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海洋再分析资料中IOD-ENSO遥相关的海洋通道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腾飞  周慧 《海洋学报》2016,38(12):23-35
本文利用滞后相关分析,研究了海洋再分析资料(SODA、ORAS4和GODAS)中的IOD-ENSO滞后遥相关关系,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套再分析资料中热带东南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海表高度异常和赤道太平洋冷舌次年秋季海表温度/海表高度异常之间显著相关,与观测结果一致。在次表层,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均显示,热带东南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异常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在冬季至次年秋季沿赤道太平洋垂向剖面向东移动,并于次年夏季和秋季在冷舌区上升至海表。热带东南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冷舌滞后1年的相关关系是由海洋通道机制引起的,即IOD事件引起印尼贯穿流流量异常,导致赤道太平洋温跃层异常,激发赤道Kelvin波向东传播,从而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冷舌海表温度异常。观测及SODA与ORAS4资料中,热带东南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冷舌滞后1年的相关关系在去除ENSO信号后仍然显著,表明海洋通道机制是独立于ENSO事件的;而在GODAS资料中,这些显著相关关系在去除ENSO信号后消失。印尼贯穿流流量异常和Niño3.4及DMI(Dipole Mode Index)指数之间超前-滞后12个月的相关关系显示,在SODA和ORAS4资料中,印尼贯穿流流量同时受到ENSO和IOD的影响,与观测结果一致;而在GODAS中,印尼贯穿流流量异常仅与Niño3.4指数显著相关,极少受到IOD事件的影响,这部分解释了GODAS资料中去除ENSO信号后,IOD-ENSO滞后遥相关关系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3.
胡派  余锦华  王晨稀 《气象科学》2017,37(6):727-734
基于1980—2014年的哈德莱中心海冰及海温的月平均SST资料,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的best-track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利用广义平衡反馈方法(GEFA)研究南印度洋热带气旋(TC)生成频数对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1)南印度TC生成频数对北太平洋第一模态(NP1)和热带大西洋第二模态(TA2)有显著响应,分别通过了置信度为99%和96%的Monte-Carlo检验,对应的响应振幅分别为0.67和0.49。(2)局地环境要素对关键SSTA模的GEFA响应结果显示:当NP1出现类似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正位相时,850 h Pa相对涡度在15°S附近的印度洋海域上都有一个自西向东的显著正响应带,垂直风切变在马达加斯加以东的大部分海域都表现为显著的负响应,600 h Pa相对湿度在马达加斯加以东的部分海域表现为显著的正响应;当TA2对应的时间系数为正异常时,850 h Pa相对涡度和600 h Pa相对湿度在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印度洋海域表现为显著的正响应,垂直风切变在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印度洋海域表现为显著的负响应。  相似文献   
204.
对东印度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它们的区域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500多个样品进行了涂片研究、整体地球化学、相关分析和地化分区分析研究.用这些结果来确定东印度洋的沉积物分布模式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5.
206.
207.
印度洋无震海岭及海底高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述功  高仰 《海洋与湖沼》1994,25(2):124-131
根据1986年10月-1987年5月第三次南极考察和首次环球科学考察所获的印度洋实测重力资料,对印度洋一些典型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主人为:无震海岭,海底高原和大洋中脊都有着复杂的壳-幔结构,其上都伴有一个布格异常的低值带,但引种布格局异常低值原因却不尽相同。虽然上述3者都是大洋中的隆起地带,但前两者的地壳增厚,莫氏丰下拱,软流圈变深,影响布格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其下存在着一个较大的负山根。相反,在  相似文献   
208.
印度洋马约特(Mayotte)礁过去34ka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和δ ̄(18)O记录MichelColonna等很少有资料证明以冰期后时期珊瑚礁为依据的海平面曲线,只有一条过去17000多年的参考曲线取自巴巴多斯近海处区域上受晚第四纪隆起影响的化石礁。考...  相似文献   
209.
大眼金枪鱼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眼金枪鱼的分布很广 ,在南、北纬 4 0°以内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均有分布 ,是金枪鱼渔业的重要捕捞种类之一。本文分别论述了大眼金枪鱼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渔业概况、生物学特性、资源状况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10.
印度洋的面积(含各岛屿)为世界大洋面积的21%,1980年的渔业总产量为380万吨。当年世界渔业总产量为6800~7200万吨。印度洋的大陆架可划分为4个区:①砂质的区域:水深30米,即距岸2.5海里;②泥和粘土区域,水深30~60米,距岸2.5~10海里;③生物尸的集群区域,水深60~140米,距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