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417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充分了解板式橡胶支座对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简化的斜交桥计算模型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效应,以及支座动摩擦系数、剪切刚度、局部脱空等参数对斜交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式橡胶支座考虑摩擦滑移后,不仅桥面位移和转角显著增大,而且出现残余位移和残余转角;随着支座剪切刚度的增大,桥面位移和转角均明显减小;随着桥墩处支座动摩擦系数的增大,桥面位移、转角均呈增长趋势,然而桥台处支座动摩擦系数的影响与之相反;桥墩处局部支座脱空对斜交桥的影响明显大于桥台支座。  相似文献   
82.
岁差模型研究的新进展——P03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文敬 《天文学进展》2008,26(2):155-174
简述了岁差P03模型提出的背景情况;指出IAU1976岁差模型的缺陷, IAU 2000A岁差和章动模型中虽有改进但仍不完善;对IAU2006岁差模型(即Capitaine提出的P03模型)作了介绍,并将其与其他岁差模型L77、B03和F03进行了比较;述及GCRS至ITRS的2种表达方法,基于春分点的岁差和章动旋转角方法和运动参考架CIO的X、Y、s的方法;给出了CIP和CIO位置确定的各种方法以及其精度;最后叙述了20世纪IAU采用的岁差一章动模型和IAU天文常数工作组的有关情况,给出了在惯性参考架中"非旋转原点"的运动.  相似文献   
83.
开合构造总体上可以表述为:地球膨胀为开,收缩为合;垂向上地球物质离心(地心)运动为开,向心运动为合;水平方向上地球物质相背运动为开,相向运动为合。从驱动机制角度,我们把以热力(热能)为主体驱动的上浮物质运动定义为开;将重力(势能)为主体驱动的下沉物质运动定义为合。因此,开与合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具有广阔的内涵,开合运动是联系一切地质运动和地质科学的纽带。开合运动具有同步统一性,即垂向的开在水平方向也表现为开;垂向开得强烈,水平方向同样开得强烈,反之亦然。地球刚形成时诸多开合构造是无序的,地球的旋转运动统领地球上所有物质、能量、运动和大大小小的各种开合构造于旋转运动中,并将它们调剂到有序状态。简言之开合构造体系是开合旋运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开合旋回组成的动态平衡构造体系。本文总结了地球开合旋构造体系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和规律,建立了开合旋复杂构造体系简要模型。提出平衡体系的形成机制是开合旋运动遵循地球重力均衡准则、最小内能原理(结晶化)、几何淘汰生长(垂直地心生长)和物质均匀化四条自然演化规律,其中重力均衡准则是主导的。由于地质事件(构造运动)在破坏开合旋平衡体系的同时,经常直接或间接向体系内输入新能量,往往使新的旋回比老旋回的结构构造更符合地质演化的自然规律,于是使地球显得更强大而有活力。这一次又一次的地质事件(构造运动)是开合旋构造体系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动因。本文最后用开合构造观点探讨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分析了板块构造运动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4.
刘杰 《海洋世界》2014,(7):66-69
<正>在英国的东北部,有一座古老、美丽的海岛,它不仅秀美安静,还因为发现了比古埃及文化还要早的马利安文字,引发了探古热潮,成为众多旅游者的"朝圣"之地。当地居民也巧妙地把古老的神话故事与岛上的一草一木联系起来,吸引着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游客。这座小岛,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骄傲。随着探古热潮的消退,逐渐平静的小岛却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情。广播、电视、电报不断受到干扰,正常的供电系统也会不  相似文献   
85.
王梅竹  黄小仙  冯旗 《遥感学报》2017,21(6):871-880
极轨海洋卫星的时间分辨率低,不能及时感知快速变化的海洋现象及海洋突发事件,因此,发展静止轨道海洋成像辐射计势在必行。静止轨道卫星可以长时间观测指定海域,但是视场小,需要通过二维指向镜等方式扩大卫星的观测区域。本文意在通过提出漏扫判断方法,给出合理的扫描方式,保证高轨面阵扫描无地理信息遗漏。首先,本文在分析二维指向镜成像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指向镜子图像成像特性以及不同方向、大小的电机转角所引入的像面旋转。其次,画出了子图像的边界包络图,直观地给出了扫描角度变化与图像覆盖程度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两种无缝拼接的判断方法:栅格法和几何相交法,栅格法能够判断出图像覆盖次数,几何法速度快、准确度高。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文的两种方法得到了不同扫描角度间隔下地球边缘有无漏扫的情况,找到基于本文光学系统、可覆盖全球且无缝拼接图像的最大俯仰、方位转角间隔,为电机转角步距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保证不漏扫的同时提高载荷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86.
针对现有接边方法依赖于直线型接边线,难以有效的支持非直线型接边线的数据接边质量检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与角度控制的矢量面数据接边检查方法。该方法利用矢量面到接边线的距离值与弧段转角角度值作为参考量检测接边特征点,通过匹配接边特征点的方式检测接边错误位置,不依赖于接边线的具体形态,能够适用于任意类型接边线的矢量面数据接边检查。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接边检验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漏检率为0%,准确率达到95%以上,有效地提升了接边线非直线的矢量面数据接边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87.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旋扭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信息,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新华夏系第一、二沉降带中的十多个盆地进行了整体解剖和综合研究,揭示了各盆地的构造演化史、盆地充填史、埋藏史、油气生成和运聚史,建立了构造岩相模式,进行了油气藏预测;同时还对第二沉降带中岩性油藏、断块油藏和火山油藏等20多种油藏进行了动静相结合的研究和描述,建立了三维油藏地质模型,预测了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88.
辽西兰家沟钼矿区成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豫才 《矿产与地质》1999,13(3):135-140
根据兰家沟钼矿区控矿旋卷构造特征、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和成矿元素含量,讨论了该矿区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岩浆演化分异作用在钼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9.
高压旋喷承重桩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旋喷桩作承重桩,设计和施工均无成熟经验,目前国内应用较少,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施工实例,论述高压旋喷承重桩设计与施工的某些特点,为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桩径与桩身强度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本文简要介绍了哈尔滨段松花江漫滩的地层结构、岩性特点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据此,笔者对“哈尔滨市新闻中心”这一高层建筑基础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各种基础形式的计算和比较,最后认定在漫滩地区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宜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桩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