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8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67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国际上第一个低纬电离层层析(CT)探测台链于1993年11月建成,并开始数据采集.该CT台链沿120°E子午圈由6个卫星信标差分多普勒接收站组成,北起我国上海,南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纬度覆盖范围约20°.该台链专为电高层赤道异常区电子密度大尺度结构CT成像而设计,其目的是监测研究赤道异常形态与动力学、电离层等离子体泡、行优以及暴时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过程等重要的赤道与低纬区电离层现象.本文介绍该低纬电离层CT实验的有关技术问题,包括接收台站布设、实验设备、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预处理方法.文中还给出利用CT技术,由实测斜电子含量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二维分布图像的几个实例.结果表明,利用低纬电离层CT台链可以有效地监测电离层赤道异常及其它低纬电高层电子密度大尺度结构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992.
目前GPS系统中对电离层折射误差的改正主要来用双频技术,双频技术只改正了电离层折射误差的一阶项,可使定位精度达到米级.但对于要求厘米级定位精度的用户来讲,还必须改正电离层折射误差的二阶项;对于要求毫米级定位精度的用户,还应考虑三阶项的改正.笔者提出一个能改正电离层折射误差一阶项、二阶项和三阶项的方法,它是把现有的双频技术与参考文献[1]中提出的双极化技术结合进行的.  相似文献   
993.
994.
为了提高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精度,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平滑伪距的方法,计算电离层延迟对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的影响。在临潼站和喀什站观测北斗G3星并进行双向比对。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中电离层延迟影响的最大值为0.47 ns。  相似文献   
995.
996.
电离层对GPS测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层电离层改正模式就GPS卫星高度角对测距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表明,通常采用的单层电离层改正模型中电离层高取均值对低高度角卫星测距的改正是不适应的。利用单层电离层模型改正时应顾及电离层高的变化。最后利用1986年武汉地区实测TEC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和IRI-90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97.
介绍电离层延迟改正时需要顾及信号时延差影响的原因,同时讨论并推导了采用各种双频信号进行测距时的电离层延迟模型。  相似文献   
998.
999.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作为描述电离层形态、结构及变化的重要参量,一直是近地空间环境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利用太阳活动与地磁活动参量,结合欧洲定轨中心(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CODE)的TEC数据,给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电离层TEC短期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2015年中国单站和区域电离层TEC提前1 h的预测中.单站TEC预测结果显示: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TEC与CODE-TEC的均方根误差为2.572 TECU (1 TECU=10 16el/m2),比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2016模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TEC与CODE-TEC的均方根误差小5.183 TECU和0.667 TECU;在电离层扰动期与宁静期,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TEC与CODE-TEC的均方根误差分布在1.653~3.532 TECU,均方根误差明显小于IRI-2016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与CODE-TEC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中国区域预测结果显示: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CODE-TEC值的均方根误差为2.721 TECU,比BP神经网络模型小0.716 TECU,其误差绝对值小于5 TECU的比例为92.83%,比BP神经网络模型的比例高5.77%,并且LSTM神经网络模型能更好地预测赤道异常区TEC的变化特征;同时,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CODE-TEC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89.整体而言,LSTM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反映中国地区电离层TEC时空变化特征,而且预测精度明显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