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珠江口不同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及相对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C、N元素及C、N稳定同位素,发现其总有机碳(TOC,干重%)含量为0.06%-1.02%,其中深圳湾-内伶仃岛-澳门和珠海附近海域及香港、大亚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TOC含量较高。总氮(TN,干重%)含量为0.03%-O.19%,TOC和TN的比值范围为1.36-7.84,反映了沉积有机质的混合来源。沉积物的^15N值为3.86‰-6.39‰,δ^13Corg值为-24.76‰--21.98‰,表明珠江口的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有机质和陆源有机物。从河口向西,δ^13Corg值偏轻,表明由河流带入的陆源有机质受科氏力作用主要在珠江西岸沉积。  相似文献   
52.
伶仃河口湾铜鼓水域水沙净输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对珠江伶仃河口湾铜鼓水域丰水期9个测站大、中、小潮三次同步水文泥沙资料及57个底质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讨论了此水域的水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铜鼓水域表层余流向海,浅滩测站中底层余流指向河口方向,欧拉余流主要由径流构成。沟槽悬沙输运以净平流作用为主,浅滩区则以向上游的潮抽吸输运为主。沉积物净输运趋势显示铜鼓浅滩是海陆双向底质输运的汇聚地带  相似文献   
53.
利用在琼州海峡所采集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质钻探资料及围区地质资料,对该区的海底表层地质、浅部地质和中─深部地质进行了解释,阐述了主要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并对存在的灾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4.
西菲律宾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轻碎屑分区及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沉积物中轻碎屑(0125~0063mm)种类的特征和分布样式对于沉积物源区的判别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取自西菲律宾海2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轻碎屑种类包括生物碎屑、石英、长石、褐色火山玻璃、无色火山玻璃、风化碎屑、火山渣,以及含量极低的一些矿物如磷酸盐(鱼牙)、片状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硅灰石、黑曜石以及极少量的球粒状、椭球状宇源颗粒。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轻碎屑分布可以分为三个区: (Ⅰ)菲律宾海沟以东区,轻碎屑主要源于钙质或硅质生物,邻近的岛弧也贡献了一定量的火山碎屑。(Ⅱ)中部区,石英、长石和无色火山玻璃可能源于中酸性熔岩海山或者是正在活动的中酸性岩浆事件的产物。(Ⅲ) 帛琉—九州海岭以西区,本区的物质来源相对比较复杂。长石、石英的含量较低,可能主要来源于中酸性熔岩海山或者是正在活动的中酸性岩浆事件的产物,火山渣主要是源于喷发在帛琉—九州海岭之上的火山。可以认为:① 研究区的生物碎屑含量与水深紧密相关,生物碎屑的数量主要受控于碳酸盐补偿深度(CCD)。② 来自菲律宾岛弧的火山碎屑对本区沉积作用贡献较小,可能通过海流或风等途径向深海盆进行短距离搬运。海底高原(如本哈姆高原)和邻近海岭(如帛琉—九州海岭)火山岩的风化产物对本研究区轻碎屑沉积作用有着重要贡献,其影响范围主要依赖于海底风化作用的强度。③ 来自中国大陆及菲律宾等邻近岛弧的陆源碎屑物质对本区的沉积作用影响很小。本区可能存在的中酸性熔岩海山是长英质轻碎屑物质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55.
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琉球群岛以东海域13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化学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测试,结合矿物学资料等,对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琉球群岛以东海域沉积物具有半深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2)通过元素因子分析,把25种元素或氧化物分为4种组合,每一种组合对应不同的物质来源,分别为陆源成因组合(SiO2,K2O,Zr,TiO2,Y,Sc,Na2O,La,Al2O3,P2O5,Ce),生物成因组合(Sr,CaO,L.O.I,CaCO3),火山源成因组合(MgO,V,Fe2O3,Cr,Li,Co),自生源成因组合(Ni,MnO,Cu,Ba);(3)控制本区元素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水深、物质来源以及生物和铁锰物质的自生作用。  相似文献   
5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icial sediment diatom species and measur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as explored in lakes from the Abitibi region of western Quebec. Diatom assemblages in 42 lak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easur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as examined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ith forward selection and Monte Carlo permutation tests revealed that the thre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pH, TP and DOC each accounted fo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ractions of the variation in diatom taxa. A training set with 164 modern diatom taxa was used to derive transfer functions for lake-water pH, TP and DOC using weighted-averaging-partial-least-squares (WA-PLS) techniques. The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infer lake water pH, TP and DOC within the ranges 4–8 for pH, 2.75–30.0 g l–1 for TP, and 2.9–18.5 mg l–1 for DOC. These quantitative inference models may now be used to help identify and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on the biogeochemistry of Abitibi lakes during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7.
发现渤海湾中北部表层沉积硅藻21属37种,确定了Cyclotella striata/stylorum,Paralia sulcata和Coscinodiscusperforatus等9个优势种的地理分布;进而根据聚类分析,将研究区表层沉积硅藻划分为6个组合区。讨论了控制它们分布的环境因素,发现盐度与深度是重要控制因素,沉积物底质类型亦对硅藻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