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6篇 |
免费 | 1738篇 |
国内免费 | 16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篇 |
大气科学 | 1021篇 |
地球物理 | 3409篇 |
地质学 | 1953篇 |
海洋学 | 2906篇 |
天文学 | 76篇 |
综合类 | 319篇 |
自然地理 | 4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200篇 |
2021年 | 257篇 |
2020年 | 293篇 |
2019年 | 389篇 |
2018年 | 293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345篇 |
2014年 | 368篇 |
2013年 | 380篇 |
2012年 | 422篇 |
2011年 | 416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417篇 |
2008年 | 390篇 |
2007年 | 542篇 |
2006年 | 441篇 |
2005年 | 397篇 |
2004年 | 406篇 |
2003年 | 355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262篇 |
1997年 | 205篇 |
1996年 | 216篇 |
1995年 | 217篇 |
1994年 | 180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19篇 |
1991年 | 108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了探讨氯盐和硫酸盐对遗址土体强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洗盐后的素土分别以0.2%的梯度加入NaCl和Na2SO4两种可溶盐,测试特定盐分含量和类别的含盐土在干旱环境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波速以及抗风蚀能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盐分的存在对土体起着一定的胶结固化作用,使得土体的强度表现出相应程度的增大,并且硫酸盐对土体的胶结固化作用比氯盐显著。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含盐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呈现出指数形式的增大; 垂直于压制方向和平行于压制方向的弹性波速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随着挟沙风速的增大,试样的风蚀损失量增加,同时在18ms-1的挟沙风速作用下,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试样的风蚀损失量逐渐减小,含盐试样表现出渐进破坏的形式。 相似文献
33.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大型断陷山间盆地,该地区的流动观测记录了2008年11月10日发生于大柴旦附近的M_W6.3地震。和附近的基岩上的记录相比,盆地内部的记录显示出非常显著的地面运动放大效应,表现为峰值速度的增大、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呈现出长持续时间的后续震相。傅里叶频谱分析表明盆地内部显著的后续震相的频率和直达波相比较低,地面质点运动轨迹图显示后续震相为面波运动特征。为了解释地面运动的差异,构建二维模型,通过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地震波在盆地内部的传播过程,结果显示盆地内部低速层的存在造成直达波的放大以及多次反射与转换,盆地边缘结构造成的波的相干叠加产生了强烈的次生面波,其低频、大振幅、长持续时间的特征是盆地内部地面运动放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基于对非饱和多孔介质的研究成果,考虑孔隙中的液相和气相的相互影响,研究非饱和土地基中剪切S波的传播特性。通过非饱和土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质量平衡方程、动量平衡方程和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建立问题的弹性波动方程,经过理论推导给出非饱和土中剪切S波的弥散特征方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剪切S波的波速和衰减系数随饱和度、频率和固有渗透系数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S波的波速几乎不受饱和度的影响,但其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固有渗透系数的增大先不变后增大;剪切S波的衰减系数随着饱和度和频率的增加均增大,而随着固有渗透系数的增大先不变后增大最后减小。 相似文献
35.
基于波作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波流共存场中多向随机波浪传播变形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波浪绕射的影响和水流引起的波浪弥散多普勒效应,应用包含水流和地形影响的激破波模式计算波浪破碎的能量耗散,采用一阶上迎风有限差分格式离散控制方程。分别计算了有无近岸流情况下单向和多向随机波浪的波高分布,考虑水流影响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比较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复演由于离岸流引起的波高增大,可用于波流共存场多向随机波浪传播变形的模拟和预报。 相似文献
36.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7.
以纵向瞬态激振条件下桩的振动响应和桩中应力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利用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桩顶实测速度响应时程曲线的速度谱变换回时间域,得到速度反射因子,用以确定与桩身阻抗变化相关的主要频率成份,从而达到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快速而准确诊断的目的。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特别适用于多重缺陷桩的检测。 相似文献
38.
39.
利用Rayleigh波群速度资料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其临近海域的(70°E-145°E,10°N-55°N)15-120s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像. 塔里木盆地在15s处清楚地显示为低速,在16-33s左右没有显示,但在36-5s显示为高速,说明塔里木盆地有较深的根. 青藏高原块体是44s至120s图像中最为突出的低速块体,南面与印度板块的分界线以及与北面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分界清晰,其块体中西部的速度低于东部. 泰国清迈附近存在一尺度为1000km左右的低速带,可能是青藏高原块体的物质向东南方向迁移造成上地幔物质上涌的结果. 南北地震带表现为强烈的速度梯度带,西面为低速,东面为高速. 中国南海的中央、日本海中央、菲律宾海表现为海洋性地壳. 菲律宾海的图像与地形及地震带完全吻合. 环绕菲律宾海及日本海存在400km左右宽的低速带,可能是岩浆活动带. 相似文献
40.
D Raptakis F.J Chvez-Garca K Makra K Pitilaki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0,19(1):41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2D model of Volvi's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results of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ite response at Euroseiste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2D model is based 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available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data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definition of the subsoil structure at Euroseistest in terms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needed to model site response. The results of this re-interpretation are compared with a previous published 2D model of the same alluvial valley.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s and different criteria in the synthesis of data have led to a different model, even if both studies had access to the same field measurements. This underscores the fact that a model results of an interpretation and is not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data, no matter how detailed they are. The well known subsoil structure opened the possibility to correlate the geometry and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2D model with the results of site response determined from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wo events in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and 1D numerical modeling. The study of site response shows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the lateral variations on the ground motion and suggest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ocally generated surface waves to the resonant peak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case of Volvi's grabe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1D approximation to simulate ground motion under complex soil conditions in both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are also shown. This paper lays the ground for a companion article dealing with 2D site effects in this bas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