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0篇 |
免费 | 617篇 |
国内免费 | 7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4篇 |
大气科学 | 1097篇 |
地球物理 | 702篇 |
地质学 | 1197篇 |
海洋学 | 438篇 |
天文学 | 181篇 |
综合类 | 193篇 |
自然地理 | 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73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240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229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227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查明清水河东侧断裂的产状、性质及其浅部构造特征,跨断裂开展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探测,获得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反射叠加剖面。根据浅层地震剖面结果并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对该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清水河东侧断裂为一条走向近SN、倾向E的逆断层,其浅部为由2~3条断层组成的“Y”字形构造,并错断埋深约10~30 m的第四系沉积层,属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32.
33.
超声波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或障碍物等会发生反射或散射.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探测水中异物.考虑到被测物的尺寸和声特性.采用1MHz(水中波长为1.5 mm)的高频超声波比较合适.基于和雷达类似的回波脉冲测距、相位测速和强度测幅原理,设计了一个20霺脉宽、2mS周期的发射脉冲产生、超声换能驱动和收发开关电路,以及接收回波处理电路,并由相参时钟以欠采样方式进行模数转换.系统由TTL电路、小信号低噪声模拟电路、MSP430F149单片机等部分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对固体障碍物具有稳定、强回波反应,对于不同尺寸的活动气泡仍能产生正常回波信号;这些结果可通过单片机以串行方式送入微机中,以便进一步处理和显示. 相似文献
34.
35.
36.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是实现煤炭精准开采和绿色采矿的关键路径,针对智能开采需求和地质保障要求,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地质保障主要面临的难题,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地质探测精度不足、建模精度无法满足工程应用、模型动态更新困难、缺乏基于时空演变的智能回采全局路径最优决策手段等。根据面临的难题和技术现状,对陕西延安黄陵一矿和陕西神木榆家梁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进行了探索实践。黄陵一矿以810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为目标,采用综合探测、数据融合等技术,构建工作面静态地质模型,利用地质雷达、惯性导航技术,动态修正工作面地质模型,通过对“透明工作面”高精度地质模型“CT切片”,获取采煤机关键截割曲线,与回采工艺、装备形成耦合协同、联动控制模式,实现基于三维空间感知和智能数据分析的规划截割,推动黄陵一矿810综采工作面实现智能无人化开采。榆家梁煤矿提出构建基于时空数据模型的智能自主割煤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模式,融合多源异构地质数据建立智能开采工作面多属性地质数据库,构建基于绝对坐标的43101工作面高精度时空地质模型,并基于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平台(4DGIS)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实现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结合随采地质... 相似文献
37.
38.
蒋邦远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Z1)
双定源回线装置的水平场Hx,其强度大、均匀,有利于探测深部陡倾斜金属矿藏,并可用作远距离井中测量的场源。此方案可用于危机矿山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9.
针对深部盐穴探测问题的特殊性,结合平顶山叶县盐田储气工程,简要探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与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法(CYT)的理论基础、探测原理以及解译方法,并对试验区盐穴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以及物性信息反馈特征展开了研究。首先应用CSAMT法进行初探,大致圈定目标体的空间范围; 其次在CSAMT法探测结果基础上选择有利地段,采用CYT法进行精探,详细圈定目标体的空间形态。探测结果表明,试验区盐穴空间形态复杂,剖面上呈现不规则的空穴群,埋深大约为 -1400~-1000m; 但单个溶腔体积较小,半径大致为8~60m。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地下盐穴储气库址的选择和建设,为我国深部盐穴探测方法和电场岩性解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