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9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528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747篇
地质学   2649篇
海洋学   288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根据流动台网对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定位结果,采用单台波速比方法,计算各流动台的波速比变化,得出以下结果:①各台波速比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但变化形态不一致,这可能与震源区应力调整有关:九江台和武蛟台的波速比在2006年4月下中旬至6月中旬这段时间较明显处于低值区间,相应的主余震的M-T图显示余震活动在该段时间内强度和频度有较明显的增强.②沿以武蛟和狮子洞两台连线的NW走向的波速比最小,结合主-余震北西向较优势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的其中一组NW向节面,推断北西向断裂可能是九江-瑞昌5.7级主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分析2006年2月温州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得到该序列具有①频度高、衰减慢、持续时间长;②震中分布集中且呈北西向展布;③震源浅;④各台站P波初动符号基本保持不变;⑤较大地震发生前,空间上出现空段,时间上表现为“增强—平静—发震”;⑥h值先变小后变大,b值缓慢变大等特点。结合地震应急时的预报实践,重点研究了地震趋势判断中比较有效的指标或参量,希望能为以后珊溪水库地震趋势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3.
大口黑鲈抗菌肽hepcidin cDNA序列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口黑鲈为材料,提取肝脏总RNA,经RT-PCR扩增出hepcidin cDNA的开放阅读框(ORF)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应用5′RACE方法得到大口黑鲈hepcidin cDNA5′末端。将所获得的两个片段分别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拼接成大口黑鲈hepcidin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大口黑鲈hepcidin全长cDNA为564bp,含有一个258bp的ORF,编码86个氨基酸残基,由信号肽(24个残基)、前肽(42个残基)和成熟肽(20个残基)3部分组成hepcidin前体。在前肽部分具有前肽转化酶典型的RX(K/R)R基元,成熟肽部分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可形成四个链内二硫桥,使β-折叠结构保持稳定。大口黑鲈Hepcidin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在29.7%~90.5%间,尤其是信号肽区域,与鳜、尼罗罗非鱼、真鲷、花鲈、黑鯛、金眼狼鲈仅有2~3个氨基酸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4.
综合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构造一地层学方法,认为十屋断陷深层发育的各类隐蔽圈闭是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由于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在断陷内部不同的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隐蔽圈闭分布特征。十屋断陷西部皮家地区、北部张家屯一八屋地区位于油气主要运移指向区,分别由断裂坡折带和以挠曲型褶皱为特征的弯折带控制的储集砂体十分发育,盖层及保存条件也十分优越,是深部原生岩性、地层油气藏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带。  相似文献   
135.
皱纹盘鲍野生与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辽宁大连、山东烟台、荣城、崂山和胶南5个皱纹盘鲍养殖群体,以及山东长岛、荣城、日本岩手、韩国仁川4个皱纹盘鲍野生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等位基因数与杂合度上分析,养殖群体(N=8.0~9.4,He=0.754~0.787)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野生群体(N=11.3~15.0,He=0.821~0.866);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揭示出野生群体中一些稀有等位基因在养殖群体中有所丢失;亲鲍选用数量少与性别比例不均衡可能是产生养殖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显著减少的原因.通过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分析,5个养殖群体之间以及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观察到显著差异的Fst与Rst值,野生群体之间日本群体Fst与Rst值与其他3个野生群体差异显著,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相关,可能是皱纹盘鲍育苗过程中亲鲍和苗种频繁交流所造成的结果;日本群体与其他3个野生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与皱纹盘鲍短暂的浮游期与有限的扩散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6.
We isolated 4 Norwalk-like viruses (NLVs) contaminated oysters from 33 Chinese oysters collected from local commer-cial sourc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fter amplification of the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 region of NLVs genomes with RT-PCR, the open reading frame 1 (ORF1) of the RdRp was sequenced and subjected to multiple-sequence alignment. The re-suits showed that NLVs in the four isolates belong to genogroup Ⅱ. The sequenc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similarity between four Chinese oyster isolates were higher than 99.0%, which indicated that NLVs prevalent in close areas have high homogeneity in genome sequences. In addition, the most conserved sequences between diverse NLVs were used to design primers and TaqMan probes, then the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ssay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curve of GII NLVs, the original amounts (copies) of NLVs in positive patient's fecal isolate, positive Japanese oyster isolate, and the Chinese oyster isolate were 8.9×108, 1.25×108 and 4.7×101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ng limit of NLVs was 1×101 copies.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for routine diagnosis of NLVs pathogens in foods and thus for avoiding food poisoning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7.
辽西金羊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髫髻山组陆相火山岩发育,为一套以中性为主的基性、中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碱度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这与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相吻合。根据当前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尝试性地对该盆地髫髻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了四级火山喷发旋回层序。其中 A-A′剖面Ⅰ级 1个,Ⅱ级 5个,Ⅲ级 17个,Ⅳ级 21个; B-B′剖面Ⅰ级 1个,Ⅱ级 5个,Ⅲ级 18个,Ⅳ级 24个。  相似文献   
138.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厚 0~ 6 0 0m ,属潮坪三角洲相。从鄂尔多斯沉积特征出发 ,由地表露头结合井下剖面讨论了该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特点。识别出两类层序界面。依层序界面特征划分出两个层序 ,分属于本溪期及太原期 ,每个层序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 ,缺失低水位体系域。讨论了凝缩段及体系域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9.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胶莱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莱阳群沉积体现了湖盆由开始形成—鼎盛—萎缩消亡的全过程,发育由冲洪积相—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沉积的完整序列,且由东至西,由湖相到河流相逐渐过渡;古水流方向显示莱阳期盆地中心位于朱吴断裂、海阳断裂带之间,以断裂带为界,以西水流方向大致为由NW至SE向,以东水流方向则为由SE至NW向;早白垩世早期莱阳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明显受区域性牟(平)-即(墨)断裂带活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