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基于BP网络对模拟声呐信号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的主动声呐调查设备,在简单海洋分层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多波束类单频信号、侧扫类单频信号、Ch irp调频信号和混合信号4类声呐接收信号,并针对接收信号特征构造了3层BP网络模型,将隐藏层神经元数目设为可调节;利用时间域脉冲宽度和水深与频率域功率谱密度相结合的特征参量,成功地对模拟信号进行了分类。采用改进的BP网络模型,用训练成功的BP网络对102个检测信号进行了分类测试,结果表明,分类成功率较高,可达76%~84.6%,因而利用BP网络可以对不同类别设备的模拟声呐接收信号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722.
基于四阶累积量的被动测向声纳高分辨力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阶累积量的阵列扩展和抑制高斯噪声特性,提出1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的逆波束形成算法,并通过滑动平均进一步改善了算法。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表明:逆波束形成算法较常规波束形成方法在空间方位分辨力和噪声抑制能力上明显提高,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于被动测向声纳中。  相似文献   
723.
廖少波  黄承忠 《地下水》2009,31(1):132-134
根据三峡库水位调控方案,在分析库水位变化与岸坡稳定性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兰陵溪场镇库岸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四个剖面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蓄水时,各实测剖面的稳定性均下降,发生局部岸踏的可能性自北向南逐渐增大;汛期防洪库水位从高程175m降为145m时,稳定性最差,极有可能发生整体性塌岸事故。因此,只有在水位骤降这种极限状态下保持稳定,才能确保兰陵溪场镇库岸边坡的安全,这对边坡防治以及水库安全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4.
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西北地区均匀分布的126个地面测站,采用REOF和模糊聚类方法对降水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东北侧是西北地区夏季降水最为敏感的自然区,主要雨季为7~8月,几乎占全年总降水的一半,该区域少雨年的概率大于多雨年,旱年和多雨年交替出现。6月降水在近40a里呈上升趋势,7月降水总体变化不大,8月呈下降趋势,从降水线性趋势来看,整个夏季降水无明显变化。另外,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具有明显的反位相变化关系,近40a来气温呈缓慢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25.
海底浅表层信息声探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我国海洋仪器研发的历史,综述并对比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和浅层剖面仪等海底浅表层信息声呐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经过数十年的海洋技术研发,国内在设备研发、数据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和探测数据资料应用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发现在当前国内海洋技术研发中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与国外相关海洋技术尚存在一定差距。以维护海洋权益为目标的系列重大海洋基础勘测项目的启动和深海资源勘查及研究的纵深发展是近年海洋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声学底质分类、声学海底原位测试、动力地貌和构造地貌等是目前海底浅表层声探测信息资料应用于海底科学研究的热点。对海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提高理论研究水平;②加快仪器设备研制的国产化进程;③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发;④进行探测数据资料的深层次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726.
用综合勘探方法提高矿井资源勘探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物探、钻探、巷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对八里塘煤矿扩大区进行了矿井资源勘探。结果表明:对于急倾斜式的隐伏型煤田,采用综合勘探方法能够达到很好的勘探效果,可在短时间内,高速度、低成本地获得满足煤矿建设和生产需要的地质资料。同时为煤田地质勘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727.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序强  李华  董雪旺 《地理科学》2003,23(2):240-244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728.
拱坝坝肩侧裂面的面连通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窗口法对拱坝坝肩不连续面进行描绘测量,对获取的不连续面的产状和迹长进行取样偏差校正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形咸三维空间的不连续面网络模型。据工程要求对网络模型按一定带宽进行切割、投影、计算,由此可得到侧裂结构面的面连通率。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坝肩岩体质量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9.
刘彦华  杨晓军  袁超 《江苏地质》2019,43(4):619-626
海洋物探方法是海洋调查的主要方法,在海上风电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勘察中,通过浅地层剖面结合单道地震,查明了场区覆盖层厚度,绘制了基岩埋深图;采用多波束测深和侧扫声呐,并结合浅地层剖面探测和钻探取样成果查明了海底障碍物分布;通过浅地层剖面,初步查明了研究区浅层气分布范围;将海洋磁法成果绘制成研究区磁场等值线图。根据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海洋磁法、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等海洋物探方法特点,通过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展示了应用海洋物探技术在海上风电勘察领域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30.
孔德志 《岩土力学》2007,28(8):1600-1604
对加劲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加劲水泥土地下连续墙设计中水泥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型钢间的水泥土不仅需要满足抗剪强度的要求,还应满足水平方向斜截面强度的要求。水泥土对墙身竖向抗弯刚度的贡献虽然可忽略,但应有足够的抗压强度以保证其止水性,同时水泥土还应对型钢具有足够的侧向约束并保持完整性以维持型钢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