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4篇
  免费   1638篇
  国内免费   1438篇
测绘学   2218篇
大气科学   1240篇
地球物理   2868篇
地质学   2453篇
海洋学   1020篇
天文学   281篇
综合类   1292篇
自然地理   380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838篇
  2012年   769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509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1 毫秒
731.
建立地震发射台的建议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前地球上有成千上万个地震台,但它们都是接收地震波的地震台。建议建立一种新型的地震台,这种地震台用人工的方法不断地向外发射地震波,照亮需要研究地区的地下结构,研究特定的科学问题。建立地震发射台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适的人工震源,近年来出现的绿色环保震源,以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照亮10万km2(深至Moho面)地区地下结构的地震发射台已经完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32.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数据之一。实际工作中,通常是以1∶1万(1∶2.5万)土地更新调查底图为基础,采用放大编绘法或等大编绘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制作的。总的来说,编绘主要是针对图内的点状要素(三角点、埋石点、高程点)、线状要素(河流、道路、境界等)和面状要素(各类用地)3个方面进行的。通过对点状要素的取舍、线状地物的弯曲、相互关系、移位和地物压盖以及面状地物的地类合并与综合等问题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关系合理的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似文献   
733.
选取黄土高原区大南沟流域非耕地中灌木林地、摞荒地、荒草地、林地土壤养分数据,利用常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水土流失造成摞荒地中土壤养分最低,需要把摞荒地改为灌木林地或林地;(2)磷含量从生长季开始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3)改变非耕地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占黄土高原一半以上的非耕地区是环境脆弱区之一,非耕地区土壤养分变化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34.
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土地覆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35.
基于AHP的新疆土地利用综合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构建了一套适合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求出每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承载力综合得分并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4种类型区,即:低承载力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中等承载力区(博州、伊犁州直属、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较高承载力区(昌吉州、巴州、塔城地区)、高承载力(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宏观上把握每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综合承载力,为当地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6.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明确提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原则,完善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特别是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指标,建立区域和土地利用分区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水平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效益,最后利用加权求和的综合方法,计算出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737.
Julia Mambo  Emma Archer 《Area》2007,39(3):380-391
The lack of reliable baseline information on land degradation is a hindrance towards its monitoring and mitigation.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reas susceptible to degradation. In this study,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ie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and map susceptibility to land degradation in Buhera district, in Save catchment, Zimbabwe. Data used included Landsat TM and ETM imagery for 1992 and 2002, agro-ecological zones, vegetation cover and population density. The study identified five preliminary categories of degradation susceptibility ranging from very high to low.  相似文献   
738.
We present observations of ground accelerations recorded at a small array close to the fault during the Düzce earthquake and its early aftershocks. The records show the strong spatial variability of ground acceleration over distances of only a few hundred metres. During the main shock, the peak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values ranged from 0.3 to about 1.0 g at stations distant of 1.5 km only. We attribute this spatial variability to a fault zone site effect as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steadily increases as the distance to the fault trace decreases. The spectral ratio between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ed near the fault and the one outside the fault zone shows a shift of the spectral peak to lower frequencies with increasing peak accelerations. Such an observation suggests a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he fault zone due to the strong ground shaking. As much as a 45 per cent reduction in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is necessary for the observed shifts. The opening of pre-existing cracks throughout the fault zone is the proposed mechanism to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shear wave reductions. The observation that elastic fault zone properties are soon recovered following episodes of large strains shows that cracks and fissures close rapidly after the strong shaking is over.  相似文献   
739.
7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