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7 毫秒
781.
在藏北丁固地区,变质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区域变质岩,少量接触变质岩、混合岩化变质岩及动力变质岩。变质类型、变质岩相及变质岩石组合的空间分布等,受地层时代、原岩性质、地质构造及中酸性侵入岩体等多重因素控制。本文初步建立其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782.
俯冲带是地球上岩浆活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中深源地震、壳幔物质交换、元素循环和铜金大规模成矿的集中发生场所。富水流体不仅调控了这些地质作用,而且也深刻影响了全球C、S等挥发分的循环。当蚀变大洋岩石圈及上覆沉积物进入俯冲带中深部(15~300 km),伴随由葡萄石- 绿纤石相至超高压榴辉岩相的递进变质作用,含水矿物在不同深度的分解造成流体释放为一连续过程。除极端高地温梯度环境之外,大多数俯冲带洋壳释放的流体为富水流体。但,俯冲带不同深度所产生的流体特征有明显差异。出露于全球造山带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保存了分凝体、脉体、水压致裂角砾岩等流体作用的有力证据,绿辉石、石榴子石、绿帘石等矿物中原生流体包裹体为流体的直接记录。在俯冲带中等深度(<65 km),流体是溶质含量很低的含卤化物水溶液,可含CO2-3、SO2-4、HS-等组分,其所含Si、Al、Ca、Mg、Fe、Na主量元素溶质相当于海水中固化物量的2~3倍,并具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元素(B、Li)富集和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的特点。当深度≥65 km时,流体转化为类似于超临界性质的溶液,含CH4、C2H6、H2S等挥发分,其所含主量元素溶质显著增加,微量元素除LILE等外,还负载相当量的HFSE和过渡族成矿元素。俯冲带65~100 km深度,为富水流体向超临界流体转变的区间。这种流体具有“亚超临界”性质,发生了氧化还原性质和元素溶解能力的渐变,并伴随硬柱石和角闪石的最终耗尽。高压变质岩石及相关脉体的O、Sr、Nd和金属同位素示踪研究表明俯冲带流体的源区多样,有蚀变基性洋壳、地幔橄榄岩和沉积物,并保存了海底热液蚀变作用的印迹。流体以脉冲方式沿网络状裂隙呈隧道式运移和传输,规模可达千米级,时间尺度在数月至数百年。目前通过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研究对俯冲带流体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展望未来,该领域依然有诸多争议和科学问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783.
川西南滇东地区在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处于上扬子浅海环境,沉积一套浅海碳酸盐和磷酸盐。磷矿经历初始沉积和再次富集的成矿作用,与古构造控制的古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川滇潮坪海湾中,由水下隆起分割的三个次级海湾周围的潮下浅滩和潮间带下部为寻找富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784.
欧泊具有特殊的变彩效应,是一种含水宝石和含有脉石的宝石,具有独特的加工性质,如硬度低、脆性强、怕热、色彩丰富、透明度多样、折射率极低、具有星光和猫眼特殊光学效应等.本文从欧泊的加工性质和品种分类出发,阐述了琢型设计和定向设计,着重探讨了欧泊的加工技巧,即在检查-定位-分割-预型-打磨-抛光加工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冷加工状态,磨机、夹具和磨料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各种加工注意事项.最后从定向、琢型、比例、平衡性和抛光修饰度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欧泊的切工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85.
概述了山东十里泉电厂水汞观测井孔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观测情况,分析了山东苍山1995年9月20日5.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指出该井对周围50km左右5级地震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86.
日极差法在识别地下水位异常动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新疆呼图壁21号泉地下水位动态特征,提出新的识别异常方法-日极差法,在分析天山中段5段地震和新疆境内大于6.0级地震前后21号泉地下水位动态异常变化时,发现用日极差法消除水动态随机变化,突出,识别异常,效果显著,震例验证结果及地震预报效能评价证明:日极差法具有操作性能强,简便,快速,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7.
陈祥 《地球学报》1999,20(4):418-427
额仁陶盖银矿床是次火山热液作用产物。燕山晚期本区受太平洋板块边缘的影响,在已存断裂复活条件下,产生壳幔混合作用形成花岗质岩浆,该岩浆在地下浅处发生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花岗岩和石英斑岩,两者是同一岩浆不同成岩阶段的产物。石英斑岩是成岩阶段的最后产物。分异作用导致银在成岩期及期后成矿热液中富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石英斑岩是矿体的直接母岩。地表大气水在成岩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①有助于发生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②有助于岩浆的结晶分异并导致银在石英斑岩( 浆) 中的富集;③有利于形成大量的矿液。  相似文献   
788.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兰州台短周期数字地震仪的记录资料,研究了1995年甘肃永登MS5.8地震前后,发生在永登地区小地震的S波波谱参数,获得以下结果:(1)在永登地震前2年左右,该地区小地震的SC波波谱拐角频率fC逐渐下降,由原来的2.4Hz下降到1.8Hz.(2)直达波Sg和地壳内中间层反射波SC的波谱高频衰减斜率比值γ则先逐渐上升,在临震前16个月逐渐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发生了永登地震,以后又逐渐恢复.(3)用直达横波Sg的谱参数求出的介质品质因数QSg在永登地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789.
介绍了1998 年7 月29 日宁夏海原4 .7 级地震前,平凉地区几个观测台站的水氡、水位和地电阻率的异常反映,及对该次地震的预报情况.研究表明,平凉地区的几种观测手段对该地区及邻近的宁夏西海固地区5 级左右地震和南北地震带北段6 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790.
Seismic reflection and GLORIA side-scan sonar data obtained on RRS Charles Darwin cruise CD64 reveal new information on the styles of deformation in the Gorringe Bank region,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Azores–Gibraltar plate boundary.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 that Gorringe Bank was formed by the overthrusting of a portion of the African plate upon the Eurasian plate. The new seismic data show, however, that the most intensely deformed region is located south of Gorringe Bank, on the northern flanks of a NW–SE-trending submarine ridge which includes the Ampere and Coral Patch seamounts. The deformation is expressed as long-wavelength (up to 60  km), large-amplitude (up to 800  m) folds in the sediments and underlying acoustic basement, which in places are associated with one or more reverse faults, and as a fabric of short-wavelength folds (up to 3  km) with a NE trend. In contrast, the same sedimentary units when traced beneath the flanking plains are undeformed, except for some faults with a small throw (~30  m), some of which offset the seafloor. GLORIA data show that recent deformation is broadly distributed over the region. Structural trends rotate from 45° in the west to 70° in the east of the region, nearly perpendicular to the NW-verging plate motion vectors as determined from plate kinematic models. Flexure modelling suggests that a portion of Gorringe Bank has loaded 152  Ma oceanic lithosphere and that a maximum of 50  km of shortening has occurred at Gorringe Bank since the mid-Miocene. Our observations support a model in which there is no single plate boundary in the region, rather that the de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over a 200–330  km wide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