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6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极气温资料、环南极海冰资料、臭氧变化资料、太平洋海温资料、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资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资料的综合验证,发现了构造运动与厄尔尼诺因果关系。大气、海洋与岩石圈的角动量交换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有不同的形式,这是由陆海分布的差异决定的。南极上空臭氧变化和环南极海冰变化是赤道海温和全球气候准两年振荡的原因。其中,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起主要作用。这个结论给出了作者提出的“海洋锅炉效应”、“臭氧洞漏能效应”、“德雷克海冰气候开关效应”和“大洋地壳跷跷板运动”的相互关系,证明构造运动对厄尔尼诺的重要影响。强潮汐准4a周期的发现,表明南极海冰变化、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地球自转变化和厄尔尼诺都具有4a准周期变化的原因。海温和海冰开关的准2a周期和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2.
中阿合作源远流长 中国与阿根廷的天文合作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在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北京天文台地球自转团组的联合支持下,北京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前身)天体测量研究室的鲁礼智、李智琛对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和国立圣胡安大学天文台进行了访问。该访问促成了中阿在二型光电等高仪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83.
84.
《天文爱好者》2008,(4):30-30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Javiera Guedes等人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半人马座α中的子星B(这个三合星系统中的最大子星,其子星C即为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应该有一颗岩质行星位于其“可居住带”(即能保持液态水长期存在的区域)内。研究组对这个恒星系统前2亿年的历史进行了多次模拟,他们发现不管采用什么参数,子星B都至少拥有一颗大小与地球相当的行星,而且在多数模拟过程中,这颗行星正好位于恒星的可居住带内。  相似文献   
85.
不准确!严格说,一天是24小时,而。地球自转一圈则是23小时56分4秒(忽略地球自转长期变慢等因素),它们并不相等。“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即为地球的自转周期,等于遥远(因而在天空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恒星两次经过上中天时的时间间隔(在同一地点观测)。而我们平常所用的公历中的一天(即24小时)是基于太阳的视运动而定义的,  相似文献   
8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古以来人们就根据太阳来测定时间,日晷就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白昼时间的工具。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地面上在阳光。一下物体的影子就时刻不停地从西向东移动,因而根据物体影子的位置就可以测得时间.常见的日晷大多都是根据物体影子来测定时刻的,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