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12篇 |
免费 | 1587篇 |
国内免费 | 8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39篇 |
大气科学 | 363篇 |
地球物理 | 395篇 |
地质学 | 3525篇 |
海洋学 | 697篇 |
天文学 | 43篇 |
综合类 | 566篇 |
自然地理 | 7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276篇 |
2021年 | 351篇 |
2020年 | 306篇 |
2019年 | 325篇 |
2018年 | 224篇 |
2017年 | 247篇 |
2016年 | 261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431篇 |
2013年 | 315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343篇 |
2010年 | 305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259篇 |
2005年 | 260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74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62篇 |
1995年 | 144篇 |
1994年 | 148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6年 | 2篇 |
1943年 | 3篇 |
194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研究根据从云南省高黎贡山(保山市段)洞穴采集的伪蝎标本,整理并描述了阿伪蝎科安伪蝎属一新种,即禾木安伪蝎(Anatemnus hemuensis sp. nov.)。该属的主要特征在于触肢粗壮,腿节和膝节多具明显颗粒,不动指上的听毛it位于指的中部,听毛esb到est之间的距离大于isb到ist之间的距离,背板不完全分隔。世界已知22种(不包含本文新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美洲,中国仅知3种:任氏安伪蝎(A. reni Gao & Zhang, 2016)、宝安伪蝎(A. orites (Thorell, 1889))、潮州安伪蝎(A. chaozhouensis Hu & Zhang, 2012)。该新种背甲的眼部已经完全退化,依据该特征,很容易区分,除分布于澳大利亚的2个物种(A. subvastus Alexander, Burger & Harvey 2014,采集自地下环境;A. cavernicola Berier, 1976,采集自Jump Up Cave),然后依据步足I和步足IV跗节端部具有极其弯曲的刚毛将新种与这两种进行区分。新种触肢转节具有1个明显的背突,1.7倍长于宽(0.47/0.28 mm),腿节2.8倍长于宽(0.90/0.32 mm),膝节2.2倍长于宽(0.82/0.37 mm),螯肢指明显短于具柄的螯掌;前螯螯掌具有4根刚毛,基部2根末端齿状,盔状物具有5个分叉,鞭状毛4根,末端2根齿状;口下突有5根顶端毛和1根亚中毛。在文中提供了新种的整体图以及特征图,另外还提供了中国安伪蝎属的分种检索表,所检视的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972.
大量前人成果和1:5万区调钻孔资料证实,五大连池第四纪火山地层属于水平岩层.因此,该地区第四纪火山地层的划分,是在地表岩石层序与钻孔岩石层序充分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沉积角度看,五大连池火山地层属于松嫩盆地连续沉积过程中的第四纪短暂幕式火山喷发所形成的水平岩层.本文结合K-Ar同位素测年新资料,将该区第四纪岩石地层重新划分为11个组级地层单位.其中的火山岩石地层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下更新统焦得布玄武岩(1.214—1.113 Ma);中更新统尾山玄武岩(0.62—0.285 Ma);中更新统笔架山玄武岩(0.24—0.132 Ma)和全新统老黑山玄武岩(距今290~288 a),对夹于其间的正常沉积地层也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对层状火山岩层序的层位划分和空间分布研究对于理解五大连池火山群的构造背景和生态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五大连池火山群处于中国大陆内部的大同—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最北东端,是地幔流体向北东方向流动的最前缘;这类富钾的碱性玄武岩的火山喷发活动对东北富饶的黑土地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火山岩在嫩江平原上塑造的台地和火山锥地形地貌对生态多样性和优质地下水的生态要素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3.
化石类群的分类单元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变化是生物宏演化的2个基本方面,而以往的研究对于后者的关注较少。晚古生代的楔叶类植物易于识别,化石记录丰富,但针对这一类群多样性演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楔叶类植物属、种以及叶片形态编码数据库,对楔叶类植物宏演化历程进行详细研究。中国(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楔叶类植物的属、种丰富度在晚古生代呈现出不稳定的持续增长,表现为晚泥盆世的初始兴盛、早石炭世杜内期至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的缓慢上升、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至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的快速上升;晚二叠世长兴期,总体的属种多样性骤减;每百万年属种多样性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亦有明显降低。华南板块楔叶类植物的属种多样性总体上小于华北板块,达到峰值的时间为卡匹敦期—吴家坪期,而华北楔叶类植物的属级多样性在空谷期—沃德期达到峰值。中国楔叶类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的剧烈变化与属种丰富度并不同步,表现为法门期至韦宪期较小,在宾夕法尼亚亚纪达到峰值,随后稍微下降并在二叠纪的大部分时段保持平稳。在晚古生代的叶片形态演化过程中,楔叶类植物的叶面积由小变大、叶片由深裂至不裂、叶尖形状由分裂变为圆形或钝圆、叶轮中的叶从大小相等到大小不等并出现叶镶嵌,这可能与当时植物群落中林下层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74.
