明显变动主要体现在研究深海有孔虫组织中  相似文献   
100.
对中国黄土标准剖面———洛川黄土剖面之下的上新世红黏土进行了沉积特征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洛川红黏土堆积于约2.6~3.2 MaBP期间,从而确定世界惟一的黄土类地质公园的风尘开始堆积的年代约为3.2 MaBP。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磁化率和粒度的分析表明,洛川风尘堆积序列记录了上新世到第四纪古气候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