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1065篇
大气科学   713篇
地球物理   1148篇
地质学   1316篇
海洋学   398篇
天文学   564篇
综合类   546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作者试图通过滤波以及分区等方法进行预测误差的订正,以便讨论滤波对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它代表了时空结构的变化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通过自然正交展开(EOF)和奇异谱分析(SSA)以及考察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不同形式的滤波后,利用"场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预测能力有所提高.另外,对原预测对象进行分区后的预测试验表明,分区有可能改善时空序列的"相容"性,并有利于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62.
基于Brown-Forsythe检验的水文序列变异点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在水文序列变异点识别中常采用的几种统计方法都对数据有较多假设,当假设不满足时,识别结果通常并不理想。本文根据统计学方差分析的原理,建立了基于Brown-For-sythe检验的水文序列变异点识别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新疆开都河大山口站近50年年平均径流序列进行了变异点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继承了Brown-Forsythe检验的优点,对数据不做过多假设,且易于进行多变异点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当前所用统计方法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963.
深圳居民夜间消费活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柴彦威  尚嫣然 《地理研究》2005,24(5):803-810
本文以深圳居民日常行为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资料为基础,聚焦于国内地理学研究尚处空白的居民夜间消费活动,分析了城市居民夜间消费的总体特征与时空特征。深圳居民的夜间消费活动普遍比较活跃,并以购物、餐饮及娱乐休闲为主;但平均消费时间并不长,消费频率也较低;西方国家城市中出现的夜间消费深夜化现象并不明显。夜间消费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现象,并且形成居民夜间消费活动的圈层结构,即1km圈层的基本空间、5km圈层的主要空间和10km圈层的日常空间。另外,不同夜间消费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也比较显著,形成夜间购物(平均距离为2km)、夜间餐饮娱乐(平均距离3km)、夜间体育健身与商务应酬(平均距离3~5km)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64.
定量分析半干旱环境下盐碱化草地类型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是开展土壤水分尺度时空转换的前提,同时也是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黑河遥感—地面同步试验"干旱水文试验区临泽草地加密观测区16个土壤水分剖面的逐日持续观测数据,利用平均相对偏差及相关系数方法,对网格尺度上多层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初步表明:①在土壤水分监测点布设上,在相对长的时期内,能代表网络水平上平均土壤水分最优观测的点是存在的,最优观测点位置的选择需要先密后稀,并根据事先的加密观测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保留平均相对偏差接近于0且其标准差最小的点开展长期观测。②在90 m×90 m的网格尺度上,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在40 cm深度以上各层的时间稳定性是类似的,但稳定程度不同,表层最不稳定。在40 cm以下基本上趋于稳定,空间异质性降低。③研究区所在环境下网格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在时间上强烈相关,观测刚开始的几天与其它时期的相关性比较低,在平稳期相关性较好,不稳定性主要由降水或灌溉事件引起。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观测的误差,这种特殊类型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5.
河西走廊近50年来地表水资源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是时间-频率分析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多时间尺度、多层次和多分辨的特性。应用小波分析原理对甘肃河西走廊近50a来的径流、降水、气温等影响地表水资源时间序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具有多尺度振荡的特点,具有2~4a,5~9a,12~15a,以及20a左右的周期变化。径流与降水和气温具有同步的时间序列,但是它们的主要周期尺度不同。小波分析的应用对河西走廊水资源趋势和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时间链的公交网络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实际公交出行过程考察公交网络的特点,指出传统公交网络的局限性,并从公交出行时间链角度提出一种新的公交网络数据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公交出行中相对时间和绝对时间问题,将影响公众出行决策的所有因素折换成时间因素统一进行考虑和计算,给出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格式,并实现基于时间链的城市公交换乘信息的查询。  相似文献   
967.
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探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整体解释现代大地测量数据,提出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理论;导出了由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引起的重力时间变化一般严格公式。  相似文献   
968.
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推进,城市居民通过居住迁移进行住房调整的行为日趋频繁。居住迁移作为城市空间分异和重构的微观机制在城市地理学、住房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考察居住迁移的发生概率和驱动因素,较少论及居住迁移中的区位选择。论文基于2018年“上海市居民住房和生活空间调查”问卷,采用生命历程和时间地理学视角,刻画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轨迹,并使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居住迁移前后居住区位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居民居住迁移的主要区位选择为跨环线向外迁移,但不同世代、不同户口、不同住房产权的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有较大差异。生命历程中的年龄、可达性中的工作单位区位以及住房属性中的产权性质都是影响居住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9.
对高空探空报、测风报扩充报文相对时间定位编码进行比较,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70.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ified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multiple degree of freedom (MDOF) system to an equivalent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system using a simple and intuitive proces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ntended for evaluat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s at the intermediate stages in design, while a rigorous method would be applied to the final desig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is evaluated using a series of buildings which are assumed to be located in Victoria in western Canada, and designed based on the upcoming version of the National Building Code of Canada which is due to be published in 2005. To resist lateral loads, some of these buildings contain reinforced concrete moment resisting frames,while others contain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 Each building model has been subjected to a set of site-specific seismic spectrum compatible ground motion records, and the response has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general method for MDOF systems. The results from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erve as a useful tool for evaluation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and carrying out performance based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