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1316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00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中国东部火山岩带特性与碰撞—伸展复合动力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2.
弧后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大地构造相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继碰撞造山带模式后,许靖华教授近期又提出一种新型的大地构造相模式,即造山带均由三个大地构造相组成:日耳曼(Alemanide)、摄尔特(Celtide)和类特(Raetide)大地构造相。日耳曼相处于遣山带边缘,为一套浅海沉积地层和磨拉石相地层,大多发生变形,但却未发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3.
鲁东碰撞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来明 《山东地质》1994,10(1):100-108
  相似文献   
154.
被喻为“太空之吻”的休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的碰撞引起了了世人的瞩目,这一千载难遇的奇异天象的深远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研究的范畴,它还涉及到人类学、生物演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范畴。在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世界时)的碰撞期间,  相似文献   
155.
156.
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内碰撞作用和流体作用都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前沿,它们的研究必然会大大促进成矿作用研究的发展,也是跟踪和超越世界地球科学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拥有最多最复杂的陆内碰撞带,为中国学者开发有关研究并取得高水平成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陆内碰撞、流体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三者之间研究的相互结合是薄弱环节,限制了有关问题的深入,但为我国学者开发该方向的研究,取得领先于国家水平的成果,提供了  相似文献   
157.
浙东南碰撞造山带的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东南碰撞造山带龙泉等地的岩石磁组构测试,显示了普遍具优势取向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由此所揭示的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与侏罗纪以后该地区的推覆构造所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合已发表的邻近地区的古地磁、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认为该地区应属中生代碰撞造山带,龙泉群的变质年龄也与此相当.  相似文献   
158.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构造变形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开平  马瑾 《地震地质》1995,17(3):277-284
在全面考虑了大陆构造变形三重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用动态有限元法研究了藏东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作用的大变形响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明显的纵向收缩变形,变形主轴多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但横向位移在总体上并不显著。其最大值正位于红河和鲜水河断裂之间,这一结果论证了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可能是川滇菱形块体向南东运动的动力来源。红河、鲜水河、昆仑及阿尔金活断层在碰撞作用下发生了顺时针的旋转变形;而且,计算结果模拟出了红河断裂由左旋变为右旋,另3条断裂始终左旋的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以卫星图象信息为依据,结合野外调研,提出并确定了华北块体北缘存在:块体缝合线,褶皱-逆掩断层带,后孤碰撞带(断裂带),台槽过渡带,岩浆弧,以及燕山-喜山期的NNE向岩浆活动带、断陷带(断陷盆地)等双重构造的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块体北缘与深成岩浆岩,燕山期岩浆活动带(包括火山岩带)有关的铀矿化作用的独特构造环境及“岩浆”型,断陷带中和面型等主要铀矿床成矿模式和铀成矿带的划分及其划分依据作了研究和探讨。并以铀矿床的实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60.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中重结晶的黑云母与板块碰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rystallized biotite occurs in granitoid rocks from some plutens in the Lhagoi Kangri and Kangdese belts in southern Xizang. These plut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well-developed micro-fractures, orientational arrangement of dark minerals showing gneissose structures to varing extent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act that K-Ar ages of crystallized biotite (30--17 my) are much younger as compared with the host rooks. Recrystallized biotites are mostly recognized along the tectonic suture line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plate, i.e.,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ts north bank as well as in the Lhagoi Kangri Ranges.The authors postulate that when drifting north-northeastwar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al plate was conteracted by the Kangdese belt as a result of the subduc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underneath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plate, causing a dramatic increase instress on the southern side, i.e., near the tectanic suture line, of the rock belt followed by the rising of temperature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biotite in some plut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