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1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435篇
地质学   1262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570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前,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现场测量方法已经逐步完善,能够在现场取得多种元素含量的近似定量数据,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要求加大方法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X射线荧光方法取得的资料应用于矿产预测,成矿规律,地质构造及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本文根据作者近年的实际工作成果并汇集有关资料,用丰富的实例文章爱一领域的现状,并提出今后发展的重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82.
催化比色法测定人发中的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3.
卫星简介 “朱雀号”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下属的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主持,由日本的多家高校以及美国的一些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研制。  相似文献   
84.
从地震学和地质学的角度探讨2019-12-26应城MS4.9地震的发震构造。采用HYPO2000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表明,余震主要分布在皂市断裂与长江埠断裂之间,总体呈NW向展布,与野外调查Ⅵ度烈度等震线长轴方向基本一致。采用kiwi波形拟合反演方法求解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破裂表现为走滑兼逆冲特征。节面Ⅰ走向NE,与震中以西的潜北断裂走向一致,但距离较远,且与该断裂的产状和受力方式不一致。节面Ⅱ走向NW,与皂市断裂和长江埠断裂相近。分析2条断裂的受力方式认为,在江汉盆地现今NWW向主挤压应力的控制下,皂市断裂与长江埠断裂均具有左旋走滑特征。由于2条断裂走向存在差异,在两者之间产生逆时针错转滑动,使得主震发震面走向处于2条断裂夹角中间方向;同时倾向也与实际断面存在差异,余震分布偏向主震东侧。综合分析认为,皂市断裂与长江埠断裂的构造活动共同引发本次应城地震序列。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震源区介质的物性特征,利用振幅谱拟合和有限差分三维Q值成像方法处理了伽师地震区临时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获得了该地震区上地壳的S波三维Q值图像。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Q值图像都存在低Q值带,主要展布方向为EW向、NNE向和NNW向,与研究区的柯坪断裂、羊达曼断裂和麦盖提断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NNE向的低Q值带与强震群分布和余震分布的条带位置接近,推测低Q值带可能是震源区的几条深部断裂。  相似文献   
86.
γ射线暴的研究进展(Ⅳ:特强γ射线暴和软γ重复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CGRO上的仪器观测到了两个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λ暴GB930131和GB940217,其光子最高能量均达GeV量级;GB930131的峰值计数率达2×10~6个光子s~(-1);而GB940217的持续时间竟长达90min。另外沉寂了多年的软重复暴源SGR1900 14和SGR1806-20的再次爆发也由BATSE发现。一系列的观测还发现这些软重复暴均与X射线源对应且与超新星遗迹成协。文中对特强暴和软重暴(SGR)的性质及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87.
Ⅰ型X射线暴是发生在中子星小质量X射线双星表面的不稳定核燃烧过程。Ⅰ型X射线暴的辐射可对中子星周围的物质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回顾了Ⅰ型X射线暴与中子星周围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测结果和理论解释,包括坡印亭-罗伯逊效应引起的吸积率增加、Ⅰ型X射线暴能谱中的吸收限特征、吸积盘反射、千赫兹准周期震荡信号的变化、冕冷却导致的硬X射线缺失等;此外,还介绍了NICER卫星相关观测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8.
We collect 119 v-ray-loud blazars (97 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s (FSRQs) and 22 BL Lacertae objects (BL Lacs)), and investigate possibl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ir γ-ray emission (maximum, minimum and average values) at 1 GeV and the radio emission at 8.4 GHz. Our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or the lower state γ-ray data,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γ-ray and radio flux density; For the high state γ-ray data, there are good correlations for the whole 119 blazars and 97 FSRQs, and a weak correlation for the 22 BL Lac objects; For the average γ-ray data, there are good correlations.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we propose that the γ-ray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o emission from the jet, and that the γ-ray emission is likely from the SSC process in this case.  相似文献   
89.
莘海亮  张元生  郭晓  李稳 《地震研究》2008,31(2):129-133
利用遗传算法对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讨论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分布集中,两次主震主要沿着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分布;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0~15 km范围内,平均深度为12.1 km;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民乐-永昌隐伏断裂与童子坝河隐伏断裂所组成的大黄山隆起区前缘逆冲断裂,其中民乐-永昌隐伏断裂西段的NWW向局部断裂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Fe/C-based magnetically activated carbon (MAC) was obtained by carbonizing and activating its precursor, that wa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anthracite coal impregnated in ferric chlorid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FeC13 and pH of solution on BET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AC was studied by BET N2 adsorption and VSM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gnetization of MAC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FeC13 and pH value of solution, and BET surface area was inclined to fluctuation. The largest BET surface area and magnetization of MAC were 1327.5 m2/g and 35.56 emu/g, respec- tively. The form of magnetic matter in the magnetically activated carbon was mainly Fe3C by X-ray powder diffrac- tion (XRD) and magnetic attraction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