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84篇
  免费   4231篇
  国内免费   5308篇
测绘学   1646篇
大气科学   2884篇
地球物理   4579篇
地质学   12434篇
海洋学   5633篇
天文学   249篇
综合类   1720篇
自然地理   647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1015篇
  2021年   1131篇
  2020年   1078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1029篇
  2017年   1135篇
  2016年   1182篇
  2015年   1267篇
  2014年   1560篇
  2013年   1529篇
  2012年   1645篇
  2011年   1664篇
  2010年   1402篇
  2009年   1686篇
  2008年   1580篇
  2007年   1784篇
  2006年   1745篇
  2005年   1512篇
  2004年   1360篇
  2003年   1296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757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499篇
  1996年   474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3篇
  18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中国沿岸现代海平面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1985年以前和1992年以前两个时段,对我国沿岸25个验潮站近百年来的海平面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了两个时段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年速率和平均海面高度,论述了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沿岸相对海平面在总体上不但持续上升,而且近年来上升速率普遍加快;根据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变化趋向,预计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全球性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我国沿岸区域性海乎面平均上升幅度不超过15cm,不同岸段因地壳升降差异性大而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2.
天津港南部海区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3月和7月的调查数据,对天津港南部海区海水的营养水平及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考虑到水质状况和水体营养水平是水体中多项指标分析评价的综合结果.本文先通过单项指标评价法和营养指数法进行评价。然后又通过集对分析方法,选择化学需氧量(COD)、无机磷(DIP)、无机氮(DIN)、叶绿素a(Ch1—a)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该区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方法更能反映海水的实际富营养化状况,计算结果显示天津港南部海域两期调查中除21,26.27和29站位在7月呈富营养化状态其余站位海水均在中营养(Ⅳ)及以下水平状况,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水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13.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说明了其评价步骤。以青岛某海区海水水质评价为例阐明了该方法在海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有着较明显的差别,分析了原因。本文还提出了海水污染防治措施,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4.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inevitably resulted i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seas, and concern for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from pollutants is increasing.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s of contaminants is essential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the provenance of anthropogenic lead (Pb), a major pollutant of Yellow Sea sediments, was determined for river mouth sediment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Changjiang, Huanghe, Han, and Geum Rivers, and for age-determined shelf core sediments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Pb isotope ratios in the HCl-leached fraction using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MC ICP/MS). Anthropogenic Pb has accumulated in shelf core sediments since 1910, and its isotope ratios were estimated as 0.863–0.866 and 2.119–2.125 for 207Pb/206Pb and 208Pb/206Pb, respectively, from the mixing relationships of the two endmembers. River mouth sediments exhibited enough distinction in anthropogenic Pb isotope ratios to be discriminated: 0.874 (2.144) in the Huanghe, 0.856 (2.129) in the Han, 0.857 (2.122) in the Geum, and 0.854 (2.101) in the Changjiang for 207Pb/206Pb (208Pb/206Pb), respectively. Although isotope ratios of geogenic Pb in sediments dating before 1910 showed narrow ranges (0.842–0.845 and 2.088–2.100 for 207Pb/206Pb and 208Pb/206Pb, respectively), distinct isotope ratios in each core permitted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sediments in the Yellow Sea based on geographic locations and the geogenic Pb of each river. By comparing the isotope ratios of the estimated anthropogenic Pb to source-related materials, the provenances of anthropogenic Pb in Chinese river sediments were presumed to be Chinese coal or ore, which is also a major source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Pb. The anthropogenic Pb in the shelf core sediments in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originated from northern Chinese cities such as Beijing and Tianjin through atmospheric pathways. Pb isotope ratios indicated that Pb in Korean river sediments was characteristic of local Korean ores.  相似文献   
115.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997版POM海洋模式,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2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且北支强于南支.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其M2分潮最大振幅可达240cm.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M2分潮最大潮流达1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还发现另外存在4个新的圆流点.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相似文献   
116.
利用1974~1982年黄、东海海洋水文气象标准断面实测资料对近海面空气湿度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冬、夏季海、气温与湿度的关系,并对冬、夏季近海面空气湿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夏季,空气湿度为气温的函数;冬季,除了考虑空气本身平流的水汽外,还必须考虑海洋向大气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引入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并尝试用于海洋资料处理。根据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洋站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试验。用SHARP—PC—1211袖珍计算机进行计算,并将资料处理的结果与传统的过程曲线法订正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样条函数拟合更好。作者认为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是可行的,在处理海洋资料时间序列中是有效的。在有温跃层的地方,如何应用,本文也给出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8.
长江口海水的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核对1980年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应用于中国近岸海水的可靠性,高精度的磁力浮沉子密度计在15—25℃,盐度5—35,一个大气压条件下,测量了长江口附近海水及其人工稀释海水的相对密度。结果表明,海水密度直接测量值系统地偏高于状态方程计算值,二者之间的偏差随水样盐度值降低而增大,且与海水[Ca~(2+))/s比值成明显正相关关系。经计算机拟合,导出了长江口附近海水及其稀释海水的状态方程,该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3.9×10~(-3)kg/m~3。  相似文献   
119.
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时空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时空话系指出:在时间上,黄河三角洲潮滩系由不同时期河口滩发育而成,各段潮滩发育时间因素的差异在比较形态学上有清晰反映,在空间上,并存着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上的四种类型(阶段)。由此构成了黄河三角洲前沿所特有的湖滩形态时空体系。  相似文献   
120.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