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22篇 |
免费 | 1587篇 |
国内免费 | 29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5篇 |
大气科学 | 4068篇 |
地球物理 | 1331篇 |
地质学 | 2523篇 |
海洋学 | 1801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558篇 |
自然地理 | 10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95篇 |
2022年 | 330篇 |
2021年 | 401篇 |
2020年 | 420篇 |
2019年 | 478篇 |
2018年 | 389篇 |
2017年 | 402篇 |
2016年 | 417篇 |
2015年 | 452篇 |
2014年 | 565篇 |
2013年 | 652篇 |
2012年 | 614篇 |
2011年 | 588篇 |
2010年 | 457篇 |
2009年 | 558篇 |
2008年 | 484篇 |
2007年 | 611篇 |
2006年 | 462篇 |
2005年 | 453篇 |
2004年 | 369篇 |
2003年 | 303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232篇 |
1999年 | 217篇 |
1998年 | 209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20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我国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现有国家级气象台站网观测的地面气温资料许多已不能满足气候变化检测研究的要求。利用我国全部气象观测站网的台站信息,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遴选出可用于气温变化研究的参考站点。这项工作建立了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并据此确定了138个地面气温参考站。这些台站可代表背景地面气温场,其长期气温观测资料可用作城市台站或国家级台站城市化增温评价的参考,也可直接用于我国地面气温变化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2.
使用2006年7月-2007年6月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梅村和仙人山站附近的逐分钟路面温度、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气象资料, 分析了梅村和仙人山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状况下路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路面温度和气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日出至日落时段,路面温度与气温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梅村和仙人山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统计模型, 得出最低路面温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接近,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而最高路面温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结果偏差较大,实际应用中需进行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93.
利用福建省漳州市10个气象站1962—2012年1、2、12月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漳州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漳州多年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以0.397℃/10 a线性倾向率增加。②各年代际气候倾向率差异明显,20世纪80年代年极端最低气温增加最快(气候倾向率2.715℃/10 a),21世纪以来气候倾向率最小(0.006℃/10 a),20世纪70年代内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为0.85),20世纪90年代气温变化剧烈(变异系数为1.72)。③极端最低气温(5℃)日数以-1.6℃/10 a的气候倾向率减少,多年低温日数平均值为7.5 d。④漳州市区、郊区极端最低气温显著增加,漳州市区极端最低气温以0.546℃/10 a气候倾向率增加,郊区以0.381℃/10 a气候倾向率增加。⑤漳州市区与郊区极端最低气温(5℃)日数平均差值5 d,市区低温日数以-2.427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减小,郊区低温日数以-1.509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减少。 相似文献
94.
姜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39(1):20-25
2018年7月27~28日凉山州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运用水平分辨率为1°×1°的NECP6小时再分析资料、新型监测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不同于常规的降水过程,环流背景上受副高外围的东南气流和热带气旋形成的东风波倒槽共同作用形成的急流轴影响,为降水地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补充,从而形势上形成了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同时副热带高压的稳定维持也阻挡了高原上的低值系统快速东移,使得降水机制长时间停滞,对降水地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5.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simulated oceanic climatology in 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Grid-point Version 2 (FGOALS-g2) forced by historical external forcing data. The oceanic temperatures and circulations in FGOALS-g2 were found to be comparable to those observed, and substantial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ose simulated by the previous version, FGOALS-g1.0. Compared with simulations by FGOALS-g1.0, the shallow mixed layer depths were better captured in the eastern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 in FGOALS-g2. In the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cold biases of SST were about 1°C–5°C smaller in FGOALS-g2. The associated sea ice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seasonal cycles were more realistic in FGOALS-g2. The pattern of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 was better simulated in FGOALS-g2, although its magnitude was larger than that found in observed data. The simulated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ACC) transport was about 140 Sv through the Drake Passage, which is close to that observed. Moreover, Antarctic Intermediate Water (AAIW) was better captured in FGOALS-g2. However, large SST cold biases (>3°C) were still found to exist around major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and in the Barents Sea,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excessively strong oceanic cold advection and unresolved processes owing to the coarse resolution.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the cold biases were partly related to the excessive loss of heat from the ocean.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in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 the warm biases were due to overestimation of shortwave radi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Southern Ocean, the surface fresh biases were mainly due to the biases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the surface fresh biases (>2 psu) were mainly caused by excessive precipitation and oceanic advection. In the Indo-Pacific Ocean, fresh biases were also found to dominate in the upper 1000 m, except in the northeastern Indian Ocean. There were warm and salty biases (3°C–4°C and 1–2 psu)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bottom in the Labrador Sea, which might be due to large amounts of heat transport and excessive evaporation, respectively. For vertical structures, the maximal biase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re found to be located at depths of >600 m in the Arctic Ocean, and their values exceeded 4°C and 2 psu,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6.
