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255篇 |
免费 | 22552篇 |
国内免费 | 164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87篇 |
大气科学 | 13198篇 |
地球物理 | 16111篇 |
地质学 | 47522篇 |
海洋学 | 10584篇 |
天文学 | 5643篇 |
综合类 | 5740篇 |
自然地理 | 125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6篇 |
2024年 | 1819篇 |
2023年 | 1829篇 |
2022年 | 2989篇 |
2021年 | 3337篇 |
2020年 | 3345篇 |
2019年 | 3709篇 |
2018年 | 2919篇 |
2017年 | 3332篇 |
2016年 | 3493篇 |
2015年 | 3785篇 |
2014年 | 4665篇 |
2013年 | 4762篇 |
2012年 | 5199篇 |
2011年 | 5271篇 |
2010年 | 4513篇 |
2009年 | 5459篇 |
2008年 | 5275篇 |
2007年 | 5829篇 |
2006年 | 5494篇 |
2005年 | 4986篇 |
2004年 | 4562篇 |
2003年 | 4267篇 |
2002年 | 3732篇 |
2001年 | 3356篇 |
2000年 | 3193篇 |
1999年 | 2884篇 |
1998年 | 2557篇 |
1997年 | 2103篇 |
1996年 | 1836篇 |
1995年 | 1576篇 |
1994年 | 1566篇 |
1993年 | 1322篇 |
1992年 | 1017篇 |
1991年 | 751篇 |
1990年 | 628篇 |
1989年 | 515篇 |
1988年 | 396篇 |
1987年 | 246篇 |
1986年 | 159篇 |
1985年 | 123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48篇 |
1982年 | 51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32篇 |
1978年 | 51篇 |
1977年 | 27篇 |
1954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成因地层分析是陆相盆地填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构成盆地的成因地层单位具有多级性,次级成因单位是组成高级成因地层单位的基本要素。正确地识别和划分岩性相、岩性相组合和沉积体系,对合理划分岩石地层单位、查明其成因环境、沉积作用和空间配置关系,研究盆地的发生发展及建立盆地地层格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滦平盆地填图中成功的采用了成因地层分析方法,划分出14个岩性相和10个岩性相组合,根据各岩性相组合的成因联系和空间关系,进一步划分出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并根据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和变化规律,客观地划分了正式和非正式填图单位。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铀矿区域评价准则”为依据,试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比值法,铀对钍(钾)的区域相对场法和铀成矿有利指数法,对我国YW-10和YW-10B两个测区的区域航空γ能谱场进行了地球化学解释及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已知矿区660测区从宏观上做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γ能谱参数在走向长270km,宽50—70km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了解成岩时原始铀的分布及后期铀的地球化学活动规律,估计成岩、成矿阶段铀源岩可能提供的生铀量,识别铀成矿有利地区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53.
54.
根据服饰文化与环境相感应原理,即是在以湿热气候为主和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背景下,岭南汉民系服饰各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格.文中通过对其服饰文化景观横向比较,析出其差异,即分布在江河丘陵地区的广府人服饰文化景观具有多元化特征;深处山区的客家人服饰文化景观特征单一;居住在沿海的福佬人服饰景观特征是精细、耐水.根据以上这些景观差异,划分出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服饰文化亚区. 相似文献
55.
广西贺州地区气温和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贺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贺州地区年平均气温有增高趋势,冬季和春季较大幅度变暖,带来暖冬,夏季反而稍微降温,出现凉夏,秋季稍有增温,但不明显;(2)贺州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存在11 a和4a左右的两个振荡周期;(3)在上世纪80年代初,贺州地区干旱指数有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由负值转为正值,干旱有加重的趋势,未来几年贺州地区干旱指数仍处于增强的趋势中,这与11~13 a左右的振荡周期处于正位相有关.贺州地区4个站的干旱指数都有一个11~13a左右的振荡周期和一个2~6 a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56.
《Geoforum》2015
Despite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dia has not seen the improvements in food and nutritional security that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had. This “Asian enigma” has generated a wealth of economistic analyses seeking to explain the persistence of poor nutrition, yet few studies have looked at everyday experiences of changing food systems, and how this impacts nutritional practices as well as the processes of subject formation. In this paper, I draw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ducted in Uttarakhand, North India and examine how state-led shif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ve resulted in changing food consumption practices and diminished perceptions of health. Villagers link this decreased health to increased chemicals in home-produced food, greater dependence on the market for food purchases, and generational changes in dietary preferences. Despite villagers’ cognizance of the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of these practices, they largely view these byproducts of capitalistic development with an air of inevitability. Following Mansfield (2011)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health literature by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food as a “vector of intercorporeality” (Stassart and Whatmore, 2003:449) and bringing this into conversation with a poststructuralist understanding of subjectivity. I argue that within shifting landscapes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food consumption, notions of diminished health are indicative of the complex and always incomplete processes of subject formation. I view shifting health perceptions as intimate bodily resistance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clude that with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grams a focus on bodily health and well-being is a fecund platform for further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at seeks to imagine development differently. 相似文献
57.
田莉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19,(3):296-306
近几十年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增温速度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水平,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叶面积指数(LAI)和蒸散发(ET)在塑造陆地表面过程和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中,我们重点关注LAI和ET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产品,我们发现蒙古高原的LAI和ET之间存在普遍的正相关关系,而青藏高原则没有协同作用。总体而言,青藏高原LAI的显著增加(减少)区域占总面积的49.38%(50.62%),蒙古高原则为94.92%(5.09%);青藏高原ET增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1.70%(124.10×10~3 km^2),蒙古高原为88.01%(341.60×10~3 km^2)。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在整个空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景观的某些部分发现了不匹配。需要通过观测和/或实验研究来探讨这些关系,包括植被特征及其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59.
城市化是区域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进程,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城市空间扩张。研究采用面向对象最近邻分类以及概率神经网络分类的方法,从Landsat TM影像中提取我国东(广州)、中(合肥)、西部(西宁)城市主城区建设用地信息,应用皮尔逊卡方检验、香农熵模型以及城市扩张速度等计算3个城市相同时间段内的城市扩张自由度、蔓延度、感观优劣度等,对研究区1995—2010年期间的扩张特征进行时空综合度量。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扩张特征不尽相同,东(广州)、中部(合肥)城市相较西部(西宁)扩张自由度及蔓延度偏高,区域差异明显;2)东(广州)、中部(合肥)城市扩张感观优劣度相对较低,应努力构建并完善城市扩张监管体系,统筹协调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东(广州)、中部(合肥)相较西部(西宁)近15年扩张明显,扩张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60.
根据对恒河盆地西部的多振型宽频带面波频散资料的分析推断,该区的地壳结构不具有大陆地盾的特征,相反,却非常象某些海洋高地。这一异常的海洋型地壳与恒河盆地东部地盾地壳的分界线可能在阿拉瓦利山脉(Aravalli Ridge)。该处地壳的地质特征具有异常高的电导率,其走向垂直于喜马拉雅山脉。目前广为接受的假定认为是构造均匀的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喜马拉雅山下俯冲。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此观点提出了置疑:在北部印度大陆内的地壳运动可能存在着差异。我们追溯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历史,这个因素恐怕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