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5篇
  免费   1023篇
  国内免费   2067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2234篇
地质学   3449篇
海洋学   143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51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促进存储容器向大型化发展。以已投产使用的10km3天然气球罐为设计基础,设计建造完全国产化的15km3天然气球罐,利用计算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建立双层拉杆模型,施加地震荷载及风载,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及应力分析。为讨论双层拉杆最优位置及直径,建立了5种上下拉杆比例不同的模型,另外每种比例模型设计3种不同拉杆直径。结果表明:在8度设防二类场地地震波的情况下,上层和下层拉杆比例为0.618∶1,直径为50mm的模型对于球罐优化方面优于其他模型,球罐各项参数均显著减小且应力无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972.
通过ANSYS软件建立二维雁列断层模型,采用粘弹性力学参数,建立摩擦系数接触单元,模拟10万年时间大尺度雁列走滑断层活动(地震相关活动),分析挤压条件下的断层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断层时空区域不同,所受应力也不同,接近贯通区域重合地区所受应力较大,粘滑运动剧烈,由贯通区域向断层两侧逐渐延伸,所受应力依次减小;②摩擦系数越小,地震发生频率越高,地震运动周期越短,则位错量相对较小,易发生震级较小地震;摩擦系数越大,地震发生频率越低,地震运动周期越长,则位错量相对较大,易发生震级较大地震;③给定的边界挤压速率越大,地震发生频率越高,地震运动周期越短,则位错量增大,易发生震级较大地震。  相似文献   
973.
将土体视为固-液两相介质,基于饱和土体有效应力原理,建立饱和土体-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体系相互作用动力模型:在地应力平衡的静力状态下采用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在地震波作用的动力状态下采用Davidenkov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考虑饱和土体黏弹性动力人工边界条件,将地震动作用转化为作用在人工边界节点上的动力荷载。模型考察不同地震波时程、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入射角度、孔隙率以及地应力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相近时引起结构上的变形最大;随着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大结构变形增大;随着地震波入射角度的增加结构变形增大,地震波斜入射情况下产生的行波效应使得结构变形最大。(2)土体材料的孔隙水压力是影响地震中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3)将土体材料考虑为单相介质时结构上的变形要比考虑为固-液两相介质时大得多,直接将饱和土体场地中得到的地震波等效荷载施加到单相土介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上,能够得到与完全基于有效应力法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4.
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同震位移、应变以及应力变化,特别是同震应力的变化,在地震触发等问题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进一步发展了基于均匀弹性水平层状介质,利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和离散波数计算同震位移的方法,使之可以计算相应的应变、应力以及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可适用于多种情况,接收点可以位于地表以及地表以下,震源类型可以是剪切位错源以及拉张位错源.通过与半无限介质的解析解相比较,结果一致,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以及计算精度,可以用于计算地震之后库仑应力变化,为判断余震分布提供参考.在计算同震位移时,使用了梯形积分与Filon积分相结合的积分方式,即提高了同震位移计算的速度,又保证了计算精度,有利于反演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975.
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mdash;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 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检验, 得到了边界带上的应力场.边界带上最大主压应力sigma;1轴绝大多数近水平. 在90deg;E以西的中国西部大陆及邻区, sigma;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sigma;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NE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sigma;1轴水平方向绕喜马拉雅构造东端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小主压应力sigma;3轴倾角呈两极分布,西域地块区内活动地块边界带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缘部分段sigma;3轴倾角较陡, 而青藏地块区内sigma;3轴倾角近水平, 所以西域地块区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部相对于其它大部分青藏地块区, 有更多的逆冲地震.应力场在同一个边界带具有非均匀性. 北天山带、南天山带、西秦岭mdash;德令哈带、岷山mdash;龙门山带和安宁河mdash;小江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小一些, 西昆仑带、海原mdash;祁连带、东昆仑带、玛尼mdash;玉树带、澜沧江带和滇西西边界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大, 而喀喇昆仑mdash;嘉黎带和喜马拉雅带的非均匀性最显著.由于震源机制解数据的限制, 本文给出的是边界带上部分段的应力场.   相似文献   
976.
云南农村土木结构房屋有限元抗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梅玲  叶燎原  刘本玉  冉睛  张童 《地震研究》2012,35(2):276-281,296
根据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对破坏较严重的土坯房建立了地震分析模型。对不同的开间、进深及檐口高的房屋,输入了3类场地超越概率为63%及超越概率为3%的地震波进行了有限元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墙厚影响不大,墙高的影响较大,墙高增加,破坏性增加;因此建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增加墙厚,而减少层高对抗震更为有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977.
为研究中主应力对击实黄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对击实黄土进行主应力轴方向为0°的定向剪切试验,重点探讨中主应力系数b对剪切过程中击实黄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中主应力系数下试样的广义剪应力-应变曲线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其曲线差异不显著,剪切后期试样表现出显著的延性特性。中主应力对击实黄土的强度影响较大,b=0.25时归一化强度最大,而b=0.5时最小。当b从0到0.25时强度增加;当b=0.25时强度达到峰值,随着b的继续增加,强度迅速减小;当b=0.5时强度达到最小值,随着b的进一步增加,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加,击实黄土的有效内摩擦角呈现增大的趋势,强度参数在b=0时最小,b=0.75时最大,b=1(三轴拉伸)高于b=0(三轴压缩)。  相似文献   
978.
构造地震一般由断层摩擦失稳所致.断层内部及周边所累积的剪切形变则通过同震滑动位移得到局部释放.因此,震后断层内部及近断层周边的静态剪切应力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可通过断层面上的滑动位移分布计算得到.本文采用傅氏变换方法(FTM)计算单一有限断层同震滑移场所形成的静态剪切应力变化分布,近断层两侧的应力变化计算可由波数域内应力近似算法获得.结果表明,FTM快速有效、易于实现,有效地避免了常规应力计算中奇异值的出现.以2008年Mw7.9中国汶川大地震为例,采用前人所得有限断层滑动位移模型,得到了断层面和近断层周边准3D剪切应力分布解,并同主震后中强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的中强余震震源位置处于剪切应力变化值为正的区域,由同震位移所产生的局部应力降峰值和均值大小同应力变化的正值大致相当,从而表明了快速且有效地计算断层内部及近断层附近的应力变化分布可以为主震后强余震发生的潜在区域提供指示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应力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的获取强烈地依赖于有限断层滑移模型解.有关滑动位移反演解的多解性对应力变化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作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79.
There was an earthquake swarm of two major events of MS6.3 and MS5.8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in November, 2014. The two major earthquakes are both strike-slip events with aftershock zone along NW direction.We hav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b value and the h value show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MS5.8earthquake. Based on the data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e also illustrated the moderate-strong seismic activity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The Kangding earthquake swarm manifests the seismic activity on Xianshuihe fault may be in the late seismic active period. The occurrence of the Kangding earthquake may be an adjustment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ere also given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arthquake swarm was encouraged by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since1893, especially by the MS7.5 Kangding earthquake in1955.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also shows the subsequent MS5.8 earthquake was triggered by the MS6.3earthquake.  相似文献   
980.
The principle of coupled stress releas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principleofcoupledstresreleasemodelanditsapplicationJIELIU1)(刘杰)DAVIDVEREJONES2)LIMA1)(马丽)YAOLINSHI3)(石耀林)JIANCANGZHU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