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00篇 |
免费 | 17556篇 |
国内免费 | 106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258篇 |
大气科学 | 7556篇 |
地球物理 | 11598篇 |
地质学 | 36352篇 |
海洋学 | 7714篇 |
天文学 | 2348篇 |
综合类 | 4146篇 |
自然地理 | 104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0篇 |
2024年 | 1217篇 |
2023年 | 1228篇 |
2022年 | 2038篇 |
2021年 | 2268篇 |
2020年 | 2360篇 |
2019年 | 2570篇 |
2018年 | 2174篇 |
2017年 | 2376篇 |
2016年 | 2499篇 |
2015年 | 2668篇 |
2014年 | 3271篇 |
2013年 | 3187篇 |
2012年 | 3667篇 |
2011年 | 3665篇 |
2010年 | 3226篇 |
2009年 | 3846篇 |
2008年 | 3692篇 |
2007年 | 4084篇 |
2006年 | 4007篇 |
2005年 | 3485篇 |
2004年 | 3314篇 |
2003年 | 3152篇 |
2002年 | 2832篇 |
2001年 | 2472篇 |
2000年 | 2236篇 |
1999年 | 2038篇 |
1998年 | 1752篇 |
1997年 | 1593篇 |
1996年 | 1472篇 |
1995年 | 1214篇 |
1994年 | 1216篇 |
1993年 | 1054篇 |
1992年 | 833篇 |
1991年 | 618篇 |
1990年 | 516篇 |
1989年 | 460篇 |
1988年 | 310篇 |
1987年 | 207篇 |
1986年 | 134篇 |
1985年 | 88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34篇 |
1978年 | 39篇 |
1977年 | 24篇 |
1954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本文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事实,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大气中CO2浓度上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为控制大气中CO2的上升,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上海地区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和试验机理的研究和对试验指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利用上海地区部分重大工程中的扁铲侧胀试验数据 ,在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经数理统计后给出了上海地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最后 ,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计算的地基承载力对比 ,分析了本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精度。研究分析表明 ,可以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5.
基于1973-2010年长系列日降水、径流数据,利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M-K统计检验和降水集中度等方法,结合HIMS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潮河流域降水-径流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近38年来,潮河流域降水变化较小,但径流下降趋势显著,降水-径流关系发生了两次突变,即在1973-1983年、1984-1998年和1999-2010年三个阶段降水-径流关系存在明显差异;(2)大雨日降水总和(P≥20)与径流深关系较为密切,其变化是导致降水-径流关系在1983年发生突变的主要驱动因子;(3)HIMS模型模拟结果显示,1999-2010年潮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较前两阶段变化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减水效应由第二阶段的14.93%增加至第三阶段的25.78%,人类活动是导致降水-径流关系在1998年发生突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36.
137.
Arctic sea-ice mo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pressure fiel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aily Arctic sea-ice motion maps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s (December–March) from December 1988 to March 2003 derived from
NSCAT, QuikSCAT, SSM/I, and AMSRE data by a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have been merged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buoy data. These
merged sea-ice motion data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circulation regimes and winter-to-winter variability of Arctic sea-ice
mo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a-ice motion and the pressure field in the Arctic Ocean was also studied by apply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the monthly merged sea-ice motion data and the monthly pressure field data from IABP. The mean
Arctic sea-ice motion map of the 15 winter seasons has two distinct features: the Beaufort Gyre and a cyclonic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e Eurasian Basin, which moves ice from the Laptev Sea to Fram Strait. The strengths and sizes of the two features
change from one winter season to another. Seasons with a strong or normal Beaufort Gyre alternate with seasons with a weak
or no Beaufort Gyre every one to three season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he first two modes of PCA of the monthly sea-ice
motion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of the monthly pressure field in the Arctic Ocean. The mode-one components
of these two anomalies alternate between anticyclonic and cyclonic circulation system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rctic Oscillation
indexes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he first mode of PCA of the monthly Arctic sea-ice motion is low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38.
文章是对ISO9001标准精神的一些理解,并对该标准中一些条文规定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9.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采用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各区域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和路径效应。结果发现:4个区域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东北、西北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东北地区不显著;除中部地区外,经济规模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中西部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影响要素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对山西榆次地裂缝及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发现如下特征:地裂缝总体趋势为增大,年速率小于等于1mm/a。东部地裂缝带地裂平均速率为0.6mm/a,且大于西部地裂缝带,地裂有向东南方向(榆次市区)扩展的态势;从曲线形态看,无论是地面测点还是建筑物上的测点,都不同程度地受气温变化和降水的干扰。裂缝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从地裂的分布形状、区域形变场特征及新构造运动的角度看,附近的断裂活动与地裂的发展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