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40篇 |
地质学 | 2篇 |
海洋学 | 3篇 |
天文学 | 310篇 |
自然地理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由磁绳结构主导、平均尺度约二、三十个小时的行星际磁云是日冕物质抛射在行星际膨胀、传播的体现。最近,Moldwin等人报道在太阳风中还观测到一些尺度在几十分钟的小尺度磁绳结构,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具有双峰特征,在全面检视了WIND卫星(1995年-2000年)和ACE卫星(1998年-2000年)的观测资料后,发现了在行星际太阳风中一些尺度为几个小时的中尺度磁绳结构,利用初步整理的其中28个中尺度磁绳结构事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是连续的,这对行星际太阳风中磁绳结构物理起源的研究可能提出重要的物理限制。 相似文献
72.
<正>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一种重要的天体射电辐射机制.电子回旋脉泽辐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提出,由于受非相对论共振条件的限制,直到1979年,吴京生和李罗权考虑了弱相对论近似下的共振条件后,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才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各种相干射电爆发现象.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类损失锥各向异性分布.事实上,观测显示太阳和其它天体的 相似文献
73.
74.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ulk motion on the detection of molecular outflows in the sources S 146, GGD27, and IRAS 22566 5830.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do allow for bulk motions or systematic VLSR shifts of the core emissions, which may cause contamination of the high velocity gas emissions, and outflows may either fail to be detected or have their properties miscalculated. We used a program to follow the systematic shift of VLSR and better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75.
ON2中部区域OH1667MHz脉泽的新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 中部区域OH1667 MHz 脉泽首次进行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双峰结构.这说明ON2 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是位于绕中央星运动的薄盘上.结合模型对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6.
77.
2003年10~11月的大磁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引起2003年10~11月发生的3个特大磁暴的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以及中国东部地磁台链记录到的地面磁场变化。结果表明,这3个特别大的磁暴是由太阳质量抛射事件引起的。太阳向着地球喷发出的大量等离子体引起的强烈太阳风扰动和持续长时间的南向行星际磁场与磁层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别大的磁暴。ACE卫星、GOES卫星以及地面地磁台站较完整地记录了这3次日地扰动传输过程。对于每一个磁暴,中国东部地磁台链记录到的H分量变化形态一致,纬度最高的满洲里地磁台H幅度最大,而其他台站的幅度与纬度无明显关系,这表明磁暴的发展不完全由赤道环电流引起,在这样强烈的磁暴期间,磁层内的电流体系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78.
综述了作者通过^13CO观测示研究银河系分子云总体特征和展示大尺度结构,以及探测恒星形成区新成协天体。评述了研究结果及其应用和有关研究课题的深入与发展,并与同类工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9.
以类星体0917+624中1989年5月以的IDV事件为实例,尝试提出一个4成分模型(1个稳定成分和3个闪烁成分)以充分解释在6cm波长上观测到的偏振变化。包括流量和偏振流量的相关性和反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快速转化,对于20cm波长上观测到的偏振变化,3成分模型(1个稳定成分和3个闪烁成分)已足以解释全部现象,中提出的闪模型在解释IDV事件的偏振变化方面改进了以前的模拟拟合。 相似文献
80.
利用全球磁流体模拟的结果,本文研究了行星际磁场B_y对弓激波位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行星际磁场B_y绝对值的增大,弓激波的日下点距离、旋转对称张角、南北非对称性以及旋转非对称性均随之增加.其中,B_y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的影响可达5 RE左右.东向B_y和西向B_y对弓激波位型影响具有对称性,东向B_y和西向B_y大小相同时弓激波日下点距离、旋转对称张角以及旋转非对称性参数均相同,而南北非对称性参数大小相同正负相反.行星际磁场B_y占主导时弓激波尾部横截面在南北方向上拉伸,并且拉伸程度随着B_y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弓激波尾部横截面的拉伸现象与磁声波马赫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