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4篇 |
免费 | 343篇 |
国内免费 | 3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3篇 |
大气科学 | 304篇 |
地球物理 | 285篇 |
地质学 | 911篇 |
海洋学 | 112篇 |
天文学 | 579篇 |
综合类 | 129篇 |
自然地理 | 2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R. Swennen J. van der Sluys R. Hindel A. Brusselmans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1998,62(1-3)
A geochemical survey of Belgium and Luxembourg was carried out as part of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entitled ‘Reg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of Western Europe towards the year 2000'.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map regional background geochemical patterns based on pristine or at least pre-industrial overbank samples and to deduce reg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floodplain and present-day river sediments. Over the entire study area (about 33,000 km2), 66 overbank sites have been sampled. Catchment areas range between 60 and 600 km2. At each site an overbank profile has been dug out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river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A first composite sample was taken 5–25 cm below the surface. This sample is supposed to represent deposition over the last centuries. Human interferences in this interval are often inferable based on change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ce of anthropogenic particles such as charcoal, slags and brick fragments. A second composite sample was taken at depth, usually >1.5 m below the surface over an interval of about 20 cm. In most sites, the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allowed to assume pre-industrial or even pristine conditions for this lower overbank sample. In some profiles this was confirmed by 14C-dating and/or by the absence of anthropogenic particles. Finally, a present-day stream sediment was sampled on the site to infer the actual pollution status. After drying at 80°C, disaggregation and sieving, the <125 μm fractions of the three sediment samples were analysed by XRF for major elements and several trace elements. Lower overbank samples generally show a direct link with the geological substrate and allow to assess natur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Results from the mapping exercise as well as from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display a clear contrast between the northern part of Belgium where Cenozoic unconsolidated sandy and silty formations dominate which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for erosion,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Belgium and Luxembourg where Paleozoic and Mesozoic sandstones, carbonates, marls and shales are the prevalent lithologies. Here the shales are the most intensively eroded lithologies. This is especially reflected in the element patterns of Al2O3, MgO, K2O, Ga, Ni, Rb, Sc and V which negatively correlate with SiO2. Despite the human related pollution, the geological contrast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Belgium is still recognisable in the geochemical pattern of the upper overbank and present-day stream sediment samples for the above-mentioned elements. Furthermore there is a clear increase in heavy metal contents (Zn, Cd, Pb, Cu), As and in certain locations in Ba from the lower to the upper overbank sediment, as well as to the present-day stream sediment. The relative increase in element content allows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and helps to define those drainage areas wher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格局,认为该格局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经济合作;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经济合作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包括生态文明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交通经济带模式,国际旅游带合作模式;最后,论文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几个优先行动计划: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和思想库,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信息共享中心和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启动丝绸之路跨国科技交流合作与人才计划,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跨国共建、合作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8年3月17-18日乌鲁木齐达坂城谷地出现一次极端暴雪天气过程,降雪量达28.7 mm,为冬半年历年平均降水量的4.35倍,实属罕见。本文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小时监测资料、常规与加密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相当黑体亮温(TBB)资料,分析此次极端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此次极端暴雪发生在3月中旬的初春时节,以500 hPa低涡、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切变线及气旋性辐合中心、850 hPa偏北气流作为环流背景的低涡型暴雪;水汽来源主要是地中海、红海的水汽沿着偏西气流经波斯湾-阿拉伯海加强后,随低涡前西南气流输送至暴雪区,另一支通过北大西洋沿西南路径输送至中天山北坡中段,同时有由低涡前偏西气流接力输送的里、咸海水汽补充。2~4 km水汽密度较高,2 km水汽密度最大值为8 g/m3以上;850~700 hPa乌鲁木齐附近为强上升运动区,西北急流受天山阻挡强迫爬升,对中尺度垂直上升支起加强作用,为此次暴雪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乌鲁木齐城区至达坂城一线受斜压不稳定增长,利于暴雪的持续与增强;中尺度云团是造成暴雪最直接的影响系统,强降雪区均位于中尺度云团的北至东北侧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区。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6~2015年成都地区国家站及区域站20时~20时24小时地面实况降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市区域性暴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一时期成都地区共有43例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在2013年,发生季节以7月为最多(占总次数的49%)。根据区域性暴雨影响系统的不同,将其简单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低涡型、高空槽和切变线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3种类型暴雨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均有不同,暴雨次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0%、46%、14%,持续时间大多为1天。同时选取3个历史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区域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1961—2013年大连地区3测站逐日地面雷暴观测资料及1948—2016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和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连地区雷暴日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讨雷暴严重年5—9月平均大气环流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北部内陆地区多,南部沿海地区少的特点;除2月外,各地其余月份均可发生雷暴,7月和8月达到高峰值,雷暴集中发生在5—9月,雷暴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夏季6—8月最多,冬季很少出现雷暴;年平均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北部的减少趋势尤为显著;雷暴初日多出现在4月,终日多出现在10月,初日较终日稳定,无论初日和终日均以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稳定,各地雷暴初日显著提前,终日推迟不显著,但仅有大连终日推迟趋势显著;雷暴初日和终日北部地区对应的候平均气温阈值分别为-1℃和10℃,南部(东部)地区对应的候平均气温阈值分别为6℃(-1℃)和3℃(8℃);多雷暴年,高层500 hPa蒙古低涡异常偏强,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北,低层850 hPa偏南风水汽输送和大连上空整层垂直上升运动均异常偏强,这些有利于雷暴日数的增多,而少雷暴年与多雷暴年特征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东北中生代构造体制与区域成矿背景: 来自中生代火山岩组合时空变化的制约 总被引:58,自引:29,他引:58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岩石组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以便对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中生代的演化历史及其东北地区中生代区域成矿背景给出制约。基于火山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作用可划分成六期:晚三叠世(200~228Ma)、早——中侏罗世(173~190Ma)、中——晚侏罗世(158~166Ma)、早白垩世早期(138~145Ma)、早白垩世晚期(106~133Ma)和晚白垩世(88~97Ma)。晚三叠世火山作用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前者为A型流纹岩,后者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它们共同揭示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后的伸展环境;早——中侏罗世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额尔古纳地区,吉黑东部和额尔古纳地区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火山岩的存在分别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发生,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则以双峰式火成岩组合为特征,反映了双向俯冲的弧后伸展环境;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以西和冀北——辽西地区,前者为碱性——亚碱性的过渡系列,主要由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少量粗面岩组成,后者为A型流纹岩或碱性流纹岩组成,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加厚陆壳的坍塌或拆沉阶段;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吉黑东部为钙碱性火山岩组合,而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则主要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前者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者与早期加厚陆壳的拆沉和/或类似弧后的伸展环境有关;晚白垩世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和陆内,前者为钙碱性火山岩组合,后者为碱性玄武岩,反映了来自东部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俯冲作用。综合上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分布特征,可以判定:1)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对东亚大陆下的俯冲始于早侏罗世,中生代期间存在早侏罗世、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三次俯冲事件,其影响的空间范围主要在松辽盆地及其以东地区,陆缘和古俯冲带是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有利场所,而陆内的伸展区域主要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有关;2)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经历了中生代早期的俯冲事件和中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早期两次陆内推覆事件,其影响的空间范围主要在松辽盆地以西地区和华北地块北缘,中生代早期的俯冲事件主要与活动陆缘背景下的斑岩型矿床关系密切,而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次与加厚陆壳拆沉有关的伸展背景有利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