海冰的精准分类对于掌握海冰生长发育状况,保障航海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数据源和分类方法等影响,使得海冰分类精度提高受限。本文面向高空间分辨率的光学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融合纹理特征和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的海冰精准分类方法,运用随机森林分类器构建海冰分类方法。以青岛胶州湾为实验区,高分二号(GF-2)为实验数据,进行了海冰类型提取,并与其他分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针对GF-2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融合纹理特征和NDVI的随机森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自动决策树和融合纹理特征的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总体分类精度分别提高13.70%、11.60%、19.22%、29.37%。Kappa系数分别提高0.16、0.13、0.22、0.44。相比于融合纹理特征和归一化水指数(NDWI)的随机森林方法,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9.67%,Kappa系数提高了0.09。这表明本文构建的海冰分类方法可有效提高海冰分类精度,为海冰的精确分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75.
基于自适应增强算法(AdaBoost)结合极限学习机(ELM),通过迭代、调整、优化ELM分类器之间的权值,从而构建了具有强鲁棒性、高精度的ELM-AdaBoost强分类器,增强了现有的ELM分类器的稳定性。以珠江口海区侧扫声呐图像为实验数据,对礁石、砂、泥3类典型底质进行分类识别,该方法的平均分类精度超过90%,优于单一ELM分类器的平均分类精度85.95%,也优于LVQ、BP等传统分类器,且在分类所耗时间上也远少于传统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ELM-AdaBoost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海底声学底质分类,可满足实时底质分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76.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基于大量岩心物性、粒度、薄片、压汞等资料,对N气田目的层储层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精细评价。结果表明:N气田花港组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构成稳定,以石英为主,黏土含量低,岩性较纯;随着埋藏变深,孔隙变差,粒间孔减少,溶蚀孔增加,孔喉半径减小,连通性变差;局部发育砂砾岩,且渗透率大于细砂岩一个数量级以上,可作为甜点储层开发。基于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结果,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花港组储层的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包含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地质特征4类储层重要参数,分类结果特征鲜明,分类依据科学可靠,为该区域低孔、低渗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7.
在对东海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进行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发现2个我国新纪录种并进行了描述.深海螺旋球咽线虫Spirobolbolaimus bathyalis Soetaert&Vincx,1988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体表具显著的环纹,头感觉器呈乳突状,化感器螺旋形,口腔中部具有一个背齿以及一对亚腹齿,咽前后各有一个咽球;具有... 相似文献
978.
掌握湿地景观分类及其动态变化能够有效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格局变化。选取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湿地,采用最大似然、CART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方法分别对该核心区进行信息提取,分析发现,随机森林方法的精确度最高(总体分类精度达91.02%,Kappa系数为0.89)。进而采用该方法针对整个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进行景观信息提取,得到了1995、2006、2016年度的江苏盐城湿地景观分类(共分为6种类型),并通过转移矩阵分析了各类型的每年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江苏盐城湿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表现在水产养殖区向浅海区不断扩张,1995—2006年期间植被、建筑区和农作物面积都有所增长,2006—2016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79.
降雨与灌溉是黄土地区最常见的地灾驱动力。通常情况下,入渗深度较浅且主要受细微观通道的控制,孔隙结构对渗流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为了研究浅层黄土孔隙结构分布规律,以泾阳南塬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CT断层扫描法和压汞法分析黄土结构,观察并讨论细微观孔隙结构特性随黄土埋深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①泾阳浅层黄土根据其孔隙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三层,1~2 m为第一层,3~4 m为第二层,5 m为第三层;②孔径小于1.0 mm的孔隙占总孔隙数量的95%以上,以类球状和柱状的封闭孔隙为主;③孔径大于0.8 mm的孔隙占总孔隙体积的65%以上,多为枝杈状和柱状的连通孔隙;④随着埋深的增加,连通性逐渐降低,大孔隙的变形破坏对黄土结构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⑤根据压汞试验可知,集粒内孔隙以0.2 μm为界,随着埋深的增加左侧孔隙占比无明显变化,右侧随之增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探索浅表层黄土细微观孔隙渗流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980.
富碱侵入岩具有深源浅成的属性,是示踪地幔组成的窗口。位于东天山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交界处的阔克塔格以西出露一处以正长岩为主体、包含少量中—基性岩石单元的富碱侵入岩。LA- ICP- MS锆石U- Pb测年显示其侵位于227~224 Ma之间,为印支期岩浆作用产物。该岩体具有富碱(Na2O+K2O=7. 93%~ 12. 28%)、富铝(Al2O3=15. 62%~18. 67%)、贫镁(MgO=0. 12%~4. 01%)、贫钛(TiO2=0. 14%~1. 63%)的特征,属于准铝质的(A/CNK=0. 78~1. 00)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表现出高场强元素Nb、Ta、Th、U、Zr、Hf的富集,不相容元素Sr、P、Ti的亏损特征;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5. 09~34. 90),表现为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型曲线,Eu异常变化较大(δEu=0. 12~1. 72)。在同位素组成上,富碱侵入岩呈现相对宽泛但总体富集的全岩Sr- Nd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 70489~0. 70581,εNd(t)=14. 56~6. 74,εHf(t)=11. 48~+3. 06,锆石δ18O值(5. 49‰~6. 87‰)略高于地幔值(5. 3‰±0. 6‰)。阔克塔格西富碱侵入岩具A1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中。基于主、微量元素及Sr- Nd- Hf- O同位素特征,笔者认为该杂岩体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原始岩浆上升并经历AFC(同化混染- 分离结晶)过程。晚三叠世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东天山—北山地区处于板内构造体制,A1型花岗岩和正长岩差异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很可能记录了古亚洲洋自西到东 “剪刀式”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