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88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41.
看太阳东升西落,望星辰布列夜空,这是文明开启以来就出现的天文定向导航方法,其简便易行不言而喻。天体能够定位导航的常识启迪了  相似文献   
42.
毫秒脉冲星计时观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毫秒脉冲星时间测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阐述。根据近年来取得的观测研究结果,毫秒脉冲星计时测量误差~2×10-7秒,毫秒脉冲星自转周期稳定性足以和现代原子钟相媲美:其相对频率不稳定度达到1×10-14(1年≤γ≤5.2年),并可望更高。近年来,脉冲星计时观测系统的接收灵敏度获得很大改进,计时观测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脉冲到达时间分析模型研究等都有长足发展。通过综合脉冲星时间算法得到的脉冲星时间尺度将比现代原子时具有更高的长期稳定度。叙述了脉冲星的物理特性及有关计时观测系统的技术成果,如观测频率和带宽的选择,消色散和接收系统灵敏度等问题。最后对毫秒脉冲星时间测量的误差源进行了讨论,并对脉冲星时间尺度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利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CCD类星体多色测光巡天中的15次观测,以NPM星表作为参考星表和底片常数法进行处理,得到3颗河外射电源0851+202,1228+126,1749+701的光学位置,文中分析比较了IRAF软件中计算星象中心的三种方法;同时提出应根据待测星的星等(或星象的半峰宽度)选择合适的采样范围。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1997年3月9日昆明日食偏过程中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结果,通过掩食和露放黑子前后射电快速起伏率的变化现象,推测日冕缓变源存在电子加速过程,它可能对射电快速起伏率的增强有贡献。  相似文献   
45.
对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自1989年12月-1994年1月期间观测到的100个射电爆发和与其共生的29个快速精细结构在日球和日面的经度分布做了统计,并做了初步的分析的讨论。  相似文献   
46.
利用星系团形成的数值模拟技术所得到的星系团以及大尺度结构,本文研究了星系团和其周围环境物质的引力透镜效应对背景类星体计数的影响,以期解释最近观测到的类星体星系团成协现象.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用星系团及所遵循的大尺度结构的引力透镜效应,不能解释所观测到的类星体数密度.这与解析方法所得结论一致.分析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类星体与星系团成协,如果不是统计涨落,则无法用引力透镜效应来解释。  相似文献   
47.
为了深入研究密云射电源表分类样本的性质,作为系列工作的第一部分,选出了一个232~4850MHz平谱源样本.1998年5月29至31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米望远镜和OMR摄谱仪,对其中18个目标进行了观测及光谱认证.结果共证认出15个AGN,其中3个信噪比不小于8的BLLac天体和5个类星体(最大红移为2.519±0.003)是新发现的.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波段(1.42,2.13,2.84和4.26GHz)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辩率同步观测得到的五个微波II型爆发事件,它们具有宽频带、长和短寿命、内向和外向快速频漂等特征.观测事例表明,非热电子束引起的等离子体辐射和电子回旋脉泽辐射两种机制都可能发生.这些观测特征既不完全同于米波—分米波II型爆发,也不完全同于微波高频段II型爆发,说明在微波低频段可能存在二重性或过渡现象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1997年3月9日昆明日偏食过程中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结果,通过掩食和露放黑子前后射电快速起伏率的变化现象,推测日冕缓变源存在电子加速过程,它可能对射电快速起伏率的增强有贡献。  相似文献   
50.
杨戟  曹逸庭 《天文学报》1998,39(3):333-336
用研制的全自动辐射计在97.8GHz上测量南京市内大气的不透明度以及这种不透明度随时间的变化.辐射计记录大气在不同天顶高度的辐射温度,由此测出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56小时的测量时间内,取得了1400多组数据,拟合得到了在观测时段内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0.2至0.7之间,典型值为0.4,表明测试地点的大气条件允许进行3mm波段的射电天文观测.由于在工作频段内大气不透明度的主要来源是对流层水汽的吸收,测量的不透明度可用来直接反映大气内水汽的含量,并实时校准大气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