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2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61.
分析了2005年7月25日林甸5.1级地震和2005年2月23日富裕3.7级地震前,林甸1井大地微电流、林甸04井的氦气和大庆地震台的地温异常变化。大地微电流在这2次地震前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其异常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10-20倍。氦气在林甸5.1级地震前具有明显前兆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62.
王兰炜  张宇  张兴国  胡哲 《地震学报》2023,45(2):285-301
在对地铁杂散电流产生机理的讨论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地铁运行时杂散电流在地电阻率观测中所呈现的影响幅度,结果表明地铁杂散电流传播范围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千米。通过对城市周边的北京通州、天津青光、宝坻、塘沽、江苏江宁和辽宁新城子等六个地电阻率观测台站观测到的该类信号的研究,分析了其幅值、主要频率范围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类信号的幅值从几mV至几十mV不等,与源距关系密切,周期主要集中在50—200 s范围内,在分析地震异常前兆信号时该类信号可使信噪比降低10—30 dB左右,其相对方差最大超出标准20倍左右。根据地铁运行时杂散电流传播的特征,本文提出了几种压制该类信号的措施,为识别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信息及排除噪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3.
本文在Hibberd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离变化磁场几种主要成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地给出每天Sq型变化、Dst变化和其他不规则变化。用东亚地磁台链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低纬度电离层Sq电流体系的空间结构相当稳定,即使在磁暴期间,该电流体系的结构也无十分明显的变化;磁扰期间复杂的地磁变化主要来自磁层环电流、场向电流和高纬度电离层电流:Sq逐日变化主要表现在幅度上,这反映了电离层发电机电流体系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和逐日变化的强度。  相似文献   
564.
本文运用摄动法解析地研究了磁尾电流片平板模型非线性撕裂模的时间演化及与晨昏电场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撕裂模的非线性时间演化最终会形成磁岛,磁岛宽度与扰动增长率的四次方根成正比;在扰动晨昏电场的作用下,磁岛宽度可发生尖点突变,尖点突变临界值所对应的晨昏电场扰动幅值约为5mV/m,这与磁亚暴发生时晨昏电场的幅值对应.  相似文献   
565.
傅平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1):108-114
根据分界面上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解稳定电流场Laplace方程,给出椭球形分界面入射场、反射场及透射场的表达式,并导出圆柱形、球形分界面上入射角、反射角及透射角的关系式后,指出,只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三者才相等,对一般形状的大多数光滑连续分界面情况,它们是不相等的.其值取决于分界面的具体形状.  相似文献   
566.
覆岩变形破坏电阻率响应特征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下采矿活动引起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和破坏,对覆岩变形破坏进行监测,可以为采矿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本文从对应于实际地层介质的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实验出发,探讨了模拟实验的相似条件和可行性,进行了采矿活动不同时期覆岩电阻率特征变化的动态测试,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反演计算,最后获得覆岩变形破坏与电阻率变化的响应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覆岩变形和破坏必然造成地层介质电性特征的变化,不同破坏带的破坏程度不同,电阻率变化响应特征不一样,两者是一一对应的. 利用电阻率方法监测覆岩变形和破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7.
本文利用SWARM A和C双星高精度的矢量磁场数据研究了不同季节高纬地区场向电流(FACs)随地磁经度和地方时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在南北半球,FACs存在明显的经度变化,南半球FACs的变化强度大约是北半球的1.2~3.2倍.利用潮汐谱分析法我们发现FACs中占主导的非迁移潮汐分量为DW2和D0.在春秋和夏季半球,DW2波更为明显.D0波可用太阳光照的经度变化来解释,向阳侧靠近磁极的经度带比远离磁极的经度带有更强的太阳光照射.DW2波则与地磁场强度和地磁倾角等因素有关.全球电离层与热层模型计算的FACs中D0波占主导,且中性风和对流电场对D0波的贡献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568.
本文以Senior-Blanc的驱动电位随时间阶跃变化的简单模式为基础,讨论了随时间阶跃变化的场向电流驱动下电离层电场的时间演变。结果表明,场向电流驱动和电位驱动的总体过程是一致的。在两种情况下,有关物理量都经约50分钟的弛豫时间而趋向于稳定态。但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电流驱动下极盖区边界上的电位不再是常量,而是一个随时间作指数衰减的函数,最后趋于稳态值;极光区的稳态和初态电场相差不大。此外,电流驱动下场向电流2的稳态值小一些,似乎更接近于观测值;各区电位随纬度的变化更快些,最大电位出现的时间也更早一些。对屏蔽因子和屏蔽时间常数的计算表明,电流驱动比电位驱动的屏蔽要强些。这些都反映了电流驱动和电位驱动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569.
变电站入地故障电流经地网流散时,它不仅影响着接地电位升,接触电势、跨步电势、转移电势、局部电位差的大小,而且还影响着接地引线、均压导体截面的选择。因此,在接地网设计过程中,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都要求准确地计算入地短路故障电流。  相似文献   
570.
用磁带消磁法测量闪电峰值电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庆复  王才伟 《高原气象》1997,16(2):216-219
利用磁带的磁化效应测量闪电流是一种简易易行的方法。该装置价格低廉、安装方便、194年和1995年用该装置测量人工引雷的峰值电流、取得了罗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