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0篇 |
大气科学 | 323篇 |
地球物理 | 55篇 |
地质学 | 21篇 |
海洋学 | 23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88篇 |
自然地理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台风麦莎与赤道穿透对流云团的初步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微波成像仪、可见光和红外扫描仪资料详细分析比较了麦莎台风和位于南海南部的赤道穿透对流云团(EPCC)的云高以及降水结构特征.首先,对热带地区对流层到平流层的过渡带(TTL)以及进入TTL的穿透对流云团进行了阐述和定义.然后,分析对比了赤道穿透对流云团和台风麦莎不同生命史阶段的云高、降水结构特征,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在强降水区:麦莎台风和EPCC的云顶上部均出现了冰粒子散射现象,但EPCC的散射强度强,微波亮温值均低于180 K,并且其雷达云高和红外云顶亮温云高相差较大、云顶亮温曲线平缓.(2)EPCC的深对流数量四分比、穿透对流数量百分比、尤其是穿透对流数量占深对流数量比,都比麦莎台风各阶段的高;在麦莎台风和EPCC(10-20 km)云体中大部分云高集中在10-12 km,但EPCC(10-20 km)的云高谱相对具有连续性、相对较宽.(3)麦莎台风以层云降水为主,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中也是从云降水贡献大,但是EPCC中却是对流性降水的贡献大,且EPCC对流降水与层云降水的像素数量比值和降水量比值也比麦莎台风的3个时次都高.(4)EPCC的降水廓线深度无论是从云降水还是对流降水都比麦莎台风深,层云廓线深度达11 km,对流廓线深度达18 km.另外,从EPCC的穿透对流数量百分比比麦莎台风多,层云、对流降水廓线比麦莎台风深这几方面,一定程度上说明了EPCC的局部垂直对流强度比麦莎台风强. 相似文献
812.
首先利用臭氧探空资料验证了Aura-MLS卫星反演臭氧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可信度, 然后基于2005年和2006年夏季的数据产品确定了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向平流层的输送通道。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中, 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浓度散点分布大体上呈现出典型的“L”型分布, 夏季季节内变化反相关特征表现最明显的高度位于150 hPa附近。从时间变化上看, 7月份相关系数最大, 说明该月份对流层-平流层物质交换最为强烈。100 hPa高度位于对流层顶高度以上, 具有对流层特性的大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侧、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 阿拉伯海以及阿拉伯半岛等区域上空, 说明该区域可能是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向平流层物质输送的一个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813.
利用我国第六次—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船走航探空数据,计算北极太平洋扇区和白令海的夏季对流层高度,分析对流层内的风速、温度、水汽廓线,从而确定对流层结构,并分析各要素的垂直分布和经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北极太平洋扇区和白令海的递减率对流层顶、冷点对流层顶平均值分别为10 003 m、10 116 m,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夏季北极大气对流层低层和对流层顶存在逆温,对流层顶的逆温高度和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大气可降水量与纬度呈负相关,且集中于对流层中低层。近地面的风速受地表摩擦力的影响较明显,对流层内的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高空急流的强度和高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风廓线和急流易受天气尺度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夏季北极太平洋扇区和白令海的对流层结构,并可用于检验数值预报模式对北极大气垂直结构的预报效果、评估再分析资料描述北极大气垂直结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814.
815.
816.
<正>一、引言"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城市三维数据的建立能够全方位、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并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进入城市,感受与实地观察相似的体验感。通过建立基于真实影像的"三维数字城市",人们可以直观地从三维城市上判读出山川、河流、楼宇、道路。借助传统平面地图的概念,叠加空间矢量数据、地物兴趣点数 相似文献
817.
利用1979~1992年卫星TOR对流层臭氧数据库资料,以及同期太阳辐照度数据序列,考察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含量变化与太阳辐射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分布表现出与太阳辐照度相同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太阳周期变化特征.逐月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太阳辐照度增加导致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增加的正效应.在太阳周期内,太阳辐射增加可使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平流层臭氧和臭氧总量分别增加1.31、4.97、6.628DU,或4.07%、2.04%、2.28%.该特征与赤道太平洋地区完全相反,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至少应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背景大气NOX和水汽含量的差异;二是青藏高原频繁发生的平流层-对流层大气物质交换和输送. 相似文献
818.
顾及文献[16]所建立的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GZTD的时间分辨率为24h,为进一步提高GZTD模型的时间分辨率,利用GGOS atmosphere的2002—2009年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格网时间序列按照其6h的时间分辨率分别建模,再采用三次样条插值计算任意时刻的天顶对流层延迟估值,由此构建了一种时间分辨率更高(6h)的改进的GZTD模型(GZTD-6h)。经过两种模型内符合检验对比分析表明,GZTD-6h模型内符合精度(bias:0.17cm,RMS:3.9cm)优于GZTD(bias:0.17cm,RMS:4.4cm)。使用全球IGS站进行外符合检验,统计结果表明GZTD-6h模型(bias:-0.22cm,RMS:4.05cm)相比GZTD(bias:-0.45cm,RMS:4.51cm)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19.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中平流层环流及化学成分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气象分析场、欧洲空间局ENVISAT/MIPAS卫星观测资料以及平/对流层大气化学输送模式MOZART 3综合分析了2003—2004年冬季北半球爆发性增温事件对于平流层大气环流、物质输送以及对流层顶附近臭氧通量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本次增温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平流层极涡从高层向下逐层分裂,增温效应作用到大气较低层,当纬向东风形成并维持后极涡又自上向下逐层恢复;②SSW过程前后行星波活动频繁,有长时间多次的上传,且以1波作用为主,2波对其进行补充;③在θ PVLAT坐标中分析发现SSW扰动过程中平流层中存在一对向极、向下的传播模态,相应的对流层中有一向赤道的传播模态,不同符号的纬向风、温度异常信号沿这两个模态传播,且上、下层传播模态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④增温过程中行星波活动引起的向极输送以及极区垂直运动的变化,共同影响了平流层的物质输送过程,从而导致北半球平流层N2O、O3、CH4、H2O等微量气体成分的垂直、水平分布发生显著变化;⑤增温过程中活跃的行星波可以造成平流层Brewer Dobson环流增强,同时导致高纬度地区(60~90°N)穿越对流层顶的臭氧通量(Cross Tropopause Ozone Flux, CTOF)显著增强,与行星波相联系的等熵物质运动引起“middleworld”区域内向赤道的臭氧通量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20.
大气水汽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及极端天气预警中起到重要作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水汽层析技术作为重构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水汽三维分布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受GNSS观测信号几何特征的限制, 传统水汽层析模型仍无法解决观测分布不均和空余体素块多的问题.本文首次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 RS)卫星高水平分辨率信号的观测几何优势, 提出一种联合GNSS/RS多源数据的水汽层析方法, 用于反演高精度的三维大气水汽分布.利用徐州地区GNSS观测数据与MODIS、MERSI两种遥感水汽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相比于传统GNSS层析模型, GNSS/RS层析模型的观测信号数量和网格穿刺率分别提高了38.41%和55.56%.分别以研究区域的探空站(58027)水汽廓线和ERA5再分析资料为参考值, 发现GNSS/RS层析模型的各类精度指标均优于传统模型, 其中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29.68%和20.31%, 并且在不同高度层上GNSS/RS层析水汽产品质量也优于传统模型, 这表明GNSS/RS层析模型可有效改善层析结果质量, 反演出精确、可靠的大气水汽三维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