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84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小聪  Wegner  R 《天体物理学报》1995,15(4):313-322
本文讨论BLO0716+714中观测到的光学和射电快速变化(IDV)的相关性及可能的解释。详细的分析表明,这种相关性有三个特点:(1)光学变化和5GHz射电变化呈反相关,即光学极大和5GHz射电极小相对应,反之亦然;(2)光学变化和射电频谱指数α5^8.3的变化相关,具体地说,光学的增强和极大都与射电频谱反转频率向高频的位移有关;(3)光学和射电都有 ̄1天的准周期变化,特别是射电频谱指数α5^8.  相似文献   
92.
毫秒脉冲星定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秒脉冲星守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己取得重要进展,利用现有2颗毫秒脉冲星约10yr的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 TAI-PT,其长期稳定度为 2×10-14。采用合适的长期稳定度算法,由多颗毫秒脉冲星计时观测可以建立综合脉冲星时间尺度。它可以成为与原子时系统比较的重要手段,并对原子时长期稳定度的改进做出贡献。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状况,重点对毫秒脉冲星守时的理论方法,综合脉冲星时间及与原子时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和评述。对由双星系统内毫秒脉冲星的轨道运动定义的双星脉冲星时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3.
国家天文台正在研制的50m射电望远镜将投入脉冲星观测与研究,推动我国的脉冲星工作。本文回顾了自第1颗脉冲星发现后35年来脉冲星观测取得的成果,和理论研究获得的重大进展,并讨论我国脉冲星工作可能开展的观测与研究。当今世界脉冲星观测与研究虽然还有许多遗留问题,但是作为中子星基本观测事实已被确认。脉冲星的应用也已经走上了历史舞台。如果利用50m射电望远镜对脉冲星的特殊活动现象进行观测与研究,可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4.
Magnetic fields are observed everywhere in the universe. In this review, we concentrate on the observational aspects of the magnetic fields of Galactic and extragalactic objects. Readers can follow the milestones in the observations of cosmic magnetic fields obtained from the most important tracers of magnetic fields, namely, the star-light polarization, the Zeeman effect, the rotation measures (RMs, hereafter) of extragalactic radio sources, the pulsar RMs, radio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the newly implemented sub-mm and mm polarization capabilities.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Galaxy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1949 by optical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The local magnetic fields within one or two kpc have been well delineated by starlight polarization data. The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s of diffuse Galactic radio background emission in 1962 confirmed unequivocally the existence of a Galactic magnetic field. The bulk of the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gnetic fields in the Galaxy comes from anal  相似文献   
95.
戴子高 《天文学报》1997,38(1):67-74
本文研究了广义相对论效应和量子力学效应对中子量γ射线辐射的影响.通过选择磁偶极矩以及观察者视线与磁轴之间的夹角这两个观测量作为参量,我们数值计算了从中子星表面发射的、传播方向沿着磁场的光子的逃逸能量.我们得到,在磁偶极矩较小时,量子力学效应不重要,而广义相对论效应使逃逸能量显著降低;当磁偶极矩很大时,两个效应几乎相抵消,光子的逃逸能量几乎不受它们的影响.我们讨论这些结果在脉冲星γ射线谱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钱善Jie 《天文学报》1997,38(3):239-249
本文讨论Blazar天体中光学射电大爆发频谱演化的理论模型.考虑沿喷流传播的相对论性激波所注入或加速的相对论性电子,受到康普顿、同步辐射和绝热膨胀三种损耗,并计及相对论电子能谱的高能截断.假定喷流轴线与观测者方向构成很小角度.文中给出了大爆发频谱三阶段连续演化的特性,即康普顿阶段,同步辐射阶段和绝热膨胀阶段的爆发特性.频谱演化用(Sm-vm)关系表达(见图2,图中Sm为频谱反转流量,vm为反转频率),它与一些Blazar天体中观测到的典型形式相符合.  相似文献   
97.
98.
总结了近期用射电频谱仪(高时间和高频谱分辨)和野边山射电日像仪(高空间分辨)以及国内外其它空间和地面设备分析日冕磁场和重联的系列工作。主要结论可归纳为:1)在Dulk等人(1982)的近似下自恰计算射电爆发源区磁场的平行和垂直分量,并首次得到该磁场在日面的两雏分布。2)为了考虑非热电子低能截止的影响,必须采用更严格的回旋同步辐射理论来计算。结果表明:低能截止和日冕磁场对计算有明显的影响,而其它参数(包括背景温度、密度、高能截止和辐射方向)的影响均可忽略。因此,对低能截止和日冕磁场必须联立求解。3)射电爆发中的精细结构可能反映了射电爆发源比较靠近粒子加速(磁场重联)的区域,利用高时间和高频率分辨的频谱仪和高空间分辨的日像仪联合分析,可以确定精细结构的源区位置,从而确定粒子加速(磁场重联)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