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06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环境水体中铊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铊(T1)是一个典型性的毒害重金属元素,对哺乳动物的毒害高于Hg、Cd、Pd、Cu、Zn等元素.铊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体中,含量较低,但大量的铊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工业生产、地热开发,以及电子产品等途径进入水体,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传统的测定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电分析化学法以及原子吸收法等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要求.为了对水体中的铊进行有效的临测和治理,必须发展的测试技术.本文建议推广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流动注射分析以及其他更加灵敏、准确的测定方法.并展望了环境水体中铊的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2.
矿物纤维粉尘表面及体内外安全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探讨了天然纤维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生物活性—生物持久性、生物毒性—环境安全性,试图寻求工业矿物、环境医学、材料价值的联合评估。研究工作对生物大分子静电配合物和阳离子配合物形成,对带电粉尘及其出溶阳离子的行为、粉尘及其衍生物与体液、细胞膜、胞内物质作用方式与细胞代谢有重要意义;也为粉尘毒性的可改造性及工业矿物纤维的安全处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阐明氨基酸蛋白质膜功能与结构,以及含有外露蛋白质的其它机体单元的粉尘溶解、反应、配合与破坏;粉尘中的硅成分在体内的残留、溶解、运移方式、硅肺的治疗和…  相似文献   
473.
本研究对成年雄性孔鳐(Okamejei kenojei)的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孔鳐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附睾、输精管、储精囊、间质腺、鳍脚腺和鳍脚组成。其中孔鳐的精巢中的精小囊,按照成熟度依次由中心向小叶外周辐射状排列,其精子发育成熟过程根据精巢支持细胞的位置、精小囊的大小和精小囊中的生精细胞所处的状态可划分为7个时期:精巢支持细胞未迁移期、精巢支持细胞迁移期、精巢支持细胞定植早期、精巢支持细胞定植晚期、精子变形期、精子迁移期、精子聚拢期。变态成熟的精子最终每59~64根精子组成精子束进入附睾。精子束在附睾中经历“游离-聚拢-游离”3个过程后,最终储存在储精囊中。鳍脚是孔鳐的外生殖器,主要有鳍扇、扇盾等结构组成,它与储精囊相连,是将精液输送至体外的器官。  相似文献   
474.
铅(Pb)在海水中易产生沉淀,这将影响毒性实验中效应值的计算。本研究通过海水中不同重金属对中国广泛分布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以及毒理学研究常用的海水模式生物卤虫(Artemiasalina)的急性毒性实验,对比分析了海水中Pb的生物毒性特点以及暴露溶液中Pb的析出对毒性实验结果的影响。用人工海水与天然海水配制Pb溶液时,理论浓度为18.7~1 200mg/L的Pb溶液中均出现大量白色沉淀。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对析出物进行检测,根据元素组成推测析出物主要为氯化铅与碳酸铅。对溶液浓度进行检测发现,Pb的实测浓度仅为理论浓度的1/15~1/2,根据实测浓度计算的Pb对双齿围沙蚕和卤虫的96h/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低于根据理论浓度计算值的1/10。对比Pb、Cu、Cd对双齿围沙蚕与卤虫的LC50值发现, Pb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低于Cu和Cd,且对不同生物的毒性效应存在差异。对比研究报道中Pb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发现,Pb对幼体生物的毒性效应较显著,而在海水有效溶解...  相似文献   
475.
王娜  张士璀 《海洋科学》2023,47(6):124-129
塑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在自然界积累,并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裂解,产生粒径小于5 mm的碎片和颗粒,即微塑料,全球的水生生态系统都发现有一定程度微塑料污染。各种水生动物,包括人类经常食用的鱼、虾和贝类等水产动物,都不可避免摄入微塑料,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微塑料中含有添加剂,其表面可以吸附周围环境的化学物质甚至微生物。动物和人摄入微塑料,可通过胃肠道转移到其他器官,给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从水产动物中的微塑料、人体暴露途径和潜在毒性3个方面,对水产食物链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健康的潜在危险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