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地名》2011,(10):55-55
北京天安门是沿中轴线而建。故宫一带,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参观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弘与伟大。然而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历史上的天安门一带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能够知晓曾经屹立于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的“皇城第一门”的人应该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42.
恒星尘埃的实验室研究--实验天体物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球粒陨石含有来自恒星的微小固体颗粒(微米级),这些尘埃的同位素组成与太阳系物质截然不同,它们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获得的恒星固体样品.已发现的恒星尘埃有金刚石、石墨、碳化硅、刚玉、尖晶石、氮化物、和硅酸盐等,它们的母体恒星包括红巨星,AGB恒星、新星和超新星.对恒星尘埃的研究,使得更深入地了解星系的化学演化历史、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和湍流机制、恒星大气中尘埃的形成、星际介质物理现象等.恒星尘埃把天体物理领域延伸到了微观世界,它有机地结合了地球化学实验技术和天体物理理论,开辟了一门崭新的天文学分支实验天体物理学.  相似文献   
43.
星际尘埃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星际尘埃的广泛存在和其在恒星与行星系统的形成、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星际尘埃的研究成为当今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该文从尘埃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观测证据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星际消光(包括吸收和散射)、星际红外辐射、星际偏振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星际元素减损,以及行星际尘埃和陨石中的前太阳尘埃等问题。从相应的观测证据中,可以得到关于星际尘埃的丰度、化学组成、尺寸和形状的信息。该文还对当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尘埃模型(硅酸盐-石墨-PAHs模型、硅酸盐核-碳有机耐熔质壳层模型和多孔尘埃模型)进行了讨论与比较,对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问题也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44.
月球尘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目前对月球尘埃运动规律、运动机理等的了解非常有限,对尘埃运动物理参数缺少系统的定量测量,严重制约了月球尘埃的科学研究。阿波罗17号宇航员观察到的月尘扬起及其物理机制迄今为止在科学上仍然是一个谜。中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任务得到了月面上的尘埃沉积数据及尘埃活动高度数据,表明尘埃活动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在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中将研究月尘带电方面的物理特性。探月后续任务中如果能够在高纬度地区首次系统地定量测量月尘运动的物理参数,将会揭示不同经纬度区域、不同太阳光照条件、不同太阳风条件、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尘埃活动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高精度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选择提供定量限制,必将取得新的重要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42个类星体的SPITZER IRS中红外光谱,并测量了连续谱和各发射特征强度,其中包括5.5μm连续谱强度、10μm silicate发射,和窄发射线[S IV]10.5μm,[Ne V]14.3μm,[NeIII]15.6μm,和[O IV]25.9μm的流量。5.5μm连续谱强度和窄发射线强度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说明5.5μm连续谱也由活动星系核中心光子直接激发,并可以作为活动星系核强度的示踪。发现10μm silicate发射与Eigenvector I没有相关关系,说明类星体中大多数的尘埃不可能与窄线区共存。  相似文献   
46.
地学书签     
《地球》2013,(3):26+36+45+48+51+55+73+91+93+104+107
正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天文学家们采取多种方式确定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人们只要抬头看一看夜空,就可以看到银河系的大致形状,它像是一条暗淡的光带横亘在天空。这条光带的宽度约为15度,星星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光带的两侧。这表明银河系是扁平的圆盘状,我们的太阳系位于圆盘近似平面的某处。如果银河系不是扁平的圆盘状,  相似文献   
47.
徐芳轲  石雁祥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1):3558-3563
基于统计方法的自洽场理论,考虑了带电粒子与中性分子的碰撞以及对尘埃粒子的充电过程,建立了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的纵波色散关系.分析了极区中层大气80~90 km高度范围内的尘埃声波的不稳定性.研究表明,极区中层大气中的尘埃声波有不稳定的模式,不稳定的波模对进一步解释极区中层尘埃等离子体的分层结构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常数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固体火箭喷焰看作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在统计理论框架下,通过求解含碰撞项的Blotzmann方程和Shukla方程,给出了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复电导率和衰减常数计算公式,提出了充电响应因子的概念.将固体火箭喷焰的有关参数代入计算表明,衰减常数同时受电子和尘埃粒子浓度以及尘埃粒子半径的影响.理论的分析与实验所观测到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49.
马月华 《天文学进展》1998,16(3):237-241
宇宙尘物质是太阳系最原始的考古样品,比陨星更具有太阳系初始物质的特性,其整体成分更能代表太阳星云的初始丰度和同位素特征。初步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宇宙尘的探测、捕集和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20年的研究显然已将白垩纪—第三纪 ( K-T)物质灭绝与形成墨西哥尤卡坦契克苏卢博陨石坑的灾难性陨石撞击事件相联系。然而 ,这种联系的因果关系是不确定的。本文验证了Alvarez等 ( 1 980 )首先提出的撞击灭绝事件作用机制的证据 ,即全球尘埃导致光合作用停止。尽管有人提出了其他几种 K-T边界撞击灭绝事件作用机制 ,然而 ,尘埃假说可能是公认的观点。Alvarez等 ( 1 980 )的 K-T撞击灭绝假说认为 ,全球食物链破坏是由于硅酸盐尘埃喷入平流层阻挡了阳光 ,引起光合作用停止所致。进行光合作用的尘埃极限是约 1 0 16 g亚微米尘埃。因此 ,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