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1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888篇
测绘学   867篇
大气科学   511篇
地球物理   2144篇
地质学   1877篇
海洋学   665篇
天文学   223篇
综合类   491篇
自然地理   50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NTSCGNSS-2型GPS/GLONASS时间传递接收机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不同的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P码未加密,向所有用户开放,更有利于时间比对.结合国内外需求,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制了GPS/GLONASS时间传递接收机NTSCGNSS-2.介绍了GLONASS信号特点和对NTSCGNSS-2的初步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73.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临潼--蒲城微波时间传输系统承担着守时基准钟房(临潼)与发播控制钟房(蒲城)之间的时间同步比对任务.截至2006年底,该系统已经连续工作了28年,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指标严重下降.概括介绍了微波时间传输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和数字微波系统实现的功能,初步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微波时间传输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74.
研制了一种通过公共电话交换网进行时间认证的系统设备,利用电话网为数字时间戳服务机构提供标准时间服务.经实测,时间同步精度可以在±0.3 ms范围内,能满足数字时间戳服务机构为银行、证券、股票和期货交易等电子商务以及电子政务活动提供时间认证服务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5.
在油、气、水井井下作业中,圆球广泛地应用于管柱试压、坐封和分段(层)压裂等施工作业。为准确计算现场施工时圆球到达设计点时间(即候球时间),通过对圆球运动过程和受力分析得出新的候球时间计算公式,并指出圆球绕流阻力系数、圆球直径、圆球密度和压井液性能等是影响候球时间的关键因素,为优化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能减少候球和反洗球时间的新型管柱试压体设计构思,为进一步优化施工作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6.
为了研究煤体静载破坏中低频磁场变化特征及其产生机制,进一步完善煤矿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研究了煤体静载破坏中低频磁场时、频谱特征,并结合微震信号提出了低频磁信号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煤体静载破坏中所产生低频磁场信号强度为19~156 nT,信号最大幅值、能量与试样强度、加载速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垂直于裂纹扩展面磁场最强,平行于裂纹扩展面磁场最弱。并结果微震信号提出了低频磁场产生机制。低频磁场与微震信号具有时、频域同步性,带电裂纹面随微震信号同频振荡为低频磁场产生机制。现场放炮破煤低频磁信号由簇状脉冲信号及小幅震荡信号组成,其中簇状脉冲成分产生于炮后振动波带动带电壁面的同频振动,而小幅震荡成分是巷帮煤壁趋向新应力平衡状态时发生的横向拉伸破坏及带电煤碎屑运移、摩擦及转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7.
微震监测获取的数据中通常混有大量的非岩石破裂信号,该类信号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经验进行识别与滤除,这消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严重影响灾害的防治和救援效率。对大量微震信号进行分析,发现STA/LTA算法在信号实时触发后能大致表征波形振幅和频率的变化,岩石破裂信号和非岩石破裂信号在延迟位置处R值具有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了岩石破裂微震信号实时识别算法。新算法应用到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红透山和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3个工程,岩石破裂事件识别的准确率分别是85.98%、92.45%和91.06%,非岩石破裂事件滤除的准确率分别是72.06%、83.11%和49.87%。该算法使基于岩石破裂微震信息的岩石工程灾害自动分析与预警成为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8.
Carbonate sediments in non‐vegetated habitats on the north‐east Adriatic shelf are dominated by shells of molluscs. However, the rate of carbonate molluscan production 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 eutrophication and overfishing on this and other shelves remains unknown because: (i) monitoring of ecosystems 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 was scarce; and (ii) ecosystem history inferred from cores is masked by condensation and mixing. Here, based on geochronological dating of four bivalve species, carbonate production during the Holocene is assessed in the Gulf of Trieste, where algal and seagrass habitats underwent a major decline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ssemblages of sand‐dwelling Gouldia minima and opportunistic Corbula gibba are time‐averaged to >1000 years and Corbula gibba shells are older by >2000 years than shells of co‐occurring Gouldia minima. This age difference is driven by temporally disjunct production of two species coupled with decimetre‐scale mixing. Stratigraphic unmixing shows that Corbula gibba declined in abundance during the highstand phase and increased again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In contrast,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carbonate sands – Gouldia minima – increased in abundance during the highstand phase, but declined to almost zero abundance over the past two centuries. Gouldia minima and herbivorous gastropods associated with macroalgae or seagrasses are abundant in the top‐core increments but are rarely alive. Although Gouldia minima is not limited to vegetated habitats, it is abundant in such habitats elsewhere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This live–dead mismatch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stand baseline communities (with soft‐bottom vegetated zones and hard‐bottom Arca beds) and present‐day oligophotic communities with organic‐loving species. Therefore, the decline in light penetration and the loss of vegetated habitats with high molluscan production traces back to the 19th century. More than 50% of the shells on the sea floor in the Gulf of Trieste reflect inactive production that was sourced by heterozoan carbonate factory in algal or seagrass habitats.  相似文献   
979.
氢原子钟具有较高的短期稳定度,将其作为主钟可在短期内产生高精度的本地时间信号.但氢钟存在频率漂移现象,导致其长期稳定度较差,从而影响本地时间的准确性.毫秒脉冲星自转高度稳定,借助于其长期稳定度高的特性,可定期实现对氢原子钟的频率驾驭,并对实时信号加以控制.首先分析了国际脉冲星计时阵(International Pulsar Timing Array,IPTA)第二批发布数据中四颗毫秒脉冲星的稳定度随时间的变化,同时采用哈达玛方差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NTSC)一台氢钟的频率稳定性能,最终给出了利用脉冲星驾驭氢原子钟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0.
深时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源-汇系统根据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显著程度可划分为物源区、过渡区和沉积区,根据研究的时间尺度可划分为现代系统、第四纪系统和深时系统。洋陆边缘源-汇系统根据地貌单元的空间配置可划分为"陡—短—深"、"宽—深"及"宽—浅"3种空间分布类型,这3种类型在沉积体积分布及沉积记录保存潜力上存在差异。完整的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包括沉积区古地理重建和物源区古地理重建。深时尺度下沉积区古地理重建方法随着岩相古地理、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及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已趋完善,而物源区古地理重建则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在物源区遭受侵蚀而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更具难度。在源-汇分析方法体系中,物源区古流域水系形态、面积范围、地貌地势等古地理要素可通过构造要素分析、碎屑矿物分析、沉积体积回填、地貌学参数比例关系、古水力学参数比例关系和河流沉积通量模型等方法获得。总之,深时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能够通过盆地沉积记录揭示出物源区古地理演化特征,为沉积盆地充填过程提供沉积供给的信息,对能源矿产勘探和深时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