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20篇 |
免费 | 1840篇 |
国内免费 | 21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77篇 |
大气科学 | 1750篇 |
地球物理 | 1396篇 |
地质学 | 4669篇 |
海洋学 | 1163篇 |
天文学 | 73篇 |
综合类 | 650篇 |
自然地理 | 7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5篇 |
2023年 | 345篇 |
2022年 | 430篇 |
2021年 | 413篇 |
2020年 | 359篇 |
2019年 | 384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316篇 |
2016年 | 322篇 |
2015年 | 347篇 |
2014年 | 463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488篇 |
2011年 | 438篇 |
2010年 | 477篇 |
2009年 | 456篇 |
2008年 | 478篇 |
2007年 | 449篇 |
2006年 | 392篇 |
2005年 | 378篇 |
2004年 | 344篇 |
2003年 | 308篇 |
2002年 | 289篇 |
2001年 | 283篇 |
2000年 | 248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231篇 |
1996年 | 223篇 |
1995年 | 224篇 |
1994年 | 174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135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1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8篇 |
1961年 | 8篇 |
1946年 | 12篇 |
1945年 | 6篇 |
194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广域差分GPS系统完备性监测技术是广域差分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全面介绍了完备性监测技术的定义,完备性监测系统的构成,以及各个部分的监测方法,包括监测站和用户站的监测技术,最后给出了完备性监测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92.
分析探讨了视准轴与测距轴不平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推导出了其影响公式,并指出在外业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与测量数据处理的误差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讨论了如何依照JJF1059-1999的规定,完整、准确地评价和描述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4.
采用全站仪通过测量球罐上规定目标点的距离和角度来计算球罐半径,避免原有方法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测量精度不易保证,易受球罐表面附件影响的弊病。阐述球罐半径的数学模型和测量程序以及标定球罐容积的不确定度,通过测量数据论证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信息熵及其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信息理论中信息熵的性质,从理论上导出信息熵可作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指标,并分析得出了用信息熵评定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表示。 相似文献
96.
97.
广西芒场隐伏岩体通过系统研究,其外部形态凹凸不平,呈现以北西向为主和北东两向展布的串珠状凸起;岩体划为A、B、C三次侵入,A次为中性玢岩属正常类型的次钙碱性岩,B、C次花岗岩属铝过饱和的钙碱性-钙性岩;C次花岗岩顶部具有似伟晶岩壳,可作为两次花岗岩先后侵位的重要标志;B次钾长石属中正长石系列,C次钾长石属低正长石-最大微斜长石系列,B、C次斜长石均属高钠斜长石;黑云母多为含锂铁叶云母;黑云母和长石是成矿物质的重要载体矿物;岩体成因类型属燕山晚期的壳源重熔岩浆型花岗岩(与大厂花岗岩同源)即S型花岗岩,岩体就位深度约为2.5-3km,属浅成相:隐伏花岗岩体是一典型的富含钨锡等多金属岩体,与本矿田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对大连海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黏性土385组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建立了第四系全新统海相黏性土(Q4m)液性指数IL与直接快剪试验指标-黏聚力Cq、内摩擦角q的经验关系,即Cq=10.623 I-1.8114L; q=-3.8289ln(IL)+5.8634。 相似文献
100.
Energy-Casimir方法在中尺度扰动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湿空气中的水汽效应,引进Casimir函数(它是虚位温的单值函数),在x方向动量方程和总能量方程的基础上,采用Energy-Casimir方法建立了三维非地转平衡和非静力平衡的拟能量波作用方程,由于该方程建立在非地转平衡和非静力平衡的动力框架下,因此可用于讨论层结稳定大气内中尺度扰动系统的发展演变.理论分析表明,拟能量波作用方程具有非守恒形式,其中的拟能量波作用密度主要由扰动动能、有效化能和浮力能三部分组成;拟能量波作用密度局地变化除了受拟能量波作用通量散度影响之外,纬向基本气流切变、科氏力作功以及山非绝热加热和水汽相变所构成的波作用源汇项对其也都有贡献.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的拟能量波作用密度与观测的6 h累积地面降水在水平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趋势上比较接近,说明拟能量波作用密度能够较好地抓住强降水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动力场和热力场的扰动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表征降水系统的发展演变,因而与地面降水量存在紧密联系.波作用方程各项的计算分析表明,波作用通量散度与拟能量波作用密度局地变化的倾向以及强降水区的变化比较一致,并且在强度上强于纬向基本气流切变项和科氏力作功项,因此波作用通量散度对拟能量波作用密度的局地变化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