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2篇
  免费   2045篇
  国内免费   2089篇
测绘学   405篇
大气科学   2480篇
地球物理   3699篇
地质学   2088篇
海洋学   1952篇
天文学   429篇
综合类   513篇
自然地理   85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昆承湖水质状况遥感监测与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磊  童玲  李玉霞 《测绘科学》2015,40(4):58-62
针对镇域水资源常规的监测方法不能满足对水质适时、大尺度的监测评价要求等问题,该文以江苏常熟辛庄镇昆承湖为例,分析叶绿素a(Chl-a)和悬浮物(SS)浓度值与水体归一化反射光谱、一阶微分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运用PEARSON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确定Chl-a和SS的敏感波段,利用Chl-a和SS敏感波段归一化光谱反射值和实测浓度数据建立了水质参数反演模型。采用同时相ETM遥感数据对水质参数(叶绿素a和悬浮物)浓度进行遥感定量反演,并根据反演结果分析镇域水体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水质参数几个最大正(负)相关的光谱值进行波段组合处理可以提高反演精度,并且模型反演值和实测浓度值之间误差较低。通过对叶绿素、悬浮物等水质参数反演实现了对昆承湖水体污染状况的快速、准确和动态的信息获取和评价,有效地实时监测镇域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状况和特性。  相似文献   
972.
GPS信噪比用于雪深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研究测站地表环境参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这一现状,该文基于全球定位系统信噪比与信号振幅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多路径信号的全球定位系统多径反射技术用于雪深探测的基本原理。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美国PBO网络中P360站离散20d的全球定位系统原始观测数据进行雪深探测的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全球定位系统多径反射技术反演雪深值与实测雪深值吻合较好,误差均值为0.07m,相关系数大于0.99。因此,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信噪比可以进行雪深探测,在未来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站建立时,可以考虑它在环境监测方面表现出来的潜能。  相似文献   
973.
Feature tracking of orthorectified pairs of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satellite images is used to calculate velocities for the Tasman Glacier, New Zealand (2002–2014) and the Khumbu Glacier, Nepal (2001–2008). Velociti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ablation zones of both glaciers show a long‐term decrease of ~10–20%, while the terminus of Khumbu Glacier has remained near stagnation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In contrast,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acceleration of the lower terminus of Tasman Glacier, from ~5 m a–1 in 2002 to 40 m a–1 in 2014. Both of these glaciers have an extensive supraglacial debris cover across their lower ablation regions, with the Khumbu Glacier terminating on land and the Tasman Glacier terminating in a proglacial lake. The rapid recent increase in velocity of the terminus of Tasman Glacier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ize of its proglacial lak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complex dynamic changes that mountain valley glaciers may undergo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negative mass balance.  相似文献   
974.
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云南风能资源评价历程、分布特点和风电开发建设情况。总结了云南有关风电场选址、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以及山区风电场和风电机组设计的研究成果。剖析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5.
North-south displacements and meridional vacillations of the eddy-driven jet are widely accepted as the dominant cause of vari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al zonal-mean zonal wind anomalies(denoted [u]’).In this study,a new idea regarding the primary vari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al [u]’ in the middle latitude troposphere is presented.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classes of primary vari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al [u]’:the poleward propagation of the [u]’(abbreviated as PP) and meridional vacillations.To validate this hypothesis,one-point correlation maps of [u]’ at 200-hPa during the boreal cold season(November-April) of every year from 1957-2002 are used as a criterion.Twelve PP years,in which the PP events are dominant in the variability of [u]’,and 15 no_PP years,in which the PP events are recessive and the meridional vacillations are dominant in the variability of [u]’,are exam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bilities of [u]’ are different in the chosen PP and no_PP years.In the PP years,the PP events dominate the variability of [u]’;however,the meridional vacillations are prevalent in the no_PP years.  相似文献   
976.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能源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场风能预报是风力发电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鄱阳湖区风力发电预报技术,采用中尺度模式WRF和微尺度模块CALMET对鄱阳湖区长岭风电场进行了200 m水平分辨率风能预报,并根据长岭机组理论功率曲线表和实测数据拟合出理论和实际发电机组功率曲线模型及平均有功功率与发电量模型。根据WRF+CALMET模式预报风速及建立的发电机组功率曲线模型和平均有功功率与发电量模型,预报了长岭风电场发电量。结果表明:长岭风电场23座风机逐小时风速预报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为0.42~0.61,均方根误差为2.59~3.68,相对误差为-13.7%~17.4%;对整个风场,预报风速与观测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55,均方根误差为2.8,相对误差为-4.79%。实测发电量值高于预报值,平均偏大39.7 kW,相对误差为-12.6%,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2。总体来说,根据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的风速结合风功率、发电量模型预测出的发电量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但各月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977.
