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34篇
  免费   19027篇
  国内免费   11020篇
测绘学   5433篇
大气科学   6978篇
地球物理   11558篇
地质学   38751篇
海洋学   8832篇
天文学   2251篇
综合类   4401篇
自然地理   9177篇
  2025年   74篇
  2024年   1293篇
  2023年   1395篇
  2022年   2131篇
  2021年   2370篇
  2020年   2462篇
  2019年   2769篇
  2018年   2267篇
  2017年   2497篇
  2016年   2709篇
  2015年   2872篇
  2014年   3467篇
  2013年   3388篇
  2012年   3791篇
  2011年   3858篇
  2010年   3280篇
  2009年   3791篇
  2008年   3744篇
  2007年   4070篇
  2006年   3988篇
  2005年   3489篇
  2004年   3248篇
  2003年   3075篇
  2002年   2752篇
  2001年   2436篇
  2000年   2216篇
  1999年   2046篇
  1998年   1798篇
  1997年   1624篇
  1996年   1484篇
  1995年   1241篇
  1994年   1260篇
  1993年   1056篇
  1992年   862篇
  1991年   615篇
  1990年   515篇
  1989年   406篇
  1988年   317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4篇
  195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目前实施时差法水位改正时使用的潮时差未考虑时变现象的影响以及利用潮时差确定水位观测时段选择混乱等问题,提出利用逐时滑动时段确定潮时差以进行水位改正的方法,分析了潮时差时变现象的原因及潮时差逐时滑动时段与逐日独立时段确定结果的差异,推导了时差法水位改正的误差公式。以某海域验潮站为例,进行了水位改正的数据实验,比较了逐时滑动时段与逐日独立时段确定的潮时差的水位改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逐时滑动确定的潮时差进行水位改正,在理论与精度方面均对目前使用的时差法有所完善与提高,尤其在潮差差异较大的海域,改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52.

本文对北京延庆(116.0°E,40.5°N)钠荧光激光雷达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夜间的数据以1 h和1 km的时空分辨率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当地钠层上边界可达到的高度范围、其相应的季节变化、夜间演化等:延庆顶部钠层可达到110 km、120 km和130 km的概率分别为99.94%、84.46%和40.34%,由此得出,顶部钠层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120 km,突破了顶部钠层在105 km(或者110 km)的传统观点;上边界高度范围的季节变化规律为5—6月份最高,2—3月份最低;后半夜顶部钠层密度会有所增加.我们比较了偶发钠层、温度和流星注入与上边界高度范围的相关性,推测出偶发钠层对钠层上边界拓展有很大贡献,流星注入次之,温度影响最低.后半夜流星注入量增多跟此时顶部钠层密度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顶部钠层能够提高到120 km的这项研究,可以为拓展风温的探测高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3.
Red tide,also called harmful algal bloom interna-tionally,is a disaster abnormal phenomenon of oceanecology with an explosive breed or dense assemble ofone or several phytoplanktons in a specific ocean en-vironment condition,colors the seawater,influencesand harms ocean living things.The formation of redtide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a complex interplay ofbiological,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but themost main cause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red tideis the seawater eutrophication,i.e.,the…  相似文献   
954.
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章锦河  张捷  王群 《地理研究》2008,27(2):449-458
从人地关系安全、旅游生态伦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提出广义与狭义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概念,建立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与评价模型,并以九寨沟为例,探讨旅游消费对旅游地区内与区际生态安全影响的特性。结果表明:(1)2004年九寨沟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总值为163514.0248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105190274hm2,居民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0.994925 hm2,同2002年比较,旅游生态足迹总值增加115.10%,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增加72.44%,居民人均本底生态足迹增加3.47%。(2)2004年九寨沟旅游废弃物生态足迹总量为46960.5678hm2,约占旅游生态足迹总值的42.35%,其中旅游业的CO2排放量高达309455.66t,占旅游废弃物生态足迹的99.84%,加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十分紧要。(3)2004年九寨沟的生态安全系数处于1.093158~1.159388之间,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对自身生态安全的影响小于对区际(全球)的生态安全影响。(4)未来游客量的增加、旅行市场半径的拓展、受旅游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而引起的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以及居民对自然环境资源依赖程度的加强态势,是影响九寨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5.
956.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有:“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与阴天发生的日全食现象十分相似。事件发生在昭王末年南征荆楚的过程中,地点应当在从周都到洞庭湖以南之间的某处。由前人的研究可知昭王十九年应在公元前1010。940年之间。在充分讨论了天文计算的不确定性后得到这一地区可见的9次大食分日食,其中公元前1009和976年的两次日食可能在洞庭湖以南造成日全食,其他地点也都有相当大的食分。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西周年表作微小调整后,昭王十九年天大睦可以认定为公元前976年5月31日日全食。这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出的昭王前后年代是一个独立的支持。  相似文献   
957.
方念乔 《现代地质》1990,4(1):10-22
通过对恒河深海扇沟道间均质细粒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地层划分,本文讨论了晚更新世以来冰川—气候旋回和海平面变化对印度洋北部大陆坡地带各种活跃的沉积因素(陆源和碳酸盐物质的沉积通量、浊流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粘土矿物分布、碳酸盐浓度和钙质生物壳的溶解度)的控制作用和因素间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958.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围岩的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陈丹玲  孙勇  刘良 《地学前缘》2007,14(1):108-116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原位分析方法,对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榴辉岩的直接围岩——石榴石白云母角闪钠长片麻岩和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微量元素和U-Th-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石白云母角闪钠长片麻岩中的锆石主体呈浑圆状形态,内部结构以扇状和冷杉树状为主,稀土总量和重稀土含量均较低,重稀土富集程度低,具明显正Eu异常,Th/U比值均小于0.1,指示其形成在与石榴石平衡共生而不含斜长石的变质条件下。而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中的锆石显示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显示碎屑锆石特征,边部为与石榴石共生的变质新生锆石。LA-ICP-MS原位定年获得两种围岩的峰期变质年龄分别为(431±3)Ma和(432±19)Ma。这两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且与已获得的紧邻的两类超高压榴辉岩的变质年龄((436±3)Ma和(431±4)Ma)以及带内指示大陆深俯冲作用时代的都兰含柯石英副片麻岩锆石的柯石英微区年龄(424~432Ma)完全一致。参考这两类岩石与超高压榴辉岩的野外产状关系、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的原岩特征以及榴辉岩中超过变质年龄达300Ma的原岩残核的存在,共同表明,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地体是典型的大陆深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本区大陆深俯冲发生的时代为430~435Ma的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959.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母源输入与有机质性质有着密切联系,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不同层系、不同地区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由于其沉积环境、母源输入的不同,导致其地球化学指标差异;通过对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姥植比(Pr/Ph)是反映源岩沉积氧化还原环境和水体盐度的重要指标;C29ααα20R在C27~C29规则甾烷ααα20R中的相对含量也是反映沉积水体盐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发现源岩类型划分的主控指标是族组成中芳烃、沥青质组分含量及饱芳比、非沥比等四项指标,姥植比、伽马蜡烷指数为源岩类型划分的次控指标,据此将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划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960.
基于Hock-Brown强度准则的高应力判据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虎  郭啟良  贾龙 《岩土力学》2011,32(11):3325-3332
如何评价工程岩体中赋存的应力状态一直是工程设计人员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应力状态评价需综合考虑岩体强度和岩体中赋存的应力两个要素,其评价结果反映了地下结构围岩在二次应力场作用下满足岩体强度准则时可能的变形破坏响应.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出高应力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基本变形破坏规律.利用Hoek-Brown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