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吉林-日本区深震特征及板块俯冲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USCS地震资料:分析了吉林-日本深震区地震的深度特征.结果表明:吉林-日本深震区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带上.其北支地震活动强于南支.同时也揭示了该区地震深度、地震频次以及地震能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最容易发生强震的地震层位在570-580km左右。由深度资料推断板块间的作用方式,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挤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不同的部位其俯冲角度与俯冲距离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倾角越大,俯冲越陡.水平延伸距离越短;反之,倾角越小.俯冲越平缓,水平延伸距离越长。  相似文献   
122.
油藏动力学模型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光庆  孙永传 《地学前缘》1995,2(4):200-205
油藏动力学模型由油藏外部形态模型、油藏内部结构模型、岩石物理特性模型、油、气、水特征模型及油藏动力系统模型5个子系统构成。建模工作通常分勘探期、开发前期、开发期及开发中-晚期4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中建模研究内容、层次及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在整个油藏动力学模型研究系统工作中,储层地质模型与油藏动力系统模型是研究重点,地下原油(或剩余油)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23.
利用1965-1995年天气图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濮阳市11月份寒潮的时空分布特征、路径及天气形势,确定了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24.
周跃志  常顺利 《中国沙漠》2009,29(6):1169-1172
遵循发生学认识论和方法,就绿洲概念研究的“中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对绿洲的景观特征与生产力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绿洲概念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绿洲的景观特征与生产力特征二者的关系,而不是这两个特征本身,更非片面地或简单地强调这两个特征中的某一个;生产力特征是绿洲在功能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本质特征,景观特征是在结构上具有辅助性作用的表象特征。因此,科学的绿洲概念应该体现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5.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油气探区之一。贝尔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形成了三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自下而上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中部裂后热沉降盆地和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贝尔凹陷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分别是发育于下部断陷盆地的下部断裂系统和发育于中部热沉降盆地的上部走滑断裂系统,上部构造反转盆地内断裂不发育。复杂的构造样式对凹陷内沉积体系的配置也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从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研究出发,分析了沉积作用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初步探讨了贝尔凹陷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中国西部空中水汽分布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1958-1997年月平均NCEP比湿资料研究了中国西部空中水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汽的垂直分布结构非常相似,850hPa以上的水汽分布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5-10月水汽含量主要集中在500hPa以下,其中7月的空中水汽含量最丰沛。水汽含量随高度减少,从季节变化来分析,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40a的水汽年代际变化表明,夏季空中水汽含量呈现线性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明显;冬季比湿呈线性上升趋势,1月和7月比湿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呈反位相特征。  相似文献   
127.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survery data of fish composition collected by bottom trawl investigation from 2006 to 2007 infour main estuaries of China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their adjacent waters,changes of the taxonomic diversity across spatialand temporal scales of fish community were analyzed by taxonomic diversity indice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a total number of1397 fish species(including some freshwater species),belonging to 2 classes,42 orders,186 families and 593 genera,were collected inthe studied sea areas.The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d with lower latitudes,particularly so with Perciformes.There were 339 fish spe-c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belonging to 2 classes,31 orders,101 families and 231 genera.There were 535fish species in th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belonging to 2 classes,33 orders,133 families and 323 genera.A totalnumber of 803 fish speci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Jiulo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which belonged to 2 classes,35 orders,155 families and 419 genera.And 1021 fish species which belonged to 2 classes,32 orders,153 families,and 466 genera were collected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The numbers of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ish species from the northern to the southern wa-ter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The average variation in taxonomic distinctness(Λ+)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lower latitudes inthe four estuaries and adjacent water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among the fourestuaries and adjacent waters,and fish fauna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each other,and all of them belonged to the same zoogeographicalfauna(Indian-Malaysia fauna).Fish composition in th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was mo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Jiu-lo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among the four estuaries.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the 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of fish community showed a great decrease in th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Jiulo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ir adjacentwaters.  相似文献   
128.
刘金海 《贵州地质》2010,27(3):193-197
习水桑木场铅锌成矿带位于黔中隆起与四川盆地过渡部位桑木场背斜核部,通过对成矿带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的研究,总结成矿带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并分析其成矿潜力,认为本区具有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利于赋矿的地层、构造空间,找矿潜力大,宜开展系统的地质工作,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9.
130.
鲜水河下游流域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之南西,总体呈南北走向.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河谷地貌演化及气候条件等的控制,流域内泥石流较发育,属泥石流中等发育区.泥石流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可见少量暴雨坡面型泥石流及古冰川泥石流.泥石流多集中发育于岩性相对软弱的板岩、千枚岩及砂岩与板岩互层的相对宽谷段,多为粘性泥石流.泥石流一般具有多期次发育特征,且规模逐次减小.流域内绝大部分泥石流处于停歇或衰退状态,现代活动性不活跃,现代活动泥石流频度低、规模小,且多发育于植被破坏较严重区域.流域内泥石流活动具有退化的特征,对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及两河口水库的淤积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