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59篇 |
海洋学 | 33篇 |
天文学 | 173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本利用Woosley提供的4个不同的前身星模型数据作为计算的前超新星分布,并利用自己独立编制的程序和改进的状态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考察前身星对超新星的坍缩、激波传输和爆发等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2.
使用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在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期间,共发现了13颗超新星.本文列表给出了它们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323.
1997年11月21日在作超新星巡天时,在仙女座星系NGC205中发现了一颗新星.它的光谱中有强的巴尔末线,FeII,HeI和OI等发射线.谱线的蓝移与NGC205的近似;根据NGC205的距离模数得到的其极大附近时的绝对星等为-63,是典型的新星在极大附近的光度值.可以肯定它发生在NGC205中.光谱显示它是铁属新星. 相似文献
324.
利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60/90cm施密特望远镜上的2048×2048CCD照相机对超新星1993J爆发的第二次极大进行了UBVRI五色测光. 相似文献
325.
326.
对内蒙古东部扎鲁特旗巨日河地区原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发现所取两组样品均存在明显的三叠纪年龄峰值,分别为~244 Ma(ZL010)、~250Ma(ZL011),表明在该地区存在早、中三叠世沉积,原定为二叠纪的地层实为三叠系。两组样品的最小年龄分别为242±4 Ma(ZL010)、241±4 Ma(ZL011),限定了沉积的下限年龄为中三叠世。结合大兴安岭中部地区零星出现的早、中三叠世陆相化石的证据,进一步确认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存在早、中三叠统,其大面积缺失的原因,推测为该区域在三叠纪末发生了大规模构造抬升运动,导致三叠系遭受强烈剥蚀。 相似文献
327.
B-3胞外多糖是从一株南极嗜冷菌Psychrobacter sp.B-3发酵液中提取的胞外多糖,前期研究发现该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并影响其免疫调控活动。为探明其免疫调控途径,采用转录组学分析对经B-3多糖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系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3多糖的刺激引起了420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其中上调178个、下调242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功能存在诸多关联,但主要集中在代谢和免疫两个通路上:其中在多个免疫相关通路上,富集最显著的是抗原处理和表达途径;另一个明显富集的则是代谢通路,B-3多糖处理引起了大量参与代谢的酶类的表达变化,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和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B-3胞外多糖作为一种免疫激活剂直接影响了RAW264.7巨噬细胞系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对其胞内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影响。本论文首次开展了南极嗜冷细菌胞外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系的影响,该研究为不同来源的活性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激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8.
随着含煤岩系沉积学从最初的旋回层理论到沉积模式,再到现阶段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发展,中国学者已经在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层序地层格架下基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之间平衡关系的厚煤层聚集模式受到重视,层序地层学提供了等时性地层单元,用于中国六大聚煤区等时性层序地层格架下岩相古地理的重建,为预测各聚煤期聚煤中心及富煤带的分布起到指导性作用。随着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煤相及沉积有机相的发育特征、研究方法以及划分方案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近年来,煤系共伴生矿产已经成为当今煤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含煤盆地的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铀矿、三稀矿产、石墨等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部分共伴生矿产潜在的价值甚至超过煤炭本身。古地理作为研究煤系矿产资源的先决条件,与之联系密切,为这些矿产的研究和勘探提供极大的帮助。(3)煤作为泥炭地的产物和重要的沉积载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深时"古气候信息。以米兰科维奇旋回作为地层时间的"度量"工具,可以通过分析煤中碳的聚集速率,进而分析泥炭地的碳聚集速率、净初级生产力以及大气CO2的变化趋势;而随着对煤中惰质组成因的重新认识,蕴含在煤中的古野火信息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煤中惰质组的含量对地质历史中古泥炭地野火事件以及大气氧含量的估算也成为古环境研究的新方向。中国聚煤模式及聚煤古地理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构造背景下含煤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式、各聚煤期的聚煤古地理及聚煤规律、有益煤系共伴生矿产的古地理重建、含煤岩系"深时"古气候信息以及大数据驱动下的含煤岩系古地理定量化研究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29.
本文介绍了超新星SN1987A爆发六年多来其热光度演化的研究情况。爆发后的前800天,观测的热光度曲线与由超新星爆发时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的放射衰变加热模型符合得很好。但900天以后,观测的热光度曲线比考虑了所有放射性元素贡献后的理论曲线下降得还要缓慢。这可能表明有新的能源在起作用。我们认为这个新的能源可能是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中子星的吸积。通过吸积超新星爆发时抛射气壳中小于逃逸速度的部分物质而增大SN 相似文献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