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2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608篇
测绘学   398篇
大气科学   587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1271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171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内陆待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行业。一般说来,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32.
U、Th、K、Rn等核辐射及含量在含金地质体与非含金地质体间的差异是用放射性方法勘查金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大量实例表明 ,各种放射性方法都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金矿床勘查 ,并能取得良好效果。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Au与 U、Th、K、Rn等有不同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33.
华南(东)变质基底由杨子及华夏两块不同特征的地质体组成,中元古代之后,该地区分别经过了碰撞对接、拉开、再拼贴的演化过程。碰撞对接带和在古裂谷系基础上成型的陆内推覆及平移、剪切型拼贴带构成了本区基底构造主要型式。铀及金矿远景与基底特征关系密切,铀矿主要产于基底裂隆带部位,金则主要产于裂凹(裂陷)带部位。古基底构造交叉部位是中新生代构造活动活跃部位,受其控制的早期横向火山裂谷盆地,在晚期拉张条件下形成的岩浆杂岩带是铀、金、多金属成矿最佳远景区。  相似文献   
34.
依兰-萝北地区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地震学参数变化两项指标,采用有时间段的时空扫描进行演化研究,逐步将这种演化研究推进到短期阶段进行跟踪研究。认为依兰-萝北地区近期发生5级左右地震可能性较小,黑龙江断裂两侧可能会有4级左右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35.
笔 者 结合 工 作 实 践 ,概 述 了 马 家 沟 井 田 范 围 内 断 层 发 育 的 特 点 及 其 基 本 规 律 ;重 点 分 析 了F2断 层 的 赋 存 特征 ,简 要说 明 了根 据断 层赋 存 规律 对生 产 的指 导作 用 。  相似文献   
36.
通 过对 开滦钱 家营 矿首采 区地 质资料 的综 合分析 ,得 出了 该 矿首 采区 断 层在 剖面 上 的变 化特 征 及规 律,并运用这些 规律 ,对未 采区进 行预 测、预报 ,正确 指导了 采掘 工程的 顺利 进行。  相似文献   
37.
Anisotropic material properties are usually neglected during inversions for source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In general anisotropic media, however, moment tensors for pure-shear sources can exhibit significant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s. Such effects may be erroneously interpreted as an indication for volumetric changes at the source. Here we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nisotropy on seismic moment tensors and radiation patterns for pure-shear and tensile-type sources. Anisotropy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urce mechanisms. For exampl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lip within the fault plane may affect the total seismic moment. Also, moment tensors due to pure-shear and tensile faulting can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depending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lastic tensor. Furthermore, the tensile nature of an earthquake can be obscured by near-sourc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As an application, we consider effects of inhomogeneous anisotropic properties on the seismic moment tensor and the radiation patterns of a selected type of micro-earthquakes observed in W-Bohemia.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near-source and along-path anisotropy cause characteristic amplitude distortions of the P, S1 and S2 waves. However, the modeling suggests that neither homogeneous nor inhomogeneous anisotropic properties alone can explain the observed large non-double-couple components.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a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source mechanism, in principle, is achievable by application of anisotropic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相似文献   
38.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文中回顾了近 10a来吴国雄等在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东西风交界面的演变证明 ,由于青藏高原的春季加热 ,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盛行偏东风转变为夏季偏西南风最早发生在孟加拉湾东部 ,与其相伴随的激烈对流降水出现在其东面。因此孟加拉湾东部至中印半岛西部是亚洲季风最早爆发的地区。同时也指出盛夏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加热所激发的同相环流嵌套在欧亚大陆尺度的热力环流中 ,从而加强了东亚的夏季风 ,加剧了中西亚的干旱 ;并通过其所激发的波动对夏季东亚的气候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中还比较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伊朗模态和青藏模态性质的异同及其对亚洲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9.
利用鹤壁市淇县1971~2000年降水、底墒、蒸发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动态模型;根据干旱指数大小确定春旱等级,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实干旱指数在分析干旱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1IntroductionStudy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habitat heterogeneity is important to recover and rehabilitate the desert vegetation, stabilize the desert ecosystem and prevent desert expansi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many studies on this topic (Archer etal., 2002; Bolling etal., 2000; Chen etal., 2003; Dasti etal., 1994; Gu etal., 2002, Li etal., 2001; Li etal., 2001; Liang etal., 2003), which have used and refined statistic te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