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1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测绘学   1347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803篇
地质学   3148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498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不可能差分分析8轮AES-25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密钥编排方案,基于差分表查询技术和数据多次利用技术,提出了新的不可能差分密码分析8轮AES-256。数据复杂度约为2105选择明文,时间复杂度约为2229.58存储访问,存储复杂度约为287字节。与已有的最新结果相比较,新方法存储复杂度降低。  相似文献   
932.
从高差差分改正入手介绍高差差分改正理论的原理,并推导该理论的精度模型,指出利用该理论进行改正应满足的条件,目的在于将以前学者简单提及的理论系统化的认识和分析,甚至进行更深的推广;最后介绍其在某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实例,认为在满足文中提出的适用条件的情况下,该理论完全能利用于具体的监测项目中。  相似文献   
933.
利用了重庆市CORS数据,计算了该地区InSAR对流层延迟,分析了重庆地区对流层延迟对InSAR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4.
青海玉树地震差分干涉雷达同震形变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0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作者利用震前和震后获取的日本ALOS卫星PALSAR遥感数据,开展了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地震同震形变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引起较大范围地表变形,地震变形沿玉树—甘孜断裂带向南东东方向扩展,在N33.7°,E96.81°附近达到最大形变量,D-InSAR监测到雷达视向上的最大形变量为35cm。地表形变特征对于评价玉树地震破坏程度、推断断层性质、研究地震形变和地震孕育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5.
建立了导航接收机码跟踪延迟锁定环的数学模型,讨论了DP和EMLP鉴别器在不同信号、不同前端滤波器带宽的鉴别曲线特性,阐述了BOC调制模糊跟踪产生的原因。针对BOC调制信号的模糊跟踪问题,从BOC调制的机理出发,将BOC调制分成伪码和副栽波两部分分析,阐述了一种新的鉴别器设计。实验表明:新鉴别器设计,鉴别曲线线性跟踪区域斜率最高为9,可实现BOC调制的无模糊跟踪。  相似文献   
936.
周晓伟  葛永慧 《测绘科学》2010,35(2):88-89,122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图像分割中一种常用的阈值分割方法,对于单阈值分割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多阈值分割,计算复杂度大、耗时较多。本文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最大类间方差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寻优高效性,并由灰度图像的最大类间方差值作为适应值,搜索最优分割阈值,实现图像的多阈值分割。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大大缩短了寻找最优阈值的时间,降低了运算复杂度,提高了图像分割速度,说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7.
以武汉地区为例,本文推导无线电探空推导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武汉无线电探空数据推算武汉地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以此模型计算GPS可降水量,通过与无线电探空结果比较来检验该模型的精确度。在WHDH站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的比较中,两者差值的均方根为3.0mm,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952。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2002年武汉站GPS数据和武汉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推算的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比较,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可降水量在数值上和发展趋势上比较接近,说明了无线电探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38.
张锋  郝金明  肖凡 《四川测绘》2010,33(2):51-54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的网络RTK技术能够提供厘米级实时定位,但首先必须正确确定参考站间模糊度,并建立流动站误差改正模型。基于数天的历史观测数据获得的先验大气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VRS参考站间模糊度解算方法。本方法主要是利用大气误差的时间相关性,提取先验大气信息,对当前GPS观测值的大气误差进行改正,然后再确定模糊度。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参考站网络间模糊度解算效率。  相似文献   
939.
张飞  刘文生 《测绘工程》2010,19(6):57-60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地表下沉系数的PSO-BP选取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反复优化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将其作为BP网络的初始值,并将上覆岩层岩性、开采深厚比、松散层厚度、覆岩中坚硬岩层所占比例、是否为重复采动和顶板管理方法等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网络输入,进行BP算法,直至网络达到训练指标。利用实测资料数据,建立PSO-BP预计模型,并同普通BP神经网络预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不仅训练速度快,而且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该模型对地表下沉系数选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0.
介绍测量数据处理中病态问题的岭估计思想及确定岭参数的方法。引入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求解病态法方程组,说明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它能有效减弱病态性的原因。用一个GPS差分动态定位的实例,通过与不同岭估计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数值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