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1篇
  免费   4654篇
  国内免费   2493篇
测绘学   984篇
大气科学   1128篇
地球物理   4535篇
地质学   8307篇
海洋学   2819篇
天文学   2060篇
综合类   1013篇
自然地理   3132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357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681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752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921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960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1129篇
  2008年   1039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937篇
  2003年   946篇
  2002年   775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622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无线电波透视快速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作为探测煤层工作面内地质构造的一种较为成熟方法,具有快速、轻便、透距大、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现场观测系统单一、耗时长、接收操作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通过对无线电波透视技术现场观测系统的改进,提出"一发双收"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校正处理技术。由于"一发双收"的数据是由两个接收机同时接收,因此其数据必须经过校正才能使用。在数据采集中:一是要求两台接收机在一条测线同一地点的场强值差别很小;二是要求做到数据采集中至少存在一个重合接收点,且其重合点数据比值应在0.98~1.02范围内。"一发双收"数据使用无线电波透视CT软件系统处理软件进行拼接,若数据曲线出现阶梯跳跃,则应把低值(或者高值)乘以该重合点数据的比值以保证曲线平滑。在张集煤矿1114(3)工作面探测实践中,使用该技术探测画出其工作面存在三个主要异常区:1#异常区在退尺20~100m处为断层影响区;2#异常区退尺480~560m处为断层影响区;3#异常区在退尺1200~1300m处为断层和薄煤影响区。目前该工作面探测区已经回采,探测结果与实际回采验证结果比较吻合,说明一发双收的探测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52.
揭示了葵花岛构造区浅层气规模小、埋藏浅、分布散、压力低、储层松散等分布特点,根据沉积环境和地质特征,推测浅层气为生物甲烷气,但并不完全排除是热生甲烷次生气藏的可能性,探讨了浅层气潜在的工程危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今后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简要概述了联合结构实际应用的意义,对联合结构减震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作了综合论述,并提出多结构联合减震体系领域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4.
四川芦山7.0级强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四川芦山7.0级强震及主震后48小时内504次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最终得到328个精定位地震事件.结果表明,余震在水平方向上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山前断裂西南段的大川—双石断裂发生,扩展模式以西南向为主(约23 km)兼有弱东北向(约12 km),并非简单的单侧扩展.在深度方向上,余震主要以铲状结构分布在18~22 km之间.通过拟合精定位后的小震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本次地震断层面倾角在15~25 km深度范围内由主震处约44°逐渐向西南向扩展增大至约73°,可能表明断层往西南破裂过程中走滑分量逐渐增强,与2008年汶川地震引起中央断裂倾角由西南向东北变化相类似.  相似文献   
55.
加速遗传算法在地下水位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加速遗传算法,分析了它的原理,控制参数的设置,收敛性,全局优化性能和适用性,并把它成苗地应用于地下水位动态分析中。  相似文献   
56.
The low excitation properties of the planetary nebula (PN) NGC 6720 are known to be unusual, and to imply large ring/core emission ratios. We point out that such characteristics are by no means confined to this source alone, and that high ratios may occur in a large fraction of elliptical and circular PNe. Such trends may arise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thin low-excitation emission sheets 'wrapped' within and around the primary outflows. The widths of such shells are required to be exceedingly small, and may (for certain cases) be of order ≪10−2 pc. Such a mechanism appears capable of explaining most of the observed emission properties, and may arise through shock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ing envelopes.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in terms of bipolar or cylindrical outflows are shown to be implausible.  相似文献   
57.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对深地震测深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以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的正反演方法为主,三维地壳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则以改进的克里金插值方法为主;深地震测深可用于揭示孕震构造环境,但对区域地壳结构与地震发生规律和活动性的总结较少;在地震测深成果方面,包括地壳结构类型和地壳厚度等,与地热、金属以及油气矿产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能够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成果库和数据产品;海洋深部探测是目前深地震测深方法应用的热点,应当加强海陆联合地震观测,充分发挥两种观测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8.
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及平原区均有地热显示,地热资源蕴藏量较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全省地热资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地下热水乱采现象普遍的不良局面,且利用方式单一,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诸如热储水位持续下降、水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只有研究制定科学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才能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9.
A year-round survey of the tropical shallow-water mysid Mesopodopsis orientalis (Tattersall, 1908) (Crustacea, Mysidacea) was conducted in the Merbok mangrove estuary, northwestern Peninsular Malaysia. The mysid formed dense aggregations at the river's edge close to the mangrove forest during the daytime, but very few were captured elsewhere in the estuary system. The sampled population was found in a wide range of salinities from 16 to 32, demonstrating broad euryhalinity, and the number of the catch at the littoral zone ranged from 11.8 to 2273 ind m−2. The overall annual mean was 709.2 ind m−2. Females predominated over males in the entire population, and brooding females were present at every monthly sample, indicating that reproduction is continuous year round. The clutch siz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male body length. The diameter of eggs (Stage I embryos) was unaffected by the seasonality and independent of the maternal size within an observed size range. The life history pattern of the estuarine population of M. orientalis showed close similarity to that of the coastal counterpart. However, the former was found to produce fewer but larger eggs, and the specimens in this population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oastal population at the embryo, juvenile, and adult stages. Thi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life history features of the estuarine population would differ to some degree from those of the coastal counterpart.  相似文献   
60.
伍跃中  王战  过磊  校培喜 《地质学报》2009,83(7):964-981
系统收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数据,统一采用Collins,et al.(1982)提出的K2ONa2O分类图解法,获得各个地史时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晋宁期以S型为主,优势方位不明显。加里东期优势方位为北东向,以A型为主,北西向处于次要地位,以I型为主。海西印支期,优势方位为北西向,岩石类型在海西早、中期以I型为主,海西晚期至印支期以A型为主。此时北东向处于次要地位,岩石类型以A型为主。燕山期,整个祁漫塔格地区昆中断裂以北均为A型,以南形成新的构造岩浆岩带,岩石类型主要为I型。并且,燕山期昆中断裂以北早期以北西向为主,晚期以北东向为主。上述情况说明,至少自加里东期以来,该区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发育规模、成因类型等诸方面都始终受到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构造带的活动强度、力学性质交替变化的控制,并且由老到新总体上存在着由北向南逐渐迁移的变化趋势。因此,祁漫塔格岩浆岩带并非同一构造机制下形成的岩浆弧,而是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构造岩浆活动带交替作用控制的、成因类型不同的花岗岩类共同组成的复合构造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