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5篇 |
免费 | 952篇 |
国内免费 | 11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23篇 |
大气科学 | 1739篇 |
地球物理 | 740篇 |
地质学 | 1786篇 |
海洋学 | 732篇 |
天文学 | 854篇 |
综合类 | 288篇 |
自然地理 | 5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03篇 |
2021年 | 243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209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174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44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295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96篇 |
2009年 | 331篇 |
2008年 | 289篇 |
2007年 | 268篇 |
2006年 | 292篇 |
2005年 | 223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222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148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172篇 |
1997年 | 193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81篇 |
1994年 | 171篇 |
1993年 | 162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115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60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流沉积砂体定量表征是油田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文章综合利用定量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定量地震沉积学和三维地震剖面识别方法,对霸县凹陷文安斜坡东营组古河道砂体厚度,河道(带)宽度,(满岸)河道水深等河流参数进行了定量化计算。研究表明,文安斜坡东营组发育北部苏桥、中部文安和南部长丰镇三个物源输入口,河流呈NEE-SWW向分散于文安斜坡带,其中河道带宽度(w)为1.04~2.61 km,平均宽度(wcb)为1.71 km;主河道宽度(W)为15.2~179.6 m,平均宽度(Wc)为84.4 m;主河道沉积水深(D)为1.34~5.21 m,平均水深(Dc)为3.29 m;主河道满岸水深(Dmax)为2.35~9.15 m,平均满岸水深(Dmaxa)为5.77 m;主河道沉积厚度(H)为2.15~8.32 m,平均厚度(Hc)为5.25 m,河道长度(L)为18.5~28.2 km,平均河道带长度(Lcb)为25.1 km,流向(A)为40°~65°。确定文安斜坡东营组发育辫状河沉积,斜坡东侧中外带为主要的砂岩卸载区,河流以垂向挖掘性河流为主,侧向迁移为辅,河道砂岩平面呈“条—带”状。文安斜坡西侧内带以侧向迁移河流为主,下蚀作用为辅,河道砂岩呈“席—带”状。东营组河道砂岩具有“下生上储”的有利成藏条件,具有良好的岩性、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藏)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2.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成矿物源:来自水化学和锶、硫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盐湖(一里坪干盐滩、东台吉乃尔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赋存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卤水锂矿床。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仍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有围岩风化、古湖残留、含盐系地层淋滤、油田水、深部水等,目前缺乏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本文系统采集了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不同水体样品16件,分析了其主、微量元素含量及锶、硫同位素组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区域水体中锂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如下:那棱格勒河水锂含量(0.45~0.79 mg/L)比楚拉克阿拉干河支流(0.00~0.05 mg/L)高出一个数量级,其高锂含量主要受洪水河支流的补给;洪水河高锂含量与其上游热泉水的补给有关,该热泉水锂、锶含量高、87Sr/86Sr比值偏高,δ34S值偏低,与青藏高原典型热泉水地球化学特征(锂含量0.4~34.8 mg/L,锶含量0.07~4.24 mg/L,87Sr/86Sr比值0.71224~0.71259,δ34S值-10.... 相似文献
103.
一、引言 在地球弓激波前存在着低频磁流体波。这种低频磁流体波是太阳风在地球弓激波上的反射粒子和太阳风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据人造卫星的观测资料可以得到,在地球弓激波前,Pc3-4脉动频率范围内的低频磁流体波的主频率和行星际磁场强度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波导结构的紧凑型电介质加载双极化天线.通过采用在传统波导内加载电介质材料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波导尺寸,从而达到天线小型化的目的.针对波导结构口径天线高后瓣辐射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波导金属壁上添加矩形槽孔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不同于扼流环结构.相比之下,矩形槽孔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加工方便等优点.通过电磁场全波仿真分析,可以发现所提出的天线具有阻抗带宽宽(大于40%)、增益高(8.6±0.6 dBi)、辐射性能稳定等优点,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应用在如卫星通信等X波段的各种应用场景中. 相似文献
105.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2003、2004年夏秋季在青海省河南县的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资料,在实施系统探测实验以进行辐射亮温值(TB(23.87),TB(31.65))与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Q)和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L)值反演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云水特征,并进行了降水预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7—9月纯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L值基本为0,表明了统计回归反演的显著性。多云条件下Q值和L值分别在3.76~4.75g·cm-2、227.34~859.42g·m-2的范围内。可降水云天气,Q值在5.23~8.65g·cm-2间,L值在421.18~1016.37g·m-2的范围内;积雨云个例分析表明,在降雨开始前近5小时的降雨酝酿期内,Q及L的增加有明显的波动,但在对流云出现并发展时,Q和L总是急剧上升,在降雨前达到一峰值;由河南站和西安站的Q、L值比较差异可以看出,Q、L值受水汽输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人工增雨潜力有显著的优势;所计算出的降水预测阈值,可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6.
107.
纪志浩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4,(15):221-226
本概述了CALTECH软件包在上海天台SUN工作站上的安装和调试,其中也包括了该软件包中的Figaro窗口服务器。分析了安装过程中的困难,并对该软件包中的Figaro窗口服务器中的性能作了介绍,此外,还对三种窗口系统的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8.
张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4,(1)
介绍了稀疏矩阵的四种常见形式以及稀疏矩阵技术在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推演了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综合解算中所用稀疏矩阵形式下待估参数求解和协方差矩阵估算的算法。通过对是否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方程求解 (乘法和加法 )运算对数的估算和比较 ,表明普通最小二乘方法的运算对数约为参数总数的 3次方 ,而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的运算对数近似与参数总数成线性关系 ,从而能够在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大样本数据处理中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09.
为解释太阳运动Ⅳ型射电爆发的相干辐射机制提出一个理论模型.从耀斑中产生的高能电子,可以被扩展上升的太阳磁流管俘获.在磁流管顶部,这些高能电子的速度分布形成为类束流速度分布,激发柬流等离子体的不稳定性,并且主要直接放大O模电磁波.不稳定性增长率敏锐地依赖了日冕等离子体参数fpe/fce和射束温度Tb,这能定性解释在太阳运动Ⅳ型射电爆发中观测到的高亮温度和高偏振度,以及宽频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极冠模型为基础,计算了脉冲星γ射线辐射光度,指出对不同的脉冲星必须考虑辐射立体角和可见辐射区对观测光度的影响.考虑了这些观测效应后,计算的光度和观测值基本符合.预言了一些可能的γ射线脉冲星,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