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海洋世界》2014,(2):28-31
<正>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赞美这里:她是天堂的原乡,因为天堂是仿照这个小岛而打造出来的。这里的国鸟是已经灭绝的渡渡鸟。它是一种巨型鸟类,体长100~110厘米,和火鸡的大小差不多。当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发现毛里求斯时,他们见到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品种雀鸟,并把其命名为渡渡鸟,意即"呆子"。到了1681年,岛上已不见渡渡鸟的踪影。有无限美景,也有失去的哀伤。这里是毛里求斯。  相似文献   
192.
193.
《海洋世界》2005,(2):1-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受灾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印度尼西亚 印尼从亚齐、棉兰到巴东的广大地区都有震感,但最严重的灾区是亚齐省的比勒文县,地震造成当地断电、大批房屋损毁和人员伤  相似文献   
194.
郑和于1405~1433年的28年间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航行29.6万千米,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要早将近一个世纪。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评价郑  相似文献   
195.
王梅 《国土资源》2005,(2):54-5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大地震。地震以及由地震所引发的巨大海啸波及11个濒印度洋国家和洋中岛国仅印尼就有28万多人死亡和失踪,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96.
197.
印度洋通道及其对中国地缘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良  秦奇  张丹  成升魁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1510-1520
印度洋通道是中国获取能源和其他资源、出口工业产品并同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国家交流合作的生命线。随着中美关系和中国周边地缘态势的深刻变化,中国需要积极谋划逐渐降低对传统的南海—马六甲海峡通道的依赖,建设新的印度洋通道,从而降低自身的地缘环境风险,并由此优化国内经济发展布局,推动西南沿边地区进一步开发与开放,并提升中国同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水平。本研究从通道的定义和特征出发,梳理了现有及潜在的印度洋通道,比较分析了各条通道的战略意义、前景及地缘环境影响,从而为中国的印度洋战略构建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8.
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艳欣  桑燕芳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1533-1544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其水文气候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演化。然而,目前对该区域水文气候过程的时空演变规律仍认识不足。本文以青藏高原气象站点降水观测数据为基准,结合水汽通量资料,对13种不同源降水数据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选用质量较好的IGSNRR数据集识别了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西南以及西北边缘地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较小,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不足50%;随着逐渐向高原腹地推进,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逐渐增大,雨季逐渐缩短且推迟,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逐渐增大。降水季节分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水汽运移方向保持一致,即主要是由西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所致。基于此,识别出西风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原35°N以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原约30°N以南,而高原中部(30°N~35°N)降水受到西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水文气候过程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9.
李文毅  张洋 《气象科学》2023,43(4):427-437
本文通过对观测和再分析数据采用最大协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合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地表气温与南半球大气环流之间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前期(4月)南半球极地—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呈现负位势高度异常、较低纬度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呈现正位势高度异常时,高原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区域夏季出现暖异常。在上述遥相关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中间桥梁作用。在高原夏季温度偏高的年份,前期跨赤道的印度洋—西太平洋海温也持续偏暖,带来的海陆热力对比减小、经向跨赤道气流减弱有利于削弱夏季的季风环流,使得高原夏季降水偏少,有利于形成高原夏季的暖异常。在这一高原气温—南半球大气环流的遥相关关系中,4月南半球的大气位势高度场异常和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相关的异常高度场分布也十分相似。这一前期的跨赤道区域海温异常与南半球中高纬度位势高度场异常的因果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200.
利用1961—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 ISST月平均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夏半年热带太平洋中部型海温异常与热带印度洋海盆模(Indian Ocean Basin M ode,IOBM)的特征,并研究了不同位相配置时二者对同期中国东部气候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1)太平洋中部型海温异常指数与印度洋海盆模指数几乎相互独立。太平洋中部型海温异常与IOBM同位相变化(记为PPNN事件)和反位相变化(记为PNNP事件)时,热带印太地区海温异常分别呈三级型和偶极型分布。2)不同位相配置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异常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当发生PPNN事件时,水汽从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MC)地区向江淮流域输送;热带海温异常引起大气产生Gill型响应,维持了中国东部的环流异常;M C地区通过经向三圈异常垂直环流引起江淮流域降水异常增多。发生PNNP事件时,Gill型环流响应中心西移,长江流域降水偏少,水汽辐散;同时MC地区对流层低层准定常Rossby波能传播也有利于长江流域扰动的维持。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中国东部地区夏半年降水异常成因和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不同分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