97.
为缩短传统体外培养派琴虫的生长周期(20 d),以北海派琴虫(Perkinsus beihaiensis)为培养对象,探讨了温度、盐度、震荡条件这3种物理因素单独或协同变化下对北海派琴虫的生活史和培养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北海派琴虫经过休眠孢子阶段之后,出现一个前游动孢子囊阶段,该阶段以出芽增殖的方式繁殖,繁殖速度十分迅速,但细胞体积较小。体外培养过程中,单一的温度、盐度条件变化对北海派琴虫的培养速率无显著影响,当只添加震荡条件时,北海派琴虫12d即完成增殖,扩增时间明显缩短、培养速率明显提高。当多个培养条件协同变化下,即温度由35℃降至28℃、盐度35降至25时,北海派琴虫8 d即能完成一个增殖循环,与传统培养方法所需的20 d培养周期相比,大大缩减了培养时间,提高了培养速率。 相似文献
98.
采用1951~2007年南疆地区站点月平均气温资料和NCAR/NCEP气候月平均资料,运用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南疆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季节—年际气候变化特征,及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结论如下:南疆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在气候态上差异明显,1980年代以前的冬季主要为气温负异常,1980年代以后呈现气温异常升高,到2000年以后又开始出现偏冷趋势;夏季气温偏差小于冬季,57 a间南疆夏季气温大致出现两波振荡,异常偏热期大致处于1950年代、197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呈20~25 a振荡.冷冬年的频次多于暖冬年,热夏年的频次多于凉夏年.偏冷年在57a时间段内所占比例最多,气温异常低的幅度大于气温异常高的幅度.南疆冬季气温存在2个显著振荡:6~10 a的年际周期和18~20 a的年代际周期;夏季气温有1个最显著的振荡,稳定的20 a为中心的周期.不同的年代和季节气温及气温偏差分布各不相同.从气温长期演变趋势来看不论冬夏南疆北部(天山山脉以南)气温升高,塔里木盆地以及南疆南部地区气温降低.冬季升温区的升温幅度比夏季升温区大,夏季降温区的降温幅度比冬季降温区大. 相似文献
99.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 基准站1961\_2000年的实测资料, 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 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 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 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 最高、 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 华北全部台站的年平均气温、 最高、 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 且以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 导致年平均日较差呈现明显下降。就城市化影响而言, 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明显, 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趋势影响微弱, 个别台站和季节甚至可能造成降温。在国家基本、 基准站观测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中, 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1℃·(10a)-1和0.20℃·(10a)-1, 对全部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39.3%和52.6%。各类台站的四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均造成增温。城市化增温以冬季为最大, 夏季最小。城市化还导致乡村站以外的各类台站日较差减小, 近40年华北地区国家基本、 基准站年平均和秋、 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下降均由城市化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0.
石榴石 Sm Nd 等时线法是近年来常用于较新年龄的测年方法。腾冲地块西缘新近发现的基性麻粒岩中石榴石和全岩的 Sm Nd 等时线年龄为 17~25 Ma, 是该麻粒岩经受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的年龄, 与区内右旋走滑断裂活动时限相一致,为确证腾冲地区的右旋走滑断裂是印支地块逸出的西部边界提供了 Sm Nd 等时线方法的年龄约束。并推断石榴石 Sm Nd 体系的封闭温度较低, 应低于那邦变质基性岩晚期变质作用的640℃~7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