Abstract

Satellite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turba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wind stress (τ) induced by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TIWs; SSTTIW and τ TIW). Us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observed between TIW-induced wind stress divergence (curl) and downwind (crosswind) SST gradients,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TIW-induced wind stress field perturbation model τ TIW?=?F(SST). This empirical model solves τ TIW from the TIW-induced wind stress divergence and curl, which are estimated from the downwind and crosswind SST gradients. This empirical τ TIW?=?F(SST) model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ocean mode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τ TIW. By comparing two experiments with and without the τ TIW effect,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τ TIW has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heat budget and induces the long-term mean SST to exhibit a 0.2°C differenc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相似文献   
978.
低层偏南气流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动力作用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递祥  肖丹  周长春  周春花  谌贵珣 《气象》2013,39(3):281-29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2-25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南海至四川盆地一直维持偏南气流的环流背景下,暴雨与这支偏南气流的风速演变密切相关,降雨强度随南风气流的增强而增强,南风气流增强所形成的风速辐合及正涡度平流是暴雨的主要动力触发因子,暴雨与低层辐合和正涡度平流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WRF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表明:850 hPa层3h风速演变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3h风速增大区域的下风方,未来3h对流云团将迅速发展;盆地西部形成的气流辐合与其西侧的高原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9.
不同环境风场条件下两次华南西部低涡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 2C卫星TBB资料、自动站降水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7月3-4日(简称“09.7”)和2008年6月1 6 1 7日(简称“08.6”)两次发生在华南西部的低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低涡是两次暴雨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09.7”过程伴随西南低空急流,“08.6”过程无低空急流配合,中尺度辐合可能在两次强降水过程中有着直接的触发作用.(2)“09.7”过程的低层辐合强度及上升运动强度明显强于“08.6”过程.“09.7”过程较“08.6”过程,暖平流强度明显偏强,等温度平流线也较密集.(3)相比“08.6”过程,“09.7”过程水汽净流量更大,这是西南低空急流将充足水汽往暴雨区输送的结果.(4)“09.7”和“08.6”两次暴雨过程均与高空西风急流南侧的垂直环流圈密切相关,“09.7”过程由于低空有急流存在,上升运动维持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历时长,“08.6”过程广西境内低空无急流,上升运动维持时间短,降水强度偏弱,历时短.  相似文献   
980.
“09.11.10”石家庄特大暴雪中尺度风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荣  刘黎平  王立荣  曹春莉 《气象》2013,39(8):1023-1030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资料以及四维变分方法反演的风场资料,对2009年11月10-12日石家庄特大暴雪过程的形势场和中尺度风场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影响系统来看,此次特大暴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回流降雪和西来槽降雪.回流降雪是特大暴雪的主要时段,此阶段西部山区降雪明显大于东部平原;而西来槽降雪阶段全区降雪比较均匀.由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可见:10日降雪具有对流性质,而且回波不断地自西部山区向石家庄市区移动,产生“列车效应”,造成市区及西部降雪强度较大;11-12日回波强度弱,降雪强度也较弱.分析雷达四维变分反演风场得到如下结论:(1)反演风场能够准确展现东风影响的时间和高度、西来槽影响的始末,对预报员定性外推降雪的强度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2)低层水平反演风场上,存在一个比较窄的东风带,回波沿东风带自西向东移动,石家庄市区处于北到东北风的“回流墙”附近,东移回波在此堆积,移速减慢,影响时间较长;同时,市区附近存在风向性和风速性辐合,致使回波在石家庄附近加强或维持.(3)反演风场垂直剖面图上,东风回流降雪阶段,低层东风区上空存在一个“反气旋”,强回波位于“反气旋”所包围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