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23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的事实出发,用化学基本定律对其矽卡岩的形成,蚀变及成岩成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研讨,建立了比较符合矿床实际与地球化学理论的化学模式。认为地球科学与化学是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2.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祥济 《矿床地质》1996,15(3):278-286
作者在深入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矿区燕山期花岗岩和泥盆系灰岩作为试料,在含pH=4.0的0.3MNaCl+0.7MKF水溶液的高压釜中持续了120小时的交代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了:在400~700℃的温度和250×105~900×105Pa的压力下,形成的交代岩及其钨、锡、钼、铋矿物基本上与矿区的矽卡岩及其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相吻合,揭示了湖南柿竹园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机理  相似文献   
23.
远洋沉积物是多金属结核赖以生长的场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沉积物中主要成矿元素水成组分在不同地球化学场和不同沉积阶段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水成组分的含量比与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Mn、Fe、Co、Ni、Cu都是一些比较活泼的元素,它们共处于多金属结核、沉积物和大洋水的统一体系中,当结核形成时,Mn、Fe、Ni、Cu在结核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呈负相关,而Co含量呈正相关。研究区东部结核以富含Mn、Ni、Cu贫Fe、Co为特征,其伴生沉积物相对贫Mn、Ni、Cu、Co,而富Fe,可称之为贫化的地球化学场。研究区西部结核富含Fe、Co而贫Mn、Ni、Cu,其伴生沉积物则相应贫Fe,而富Mn、Ni、Cu、和Co,可称之为富化的地球化学场。可以看出,贫化的沉积物地球化学场,恰恰是寻找富矿结核的最佳场所。早中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根据水成组分的含量或含量比,也可相应于结核的形成分为三大沉积阶段,其中的第Ⅱ阶段具有贫化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多金属结核形成的最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24.
张德会 《地质论评》1997,43(5):490-497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火山—潜火山热液矿床,具有复杂的多期多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有序的成矿分带。成矿作用主要为火山—潜火山热液作用,但在此之前,还经历了一期由韧脆性剪切带形成而引起的动力变质热液作用。根据矿体与3个旋回潜火山岩体的时空关系,火山—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又可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具有定向迁移的特点,结合流体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认为定向迁移的根本原因是构造岩浆脉动和隐伏岩体形态产状。笔者认为,矿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但对隐伏的斑岩铜矿床不应抱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25.
甘肃东海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 《黄金地质》2004,10(3):56-60
东海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重要的Au,Ag多金属成矿带上,具长期活动特征的花牛山-察客尔呼都格压扭性断裂横贯成矿带,成矿的有利位置为大断裂及次一级断层、层间裂隙(破碎蚀变带,局部夹有石英脉),断裂控矿特征十分明显。原生晕以亲硫元素组合为主,亦有亲氧元素。金矿石以硫化物型为主,氧化物型次之,其元素组合以成矿元素Au,Ag,Pb,Zn和亲硫元素Cu,Sb,Mo为主,也有亲氧元素W,Sn。具有深部断裂剪切、挤压带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26.
成矿带位于北秦岭北部晚元古代-早古生代裂谷带南缘的变质火山岩区,受油房-皇台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及燕山-印支期的侵入岩体及次火山岩脉的联合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与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成矿带内地表已发现多条铜-铅-锌矿(化蚀变)体,找矿潜力较大,只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有望找到与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的大型一超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7.
大井锡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林西大井锡多金属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其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富集规律、控矿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建立大井式的综合找矿标志,对指导矿区及其外围找矿,扩大矿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太白县大河滩铜-金-多金属矿点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河滩铜-金-多金属矿点处于两大板块碰撞对接带,其间有庞家河一马鞍桥近EW向铁-金矿带和斜峪关一二郎坝NE向铁-贵金属矿带通过,具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可与江西“银山式”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赋矿特征、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类比,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29.
Abstract. The Suttsu polymetallic vein-type deposit, hosted by tuff, tuff breccia and shale of the Miocene Kunnui Formation and propylitized hornblende-augite andesite,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Hokkaido, Japan. It has been exploited and explored for Cu, Pb, Zn and Ag until 1962.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K-Ar ages, or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inclusions to obtain new data for the deposit.
The K-Ar ages on sericite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Late Miocene (8.1–5.7 Ma). The polymetallic banded ore from the Ohkubo vei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bundance of Au, Ag, Sn, Bi, in, Se and Te. These metals are mainly ascribed to electrum (30.3–37.8 atom% Ag), Se-bearing pavonite (8.5–9.5 wt% Se), gustavite-lillianite solid solution, Se-bearing bismuthinite (5.0–5.3 wt% Se), kawazulite, cassiterite, Sn-bearing chalcopyrite (3.3–4.2 wt% Sn), In-bearing stannite, stannite-chalcopyrite solid solution, and In- and Sn-bearing sphalerite (2.6–8.4 wt% In and 1.8–4.3 wt% Sn), occurring in narrow bands of the ore. The In- and Sn-bearing sphalerite likely forms a sphalerite-roquesite-stannite solid solution with the contents of roquesite and stannite being about 2–9 and 2-A mole%,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in wt% NaCl equiv.) of the ore fluids are estimated to be 180-250C and 3–4 wt%, respectively. The Sn-bearing chalcopyrite therefore probably precipitated metastably. The geologic and mineralog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pre-Tertiary basement rocks rich in organic material underlie the Miocene Kunnui Formation nearby the deposit and that they contributed to local and temporary reduction of magnetite-series magmas favorable for the early stage tin-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30.
Iron-reducing activity of autochthonous bacteria from two temporary hydromorphic soils is evaluated by the study of iron reductive diss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water content. The release of ferrous iron in solution is coupled to the minera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Water soil saturation is not necessary for iron reductive dissolution, since the highest dissolution is obtained for a wet, but not water-saturated soil (100% of 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 and dissolution is also very high in a soil at 75% WHC. To cite this article: S.J. Stemmler et al., C. R. Geoscience 336 (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