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33篇 |
免费 | 1214篇 |
国内免费 | 11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8篇 |
大气科学 | 896篇 |
地球物理 | 2320篇 |
地质学 | 1710篇 |
海洋学 | 1849篇 |
天文学 | 460篇 |
综合类 | 552篇 |
自然地理 | 8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238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297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280篇 |
2016年 | 286篇 |
2015年 | 306篇 |
2014年 | 370篇 |
2013年 | 381篇 |
2012年 | 404篇 |
2011年 | 397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444篇 |
2008年 | 393篇 |
2007年 | 495篇 |
2006年 | 455篇 |
2005年 | 362篇 |
2004年 | 363篇 |
2003年 | 317篇 |
2002年 | 293篇 |
2001年 | 290篇 |
2000年 | 255篇 |
1999年 | 251篇 |
1998年 | 275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45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51篇 |
1993年 | 129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基于FVCOM的廉州湾及周边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式,建立廉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廉州湾及周边海域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得到了较以往更为精细的廉州湾及周边海域K1、O1和M2分潮的同潮图,并计算了由此3个分潮引起的潮汐不对称的变化情况。K1和O1分潮在廉州湾外主要以驻波的形式存在,进入廉州湾后转化为前进波;M2分潮在廉州湾外主要以前进波的形式存在,进入廉州湾后前进波特征更为明显。K1和O1分潮流在廉州湾外以旋转流为主,在廉州湾内以往复流为主;M2分潮流在整个研究海域以往复流为主。由潮余流场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自南向北由外海进入廉州湾的潮余流,在冠头岭处分为两支,一支逆时针转向西,另一支被冠头岭阻挡在其南侧形成顺时针封闭环流。在廉州湾内部同时存在2个环流系统,湾顶的气旋式环流和口门处的反气旋式环流。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基于库区不规则断面的一维非恒定异重流数学模型,并采用明流与异重流水沙输移模型交替运算的两步模式,即用潜入条件动态判别异重流计算的上游边界位置,将潜入点上游的明流浑水段与下游异重流段计算连接起来。水流运动、泥沙输移与河床变形过程完全耦合,采用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形式的MUSCL-Hancock格式进行数值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恒定流量与释放定量悬沙两种条件下的异重流水槽实验模拟,比较了有无水面梯度项对模拟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异重流的厚度、含沙量分布及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994.
基于1969-2017年全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地形高度资料以及2017年全国常住人口数据,采用概率密度函数PDF法、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地形多样性,从降水量的PDF特征、变化趋势和极端降水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近49 a中国30°N带不同地形下大城市与其郊区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30°N带降水的区域性和极端性明显,其中长江入海口代表站的年降水量PDF曲线最接近正态分布;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强度基本为自西向东增加,且与地形高度呈反比关系;对于暴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代表站降水概率小但降水占比大。(2)降水的城市化效应明显,表现为代表站的日、月、季、年降水量PDF曲线普遍存在城郊差异,且日和年尺度的差异较月和季的尺度差异更明显;大城市代表站相对于其郊区代表站,前者年降水量普遍增加得快,且最小值大于后者;前者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值普遍大于后者,且发生中雨及以上等级强降水的概率和占比较后者大。(3)代表站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一定的周变化;年降水量的突变时间集中发生在1980s中、后期以及1990s至2000s初;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其中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长江入海口地形下夏季降水的城市化效应明显;大部分地形下工作日降水的城市化效应较休息日明显。
相似文献995.
Angular resolution of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nowledge of a laser scanner's spatial resolu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prevent aliasing and estimate the level of detail that can be resolved from a scanned point cloud. Spatial resolution can be decoupled into range and angular components. The latter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nd is governed primarily by sampling interval and laser beamwidth. However, emphasis is often placed on one of these—typically sampling interval—as an indicator of resolution. Since both affect the resolution of a scanned point cloud, consideration of only one factor independent of the other can lead to a misunderstanding of a system's capabilities. This will be demonstrated to be inappropriate except under very specific conditions. A new, more appropriate resolution measure for laser scanners, the effective instantaneous field of view (EIFOV), is proposed. It is derived by modelling the shift variance of the equal angular increment sampling process, laser beamwidth-induced positional uncertainty and observed angle quantisation with ensemble averag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s (AMTFs). Several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 systems are modelled and analysed in terms of their angular resolution capabilities using the EIFOV. 相似文献
996.
干旱地区灌丛沙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灌丛沙堆的形成演变、形态特征及其空间格局、表面气流特征及其风蚀堆积平衡、表面植被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对降水和地下水的响应、土壤理化性质和保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灌丛沙堆研究只是针对某一区域或多个区域的静态研究,对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的形态、气流、土壤以及植被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不足,难以解释灌丛沙堆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灌丛沙堆研究过于强调其作为土地退化的指示,而忽略了其在退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不利于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的土壤、植被、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深入探讨灌丛沙堆在干旱半干旱退化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基于以上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对灌丛沙堆的保育措施进行探索,找出合理的灌丛沙堆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样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分析了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采用因子分析法、专家评价法和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了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环境功能及价值。结果表明: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较复杂,科属分散,共有52科105属,区系成分多样,覆盖了9个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点;物种多样,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9814、2.3175、2.1077,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乔木层黄山松的相对密度和优势度较大,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群落顺行演替,环境服务功能多样,保护价值较重要。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