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9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8篇 |
大气科学 | 109篇 |
地球物理 | 65篇 |
地质学 | 68篇 |
海洋学 | 32篇 |
天文学 | 1802篇 |
综合类 | 27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74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3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基于东海陆架盆地古新世-始新世前人解释的三级层序成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现有的三级层序划分不足以满足当下研究的需要,由此开展了旋回地层与层序地层研究,重新将三级层序界面的与基于对岩性及地震相特征变化的解释相结合,加入了天文旋回驱动的机制,阐明海平面变化驱动三级层序的特征。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BSH-1井及其相邻的NB-25-2-1井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层学研究基础,选取GR测井曲线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应用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及其时间序列分析、频谱分析技术的方法,对两口典型钻井进行了天文旋回分析,借助邻井时间锚点建立了有效的天文年代标尺,探讨了斜率周期信号变化的振幅调制的约1.2 Ma长周期与海平面变化以及三级层序发育的关系,认为东海陆架盆地三级层序受控于稳定的约1.2 Ma的斜率振幅调制周期。最终形成一套绝对天文年代标尺与一套三级层序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33.
YAO Yi-min ) XU Dao-yi ) HAN Yan-ben ) YIN Zhi-qiang ) ZHANG Hai-feng ) ) Geolog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Dongying )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地层学杂志》2007,(Z2)
山东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上部天文地层研究是以牛38井沙三段中亚段顶界年龄34.892Ma作为标定,分析和计算出沙二段下亚段底年龄为33.799Ma、沙段二段上亚段底为33.338Ma、沙一段底为32.940Ma和东营组底为31.829Ma。从天文地层界线年龄分析,沙三段-沙二段界线的年龄大致可对比为"国际地层表(2004)"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年龄33.90Ma,而沙二段下亚段-上亚段界线年龄比国际始新统-渐新统界线的滞后大约600ka。在"中国区域地层表"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年龄(32Ma)和"国际地层表"的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年龄(33.9Ma)之差的1.9Myr,大致相当于本区计算的沙一、二段的持续时间。SP数据的小波分析表明,在沙二段-沙三上亚段界线附近,即约33.8Ma之后,约405ka周期开始变得不明显、不规则,幅度亦下降,剧烈突变发生时间在33.4Ma左右。上述界线对应偏心率周期的理论值突变的时间。因此推论始新世-渐新世转折期是偏心率多个理论周期重迭而导致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本区沙二段下亚段这段地层形成不整合面的时间,大约在33.8—33.4Ma期间。 相似文献
34.
35.
36.
<正>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一种重要的天体射电辐射机制.电子回旋脉泽辐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提出,由于受非相对论共振条件的限制,直到1979年,吴京生和李罗权考虑了弱相对论近似下的共振条件后,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才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各种相干射电爆发现象.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类损失锥各向异性分布.事实上,观测显示太阳和其它天体的 相似文献
37.
给出了数字天顶摄影仪的基本结构和垂线偏差测量的基本算法,结合仪器和测量过程,分析了垂线偏差测量误差。数字天顶摄影仪的自动化程度和测量精度都高于传统的天文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38.
39.
40.
2010年8月中旬,内蒙古,辉腾锡勒草原。
凛冽的凉风涌进车窗,大巴车如玩具穿行在巨人般高大威严的风力发电机组丛林中,远处,暮色中的金星在铅云之上夺目闪耀;入夜后,天之川恢弘的展现在天穹,庄重的移过天幕,任圣洛朗的眼泪肆意飘洒;日出前的清晨,薄雾在山间翻腾弥漫,云海之中点点风车,宛如仙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