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81篇 |
免费 | 1255篇 |
国内免费 | 14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8篇 |
大气科学 | 900篇 |
地球物理 | 3394篇 |
地质学 | 2915篇 |
海洋学 | 850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359篇 |
自然地理 | 6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82篇 |
2020年 | 333篇 |
2019年 | 343篇 |
2018年 | 301篇 |
2017年 | 299篇 |
2016年 | 369篇 |
2015年 | 398篇 |
2014年 | 503篇 |
2013年 | 407篇 |
2012年 | 452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433篇 |
2009年 | 463篇 |
2008年 | 422篇 |
2007年 | 518篇 |
2006年 | 431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332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52篇 |
2001年 | 184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三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新型结构的地震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与混凝土腹板的混凝土箱拱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特点的对比,得出该新型拱圈结构具有较优越的抗震性能。同时,把三向地震作用的结果与在两个主方向(纵桥向和横桥向)同时施加地震动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竖向地震动对波形板箱拱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3.
以水平裂缝分布的孔隙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平裂缝面的平行裂缝分布和带粗糙表面的点接触裂缝模型,导出了两类裂缝模型的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响应关系,分析了两类裂缝模型在没有围压和存在围压条件下的水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变化规律和电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缝粗糙度等裂缝特征参数对裂缝性储层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为简化讨论,所有电性响应特征的分析都忽略了裂缝和孔隙表面的导电性和极化的影响.利用平行分布水平裂缝面模型和带粗糙面的裂缝模型,考察了围压条件下的裂缝性岩石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得到了对实际应用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This article documents the analytical study and feasibility of placing a tuned mass damper in the form of a limber rooftop moment frame atop relatively stiff structures to reduce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Six existing structures were analytically studied using a suite of time history and response spectra records. Th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dding mass in conjunction with a limber frame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the fundamental period of each structure. The fundamental period increase generally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for the same time history and response spectra records. Owing to the limber nature of the rooftop frames, non‐linear analysis methods were requir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rooftop tuned mass damper fram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addition of a rooftop tuned mass damper frame reduces the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for most cases although acceleration response can increase if the rooftop frame is not tuned to accommodate the specific structure's dynamic behaviour and localized soil conditions. Appropriate design of the rooftop tuned mass damper frame can result in decreased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This translates to safer structures if used as a retrofit measure or a more economical design if us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5.
居民就医时空特征与空间格局反映了医疗设施的服务能力与布局合理性.本文以厦门岛为例,采用出租车轨迹数据,探讨了居民就医的时空特征和空间格局.论文提出了基于道路中心线的研究单元划分方法;提出OD轨迹偏移算法,更精细地提取出三级医院的就医OD数据,改善传统的缓冲区分析法中精确度较低的问题;对居民就医行为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基于... 相似文献
36.
在人工遮雨的条件下,采用盆栽的种植方式探究"皖麦68"营养生长期(返青期—开花期)及生殖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轻度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5%)及复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5%)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至成熟期充分供水(CK)的小麦旗叶光合参数和产量最高。开花至成熟期复水(DN)的小麦叶片在复水后光合能力迅速恢复,表现出了超补偿效应:光合速率(16.43μmol/(m~2·s))甚至超过了CK(15.01μmol/(m~2·s));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小麦旗叶的光响应曲线,其中DN的曲角θ最大;DN产量较CK略有降低但千粒重为34.51 g,高于CK(34.44 g)。开花至成熟期轻度干旱(ND)及全生育期轻度干旱(DD)的小麦光合特征参数与产量均显著降低。DD产量最低、品质最差,但其收获指数I_H高于CK、仅次于DN。在小麦返青期—开花期进行水分管理适量减少灌溉,开花期—成熟期复水能够提升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获得较高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37.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勘察,论文深入分析了景亿山庄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变形机制,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指出在具有剥蚀残丘地貌特征的场地开挖以砂岩残积物为主要组成物质的边坡时,边坡高陡是造成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诱发因素。对于陡倾原生节理裂隙发育的土质和类土质边坡,滑坡周界受边坡体内原生节理裂隙控制,滑坡后缘常沿该陡倾的节理裂隙发育。在深圳等降雨量大的亚热带气候区,若坡体内没有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各种结构面,当边坡开挖高度不超过20m,总体坡率不陡于1∶1时,边坡能够保持短期稳定。但长期稳定性受当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控制,开挖后若不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易发生滑坡等浅层病害。其病害从孕育到发生可持续长达10a之久。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供在类似地区开挖边坡、整治边坡病害借鉴。 相似文献
38.
根据地震作用、上部结构、桩基的特点,建立了建筑桩基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模型,考虑了桩-土-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然后将饱和土体视为由固、液二相组成的两相介质,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提出一种建筑桩基地震反应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39.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是中国南大洋调查研究的传统优势海域与重点区域。围绕夏季表层水、冬季水、陆架水、绕极深层水、南极底层水、普里兹湾底层水、冰架水等研究海区主要水团的特征和分布,总结了前人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基于调查资料开展的水团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研究表明,前人在对陆架水的示性指标界定上,将陆架水是否区分为高盐陆架水和低盐陆架水存在较大争议,在高盐陆架水和普里兹湾底层水的定义上存在重叠;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绕极深层水向南可以伸展到普里兹湾的陆架区域,也没有发现在普里兹湾附近海域生成南极底层水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0.
A method of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using harmonic excitation force is presented. It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both measurement and modelling errors in the baseline finite element model. Damage that accompanies changes 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can be estimated for a damaged structure from the change between measured vibration responses and ones calculated from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intact structure. In practice, modelling errors exist in the analytical model due to material and geo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a reduction in the degrees of freedom as well as measurement errors, making identification difficult. To surmount these problems, bootstrap hypothesis testing, which enables statistical judgment without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errors, was introduced.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 structure and real vibration data for a three‐storey steel frame structure.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