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60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11.
以贵州省六盘水至威宁高速公路K89+250右侧140 m弃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计算分析对弃土场的排水能力、拦渣墙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复核和验算,综合评估了弃土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弃土场的洪峰流量为0.874 m3· s-1,小于截排水沟的最大泄水能力1.95 m3· s-1;弃土边坡在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局部稳定性系数为1.404,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360,在非常运用工况条件下局部稳定性系数为1.303,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172;拦渣墙的抗滑稳定性大于1.3、抗倾覆稳定性大于1.5,基底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250 kPa。因此,弃土场的截排水沟尺寸能够满足弃土场排水要求,不同工况条件下弃土场边坡是稳定的,拦渣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及地基承载力均能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建议对覆土边坡进行植草绿化,完善弃土场截排水,以减小坡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12.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计算是其设计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双排支护桩结构是由前排桩、后排桩及桩顶连系梁组成的空间门架式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时,后排桩向坑内发生挠曲变形,挤压桩间土体,同时桩间土体又对前排桩产生推力,使得前排桩向坑内发生挠曲变形,挤压前排桩桩前土体,以致该支护结构在传递水平荷载时,前后排桩及桩间土体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上述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将前、后排桩均视为竖向放置的弹性地基梁,以欧拉伯努利双层梁理论考虑前后排桩的相互作用,以水平向弹簧模拟桩间土相互作用,以朗肯土压力计算作用于后排桩的主动土压力,以弹性抗力法计算作用于前排桩基坑底面以下的被动土压力,以基坑底面为界人为将前、后排桩分为上下部分,并通过桩身各段的受力平衡建立前后排桩的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桩端约束及基坑坑底平面处的连续条件得到方程的解析解,给出了一种考虑桩桩相互作用以及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两个实例,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设计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13.
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与地震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曦  何思明  樊晓一 《岩土力学》2019,40(10):4011-4020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分析运动学原理,建立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挡土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出地震加速度系数表达式。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从而计算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分析可知: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小于M-O公式法,长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倾角与坦墙判别公式结果相同,且滑裂面之间的夹角等于90o-φ,即与滑移线场的结论相同。短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夹角近似等于90o-φ。  相似文献   
614.
岩石场地重力式挡土墙地震土压力振动台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汶川震区调查资料,利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碎石土填料的岩石场地重力式挡土墙的地震土压力及其分布规律,并以此对我国现行铁路、公路抗震规范做合理性讨论和细化。研究发现,地震作用下,挡土墙的动土压力沿墙高呈单峰曲线状分布,且60%~80%集中作用于挡墙中部;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地震土压力分布逐渐偏离现行振震设计规范所认为的三角形线性状,而呈现非线性状;合力作用点高于1/3墙高,0.4g地震加速度作用下,接近0.4倍墙高,对岩石场地下粗粒径墙背填料的地震土压力作用点高度,建议取0.35倍墙高。对比计算表明,现行规范能基本满足工程抗震设计需要,但建议对柔性挡土墙的抗震设计作出必要规定。  相似文献   
615.
赵安平  冯春  李世海  艾畅  刘洋 《岩土力学》2012,33(2):515-523
以汶川灾区实地考察资料为背景,选择宇宫庙滑坡为参照,制作了模型试验台,在量纲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参数做了相似理论研究,并采用水下爆炸的方式来模拟地震波(近场)进行了大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基覆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是浅表层张拉而导致表层松散体流坍,且地震加速度随着药量(地震烈度)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重力墙、桩板墙等支挡结构对于基覆边坡的作用明显。其结论将为铁路、公路沿线的高陡边坡分析和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16.
张强勇  向文 《岩土力学》2007,28(10):2087-2090
土钉墙是用于基坑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挡土结构,将土钉与预应力锚杆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结构。根据土钉、预应力锚杆和土体的联合作用机理,提出钉-锚-土联合作用模型模拟复合土钉墙的支护锚固效应。将该力学模型用于指导设计一深大基坑支护工程,使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得到显著优化,确保了基坑开挖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基坑支护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17.
在传统的库伦土压力理论中,刚性挡墙后无粘性填土中的破裂面被假定为平面。然而,一些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均已证明了实际破裂面是曲面。以刚性挡墙后无粘性填土中的破裂面为研究对象,以竖向微分单元法为基础,利用变分原理推导了主、被动状态下关于破裂面曲线的微分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当墙背光滑或墙背与土体的摩擦系数为定值时,填土中的破裂面和破裂角均与库伦土压力理论相同;当墙背与填土的摩擦系数呈线性规律变化时,对应的破裂面为曲面。最后,讨论了墙背摩擦角和填土内摩擦角对破裂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otion of detail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walls to develop base and mid‐height plastic hinges to better control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all cantilever wall buildings to strong shaking. This concept, termed here dual‐plastic hinge (DPH) concept, is used to reduce the effects of higher modes of response in high‐rise buildings. Higher mode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flexural demands in tall cantilever wall buildings. Lumped‐mass Euler–Bernoulli cantilevers are used to model the case‐study building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Buildings with 10, 20 and 40 storie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ACI‐318, Eurocode 8 and the proposed DPH concept. The buildings are designed and subjected to three‐specific historical strong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The investigation clearly shows the dual‐hinge design concept is effective at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the second mode of response. An advantage of the concept is that, when combined with capacity design, it can result in relaxation of special reinforcing detailing in large portions of the wall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19.
基坑开挖反压土作用机制及其简化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刚  陈红庆  雷扬  刘畅 《岩土力学》2007,28(6):1161-1166
分析了反压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弹性抗力法,结合天津市一些工程经验,建立了考虑反压土影响时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压土高度不变时,随着反压土的坡度减小或反压土宽度的增大,支护结构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弯矩都逐渐减小;当反压土的坡度减小到一定值或顶宽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支护结构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弯矩不再减小而趋于一个定值。反压土土质条件对反压土的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作用。开挖前进行良好的降水,开挖过程中注意不要扰动反压土,并对反压土做好良好的护坡,防止雨水侵入土坡,这些措施均有助于保证反压土作用的充分发挥。必要时,可考虑对反压土进行注浆加固。工程实测表明本文建议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较吻合,并表明在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工程中,条件适当时,采用基坑内侧预留反压土的方法可不需设置水平支撑,可节约大量基坑支护投资,并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20.
吴顺川  姜春林  王金安 《岩土力学》2007,28(6):1192-1196
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加固技术手段,而喷射混凝土与锚固工程往往是共存的,合理的喷层厚度及锚固参数十分重要。按照弹性力学中的薄板弯曲理论,从喷层与锚杆的相互作用分析出发,认为钢筋网在喷射混凝土断面上呈S形分布是最合理的布置方式。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差分FLA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失稳加筋土挡土墙加固中的力学机制和应用效果,认为喷射混凝土可使锚杆间的墙体表面自由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墙趾浅表面塑性区减少、锚杆预应力损失降低、加固效果得以改善;并对喷层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合理的混凝土厚度应考虑其具备柔中有刚、刚柔并举的力学属性,所得结论对锚喷加固工程中喷层厚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