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6篇 |
免费 | 896篇 |
国内免费 | 14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1篇 |
大气科学 | 337篇 |
地球物理 | 1870篇 |
地质学 | 3198篇 |
海洋学 | 407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254篇 |
自然地理 | 3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98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245篇 |
2015年 | 283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326篇 |
2012年 | 311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33篇 |
2008年 | 320篇 |
2007年 | 363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293篇 |
2004年 | 321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54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土工物理离心模型试验对超深重力式方块码头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选用码头顶面尺寸为9.5 m(方案1)与8.5 m(方案2)两种常规方案进行比较,得到码头运营期在水平位移、码头面沉降、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分别为42 mm、110 mm、190 kPa和82 mm、222 mm、320 kPa。 结果表明:码头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是有效的;方案2的水平位移与码头面沉降远远大于方案1,超出规范允许范围,而且其超静孔压消散较慢对工程稳定不利,因此,建议选用方案1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2.
53.
内蒙古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地下水潜水流动系统由上更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流动子系统(Q3al)、中更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流动子系统(Q2al)、基岩孔隙潜水流动子系统、全新统风成砂孔隙潜水流动子系统(Q4eol)以及全新统冲积孔隙潜水流动子系统(Q4al)组成.其中主要开采地下水目的层为Q3al,其他子系统都为Q3al子系统地下水的补给系统之一.Q3al、Q4eol及基岩潜水流动子系统都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最终通过Q3al的东侧边界排入黄河.在天然条件下,Q3al子系统在洪峰、凌汛期受黄河水补给,其他时期排泄于黄河. 相似文献
54.
以Landsat TM/ETM+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定量反演了哈尔滨市1989和2000年的地面亮温和植被指数(NDVI),对标准化地面亮温分级数据进行热力景观指数计算,研究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规律和不同植被指数(NDVI)等级下热环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和2000年哈尔滨市建成区均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2000年建成区热岛效应增强,哈尔滨市总体地面亮温升高;热力景观日趋破碎,各景观类型受干扰程度较大,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NDVI与地面亮温的负相关性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增大;植被覆盖度与地面亮温的空间变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5.
提出了一个基于统计理论的产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降雨、土壤下渗能力及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变异性。假定每个时段的降雨量在空间上可以用概率密度函数或分布函数描述,根据实测降雨资料通过统计拟合优度途径估计各时段降雨的空间概率分布;采用抛物线型函数分别描述土壤下渗能力和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布。按照超渗产流机制计算地表产流量,通过降雨量和土壤下渗能力的联合分布推导得到地表径流量的统计分布,进而得到平均产流量的解析表达式。下渗水量补充土壤含水量,假定满足田间持水量后形成地下径流,其产流量根据下渗量和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配曲线进行计算。以半湿润的黄河支流伊河东湾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并与新安江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对所研究的半湿润区的洪水模拟预报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56.
57.
空沟是一种常用的连续隔振屏障,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振动。以位移为变量的二维格子法在波动问题计算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高效性,兼备有限元与差分法的一些优点,应用该法针对层状地基中作用于路堤上的交通荷载引起振动的空沟竖向隔振问题进行了参数研究,分别考虑了上软下硬地基和上硬下软地基两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空沟宽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较小;空沟深度与空沟的位置是影响隔振效果的关键因素,它们相互关联,其取值应综合考虑;在上述两类层状地基中,若空沟深度与上层土的厚度接近或相等均对竖向隔振不利;路堤高度越大对竖向隔振效果越不利。 相似文献
58.
59.
新泰市河山子村东部较大范围集中发生地面裂缝和房屋裂缝,裂缝点沿莲花山断层呈线状分布,所在地段远离采空区,基岩裸露,经调查分析,排除了岩溶塌陷、区域构造活动引发的可能,结合有关研究认为,断层带的存在使采空塌陷及地裂缝的影响范围扩大,就本区而言,较传统理论预测范围扩大了243m,相当于采空地面变形影响角减小为48°. 相似文献
60.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三维土体变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双线水平平行盾构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二维解析解,建立土体变形三维解析解。取不同的纵向位置作为变量,建立土体损失率沿纵向的变化方程;考虑先行隧道施工对后行隧道的影响,分别计算两条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叠加得到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总变形。其方法能够计算土体深层沉降和水平位移,较精确地反映土体三维变形。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土体沉降随着离开挖面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最终在x = -40 m左右时趋于稳定;随着先行隧道与后行隧道开挖距离的接近,最大土体总沉降量逐渐增大;土体沉降会随着深度z的增大而略微增加,但沉降槽宽度将略微减小;随着两条隧道轴线水平距离L的增大,最大土体沉降逐渐减小,沉降曲线形状慢慢由V型转变成W型,不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