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7篇 |
免费 | 820篇 |
国内免费 | 22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篇 |
大气科学 | 506篇 |
地球物理 | 1405篇 |
地质学 | 4312篇 |
海洋学 | 610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78篇 |
自然地理 | 2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253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305篇 |
2015年 | 265篇 |
2014年 | 323篇 |
2013年 | 412篇 |
2012年 | 320篇 |
2011年 | 338篇 |
2010年 | 314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313篇 |
2007年 | 360篇 |
2006年 | 373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20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12.
齿轮弯曲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齿轮弯曲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能准确地获得齿轮的真实应力场,为齿轮强度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is report presents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hear behavior of binary mixtures via a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effect of the coarse particle content on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of mixtures is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contact-typ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anisotropies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s that result in the dependency of the peak shear strengths on the coarse particle content.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contact types to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are quantified. Lastly, the inter-particles structures are examined when the binary mixtures become coarse-particle-supporte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4.
铅合金中的镉和锡由于含量较低,国家标准方法均为单一元素分析,步骤繁琐,检出限高,难以达到理想的检出要求。本文建立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合金中微量级(μg/g级)杂质元素镉和锡的分析方法。采用单一的低浓度硝酸溶解铅合金,用低温慢溶的方式使样品溶解更加完全,减少了多离子对仪器的干扰;通过铅基体匹配和加入酒石酸保证了标准与样品介质的一致性,同时避免了锡的水解;以~(103)Rh作为内标元素,~(111)Cd和~(118)Sn作为测量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方法检出限为镉0.05 ng/g、锡0.04 ng/g,比国家标准方法的检出限(1~6μg/g)低,精密度小于4%。该方法试剂用量少,减少了处理样品的复杂性,实现了合金中微量级元素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5.
16.
17.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土体改性技术.该技术当前主要适用于渗透性较好的砂土,普遍使用两相处理方法,即菌液和胶结液分开施用.然而,对于渗透性相对较差的黏性土,传统的两相处理方法难以适用.为此,引入新的单相胶结方法,即菌液和胶结液混合施用,通过调节溶液的初始pH值为细菌水解作用提供窗口期,避免微生物絮凝阻塞孔隙,使混合液均匀分布于土体一定深度范围内,从而达到显著提升胶结效果的目的.利用喷洒法将混合液喷洒至土体表层进行MICP处理,处理完成后使用超微型贯入仪SMP-1测试土体表层不同深度处的结构强度,分析土体力学特性的空间差异,对土体的胶结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此外,探究了胶结液浓度(0.2M、0.5M和1.0M)及胶结方法(调节pH与否)对于土体结构强度及MICP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相MICP技术对黏性土进行改性,能够显著提高其结构强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不高于1.0 M的胶结液浓度范围内,黏性土的胶结效果随着胶结液浓度增加而提升;相比较而言,调节pH的单相胶结方法对于提升土体胶结的深度和均匀性有明显积极作用.新型单相MICP技术简单易行,能够节约成本,在黏性土表层加固方面具有潜在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R. Singh J. K. Singh T. N. Singh B. B. Dhar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1995,13(2):63-78
Summary A number of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more than 15 coal seam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19 MPa to 44 MPa to evolve methods which would help in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coaling machines for hard coal seams. The effect of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cuttability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all these coal seams to identify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pecific energy of coal cuttability. These data were subjected to regression analysis to find the best fit for estimation of laboratory specific energy of coal samples on the basis of simple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 for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Field studies were also conducted over a large number of active mechanized coal faces to study in situ cuttability along with the geo-mining conditions of the site. The field and the laboratory data so generated were correlated and an attempt is made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for estimating the field specific energy for a particular capacity of coaling machines by considering the geo-mining domain of the field in totality. 相似文献
19.
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极限分析相结合形成强度参数折减有限元法,可以灵活地分析强度不均匀顺层路堑边坡支护结构稳定性问题。将岩体力学理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和强度折减系数法相结合,对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在对密集假设节理有限元模拟中,假设节理在岩体内连续分布,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建立密集分布节理岩体材料模型。采用强度折减系数法计算岩体结构安全系数,建议采用给定的岩体强度参数计算节理岩质边坡开挖、支护完毕后的内力,再逐渐降低岩体强度参数进行岩体边坡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直至岩体边坡达到极限状态,从而求出岩质边坡安全系数。采用该方法对渝怀铁路梅江河右岸DK409+989.4~DK410+020段顺层路堑边坡土钉墙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土钉墙支护后的节理边坡塑安全系数为2.3,支护后的岩质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土钉墙潜在破裂面为岩体弹性区和塑性区的交界面,与测试得到的各排土钉拉力最大值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资料、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美国 NOAA 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WNP)及南海(SCS)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讨论了同期大气环流配置和海温外强迫对TC生成和登陆的动力和热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生成TC频数明显偏少,生成源地显著偏西,而登陆TC频数与常年持平。导致7~10月TC频数明显偏少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为: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季风槽位置异常偏西,弱垂直风切变带位置也较常年偏西且范围偏小,南亚高压异常偏强,贝加尔湖附近对流层低高层均为反气旋距平环流,这些关键环流因子的特征和配置都不利于 TC 在WNP的东部生成。影响TC活动的外强迫场特征为:2010年热带太平洋经历了El Ni?o事件于春末夏初消亡、La Ni?a事件于7月形成的转换;7~10月,WNP海表温度维持正距平,140°E以东为负距平且对流活动受到抑制;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偏暖,对应上空850 hPa为东风距平,有利于季风槽偏西和TC在WNP的西北侧海域生成。WNP海表温度和暖池次表层海温的特征是2010年TC生成频数偏少、生成源地异常偏西的重要外强迫信号。有利于7~10月热带气旋西行和登陆的500 hPa风场特征为:北太平洋为反气旋环流距平,其南侧为东风异常,该东风异常南缘可到25°N,并向西扩展至中国大陆地区;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15°N以南的低纬也为东风异常;在这样的风场分布型下,TC容易受偏东气流引导西行并登陆我国沿海地区。这是2010年生成TC偏少但登陆TC并不少的重要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