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暖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北半球与中国过去2000 年冷暖变化的阶段性,辨识了百年尺度暖期的起讫年代及其与20 世纪温暖程度的差别。结果表明:(1) 最近新建的多数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显示公元1-270 年温暖;271-840 年冷暖相间,但总体偏冷;841-1290年温暖;1291-1910 年寒冷;1911 年以后再次转为温暖;这些冷暖阶段虽分别与Lamb 指出的罗马暖期(约公元前1 世纪-4 世纪中期)、黑暗时代冷期(约4 世纪末-10 世纪前期)、中世纪暖期(约10 世纪中期-13 世纪末)、小冰期(约15-19 世纪) 以及20 世纪增暖大致对应,但各阶段的起讫时间与Lamb确定的时段存在一定差别。(2) 尽管过去2000 年冷暖变化过程及其变幅大小在中国境内各个区域间并不完全一致,但从全国平均看,中国与北半球百年尺度的冷暖波动阶段基本一致,仅起讫年代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公元1-200 年、551-760 年、941-1300 年及20世纪气候相对温暖,其他时段则相对寒冷。(3) 多数序列显示中世纪期间北半球的温暖程度至少与20 世纪相当。中国941-1300 年间的最暖百年和最暖30 年(暖峰) 的温度也略高于20 世纪,551-760 年间的最暖百年与20 世纪基本相当,但1-200 年间最暖百年的温暖程度则较20 世纪略低。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克百地区测井、试油资料的分析,总结了二叠系油气的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分析了二叠系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二叠系油气主要分布在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平面上油气主要沿地层尖灭线和断层分布,往凹陷中心,油气分布减少。油气藏类型丰富,主要有地层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复合油气藏。二叠系油气的分布主要受不整合、断层及岩相展布的控制,由于各控制因素在各层位油气分布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各层位油气分布也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93.
百好铜矿床赋存在黑云母花岗斑岩中,成矿条件比较复杂.文章对百好铜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区地球物理及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4.
利用6个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1901~2005年NPP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了NPP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全球NPP呈现上升趋势,模式集合平均的趋势系数为0.88,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北半球的趋势比南半球明显。(3)近百年来800 g(C) m-2 a-1以上的NPP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赤道地区、非洲赤道地区、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热带雨林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非洲北部地区、亚洲大陆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3)全球NPP与气温百年演变在大部分地区主要为正相关关系,仅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非洲以及印度地区为负相关关系,主要由于这些地区辐射是NPP的限制因子。全球NPP与降水的百年变化在大部分地区也主要是正相关关系,在非洲北部到西亚中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为负相关关系。(4)6个地球系统模式在全球21个区域的大部分地区的NPP和气温降水的变化关系较为一致,西非地区不同模式变化不一致,NPP模拟的不确定性较大,其次是地中海地区。(5)东亚地区NPP与气候的百年演变同步并且相关性高,反映了强烈的植被大气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95.
重新翻开几个月前采访麦克霍尔兹先生的访问记录,我思索了很久,却依然不知该如何下笔。直到我发现了本文题记中麦克霍尔兹先生所说的那句话,我的内心才得以在顷刻间释然,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所直苦苦寻找的,能概括一个彗星猎手整个天文人生的话。诚然这其中的确充满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但是我撰写本文的目的却从未改变过,那便是向我的读者展现一个我所能了解的最为真实的麦克霍尔兹——一个北半球目视寻彗的传奇。  相似文献   
96.
冯蔚 《地震》2016,36(3):109-115
利用文献记载以及实际震害考察资料, 对地震多发的云南地区进行地震烈度频度估算分析。 首先, 利用ArcGIS对历史震害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 并对云南地区进行0.2°×0.2°的经纬单元网格化处理, 分别以1500—2015年、 1900—2015年两个时间跨度资料计算每个单元网格的地震烈度-频度关系, 并进行分析讨论。 同时, 结合百年重复周期烈度与云南地区的人口经济数据对比分析, 提出需要关注的高烈度地区, 为地震危险区划提供参考。 本文的方法依托历史震害资料, 尽可能减少了评估的各种假设, 简明地反映了区域不同烈度频度分布。  相似文献   
97.
以肇庆市德庆县武垄村规划为例,阐述村庄规划对村庄实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提出村庄规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规划思路,形成"一心、两圈层、多组团"的空间规划结构。探索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如何加强人文思考,如何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又保护和彰显农村特有的生态价值和人文特色,并总结出如下经验:一是遵循村庄格式和历史文脉,彰显人文特色,实现人文特色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统与现代化建设融合发展;二是为确保农村土地利用符合生态、节约的发展要求,村庄建设用地应进行类型划分、合理布局和空间管理;三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优美和谐的绿化环境,实现新农村现代文明的居住方式;四是引入公众参与,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是村庄规划科学决策,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8.
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全区“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服务年”工作交流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三个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  相似文献   
99.
100.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祥身  李钟益 《岩石学报》1998,14(4):503-519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晚侏罗纪至晚白垩纪三期火山活动的产物。岩石普遍贫钾,轻稀土元素略为富集,但轻重稀土分馏不强烈;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明显富集,Nb和Ta明显亏损,过渡金属族元素Cr和Ni强烈亏损,表明它们属于火山弧环境中生成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白垩纪中期和白垩纪晚期岩石的87Sr/86Sr比值主要在0.7039~0.7053之间变化,εNd>0,87Sr/86Sr相对1/Sr、Rb、K和SiO2等的变化不大,表明其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很少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而晚侏罗纪火山岩的Sr同位素比值较高,说明早期岩浆可能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在Th/Ta-Th和Th/Sm-Th图解上所有岩石的投影点分布趋势相同,趋势线的斜率>0。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上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的同源岩浆不同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